★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 ★ 
 ★ 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 
教育学: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教育与人的发展 教育目的 学校教育制度 学生与教育 课程 教学 德育 班级管理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教育评价 课外活动 心理学: 心理学概述 感觉和知觉 注意 记忆 表象与想象 言语与思维 情绪、情感与意志 需要、动机、兴趣 能力 人格 社会心理与行为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概述 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学习的基本理论 学习动机 学习的迁移 知识的学习 技能的形成 学习策略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学习心理 教学心理 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 教师职业心理 教育法律法规: 中长期教育改革 教育法 义务教育法 教师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 教师资格条例 其他: 教师职业道德 教学技能与理论实践 新课程改革 教师的科学素养 教师的历史与传统文化素养 教师的文学素养 教师的艺术鉴赏素养 教学基本能力 教学评价与反思 教学实施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 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教育基础 教育理论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 生活指导 学生指导 职业理念 幼儿园: 学前儿童发 展 学前教育原理 游戏活动与指导 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 幼儿园环境创设 幼儿园教育理论综合 幼儿园综合素质 小学: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小学教育理论综合 小学综合素质 中学: 中学教育理论综合

2016年03月江西教师招聘考试初中数学真题及答案解析(三)

时间:2016-03-03 17:20:2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c>a   C. a>c>b    D. a>b>c
 

35.若负数z 满足(3-4i )z= | 1- √3i | ,则z 的虚部为 ( C  )

A.-8∕25i      B. 8∕5   C. 8∕25   D. 8∕25i
 

36.某命题与正整数有关,若当n= k (k ∈ N² )时该命题成立,那么可推得当n = k+1该命题也成立,现已知当n=5,该命题不成,那么可推( D )

A.N=6,命题不成立    B. N=6,命题成立   C. N=4,命题成立   D. N=4,命题不成立 
 

37.在R上定义运算为,xy=x(2-y),若不等式(x-a)( x+a)< 4 对任意实属x 成立,则a为| ( A )

A.-1<a<3    B. -3<a<1     C. -1<a<1/3    D. -1/3<a<1
 

38.右图给出1/2+1/4+1/6+………+1/20的流程图 ,其中判断框内应填入( A  )

A.i>10       B. i<10     C. i>9    D. i<9

39.已知m、n是两条不同直线,α、β是不同平面,给出下面四个命题( C  )

①若m⊥α,n⊥β,m⊥n, 则α⊥β           ②若m∥α,n∥β,m⊥n, 则α∥β

③若m⊥α,n∥β,m⊥n, 则α∥β           ④若m⊥α,n∥β,α∥β,则 m⊥n

真命题有:

A.①④     B. ②④        C. ①③       D. ③④
 

40.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它的体积为( B  ) 

A. 4   B. 14/3     C. 16/3      D. 6

41.设Δ ABC 的内角A、B、C 的对边分别为a、b、c, 且a = b cos C +c sin B,则∠B等于(  B  )

42.定义在R上的函数 ƒ(x)=1, ƒ′(x)为 ƒ(x)的导函数,已知函数ƒ′x),的图像如图所示,若两正数a、b满足ƒ(2a+b)<1,则b+1/a+2的取值范围是(  )

A.(2/3,3)     B.( -∞,1/3)    C.(1/3,3/2)    D. (-∞,3)

43.为了得到函数Y=sin3x +cos3x的图像,可以将函数Y√2 cos3x的图像( A )

A.向右平移π/12个单位         B. 向右平移π/4个单位  

C. 向左平移π/12 个单位         D. 向左平移π/4 个单位

44.若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α n =若前n项各为Sn,则Sn为(  )

  

 

45.若函数ƒ(x)=(k-1)a^x-a^-x(a>0且a≠1)在R上既是奇函数,又是减函数,则g(x)=㏒a(x+k)的图像是(  A  )

46.已知空间四边形ABCD中,AB=CD=3,点E、F分别是BC和AD上的点,且BE:EC=AF:FD=1:2,EF=√7,则异面直线AB和CD所成的角为( B )

A.30º    B. 60º     C. 120º    D. 150º

47.下列命题中的假命题是( B  )

 

48. 现有2位男生和女生站成一排,若男生甲不站在两端,3位女生中仅有两位女生相邻,则不同的战法总数有( B  )

A. 36     B. 48       C. 72     D. 78

49.某射手有5发子弹,射击一次命脉中概率为0.9,如果命中就停止射击,否则一直到子弹用尽,则至多用了3发子弹的概率是( D  )

A. 0.729    B. 0.9      C. 0.99      D. 0.999



 

56.直线l:x+y+3z=0 与平面x-y+2z+1=0的夹角θ是(  )

          X-y-z=0

 

A.π/6         B.π/4      C.π/3        D.π/2

57.设a=i+2j-k,b=2j+3k.则a与b的向量积( C )

 A.i-j+2k       B.8i-j+2k       C.8i-3j+2k       D.8i-3j+k 

 

58.设x1 x2 x3 是方程x^3+px+q=0的三个根,则行列式X1 X2 X3=( C)

A.-6q

B.6q

C.0

D.P

59.过点p(2.0.1)与直线4x-2y+3z-9=0平行线方程是(  )

                        2x-3y+z-6=0

 

A.(x-2)/7=y/2=(z-1)/8

B.(x-2)/7=y/2=(z-1)-8

C.(x-2)/7=y=(z-1)-8

D.(x+2)/7=y/2=(z-1)-8

 

60.函数z=e^xy在点(2,1)处的全微分是(B)

A.e^2dx+e^2dy

B.e^2dx+2e^2dy

C.2e^2dx+e^2dy

D.2e^2dx+2e^2dy

一、如图,在Rt△ABC=90,以AC为直径的园O与AB边交于点D,过点D作园O的切线,交于BC与点E。

1.求证EB=EC

2.2.若以点O.E.D.C.为顶点的四边形是正方形,是判断△AB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解:1.注明连接OD.OE.CD

∵DE先切线

∴OD⊥DE

在Rt△DCE和△ODE中

DE=OE

OE=OC

∴Rt△OCE=Rt△ODE

∴DE=CE  

又AC是直径

∵CD⊥AB

∴DE=BE

∴CE=BE

2.△ABC是等腰Rt三角形

有∵OE是△ABC的中位线

∴OE≠1/2AB

∴△ABC是等腰Rt三角形



二、概率

(1)求在未来连续3天里,有连续2天的日销量不低于100个且另一天的日销量低于50个的概率。

(2)用X表示在未来3天里日销量不低于100个的天数,求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数及期望E(X)及方差D(X)。


三、案例分析(本题满分14分)

下面是《勾股定理》一课的教学片段:

【新课引入】听故事,想问题:相传2500多年前,古希腊著名数学家毕哥拉斯去朋友家做客。宴席上,其他宾客在心情欢乐,毕哥拉斯却盯着朋友家的地面砖发呆。原来,地砖铺成了由许多个直角三角形组成的图案,黑白相间,非常美观。主人正纳闷时,毕哥拉斯突然恍然大悟,原来,他发现了图案中三个正方形的面积存在某种数量关心,从而通过此关系还发现了等腰三角形三边的某种数量关系。同学们,地砖图案中蕴含着怎样的数量关系呢,让我们一起探索吧。

【后续教学环节】接下来,在老师的引导下,在小组合作中,同学们发现了以等腰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为边长的小正方形的面积和,等于以斜边为边长的大正方形的面积,及等腰三角形三边之间有特殊关系:斜边的平方等于两直角边的平方和。再接下来,在网格中探索得到其他的直角三角形也有上述性质,由此猜想出勾股定理。

 

根据以上材料,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从教学方法角度分析该科的新课引入的教学方法及合理性;

2、从教材把握的角度分析《勾股定理》该课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地位和作用

3、从三维课程目标的角度分析上述教学设计落实哪些教学目标?

【专家解析】

1、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注重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以上材料中采用了讲故事的方法引入新课,该教学方法表现出学生的认知发簪水平和已有的经验,能较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地砖图案中蕴含的数量关系的探索,体现古希腊注重启发式教学方法。

2、《勾股定理》这一课在初中数学地位与作用如下:

《勾股定理》是在学生已掌握了直角三角形有关性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在初中数学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下面学习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作好了铺垫,为以后学习“四边形”和“解直角三角形”奠定了基础。《勾股定理》的探索与正面蕴含这丰富的数学思想和科学研究方法,是培养学生良好思考品质的载体,它在数学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是数与形结合的典范。

3、从上述教学设计来看落实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经历观察,猜想,验证的探索过程、掌握了勾股定理

(2)数学思考:在勾股定理探索中,体会数形结合思想,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3)解决问题:通过活动,体验数学思维严谨性,发展了形象思维

(4)情感态度,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探索精神

 

四、教学设计

内容:探索并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学生基础:已经学习相交线,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

要求:1、只写出探索和证明两个环节的教学设计片段

2、要说明每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意图

教育

1、探索《三角形内角和定力》教学片段

师:我们知道三角形有三个角,哪位同学告诉老师三个角的和是多少?

生:180°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猜的

生:可以把两个角写下来,与第三个角拼到一起,形成一个平角,就是180°

师:(课件语言)

生:还可以用量角把每一角量一遍,再加起来

师:太棒了,那大家动手量量看,加起来看看是不是180°

师:今天老师没带量角的,也不想问谁借,那你们能不能用已学过的知识证明出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呢?

生:不会

师:我们已经知道一个平角是180°,还学过平行线性质与判定,大家想象看能否用上,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进行写作交流

设计意图:该教学环节,通过学生根据已有知识说出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再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手测量进行验证,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能力,进而引导学生利用已学过的知识进行转化,通过写作文交流进行探索证明,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符合新课标提倡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2.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教学片断

师:哪组派个表来证明一下你们组的成果

第一组

生:画图    生:写证明过程

连A点作直线EF//AB

有∵

师:这个小组是把三角形三个内角转化为一个平角的方法,利用了平行线的性质证明的?但是我们证明一个命题

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要先写出已知,在进行证明

请大家写出来吧(一人演板)师生一起规范


首页 上页 2 3 下页 尾页 3/3/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教师招聘考试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教师招聘考试提分秘籍 教师招聘考试通关题库 语文 数学 英语 音乐 体育 美术 计算机 心理 科学 历史 地理 政治 物理 化学 生物 公共
 ★ 教师招聘考试 ★ 
 ★ 教师资格考试真题 ★ 
 ★ 教师资格考试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