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 ★ 
 ★ 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 
教育学: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教育与人的发展 教育目的 学校教育制度 学生与教育 课程 教学 德育 班级管理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教育评价 课外活动 心理学: 心理学概述 感觉和知觉 注意 记忆 表象与想象 言语与思维 情绪、情感与意志 需要、动机、兴趣 能力 人格 社会心理与行为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概述 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学习的基本理论 学习动机 学习的迁移 知识的学习 技能的形成 学习策略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学习心理 教学心理 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 教师职业心理 教育法律法规: 中长期教育改革 教育法 义务教育法 教师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 教师资格条例 其他: 教师职业道德 教学技能与理论实践 新课程改革 教师的科学素养 教师的历史与传统文化素养 教师的文学素养 教师的艺术鉴赏素养 教学基本能力 教学评价与反思 教学实施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 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教育基础 教育理论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 生活指导 学生指导 职业理念 幼儿园: 学前儿童发 展 学前教育原理 游戏活动与指导 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 幼儿园环境创设 幼儿园教育理论综合 幼儿园综合素质 小学: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小学教育理论综合 小学综合素质 中学: 中学教育理论综合

2016年4月16日重庆市綦江区事业单位教师岗.教育公共基础知识(二)

时间:2017-11-17 12:44:0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V

    1 0.【答案】×。解析: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负责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培养”活动,教师

是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教师就是知识宝库,是活的教科书,是有学问的人,没有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学生就

无法学到知识,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新课改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1 1.【答案】√。解析:《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

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 1 1年版)》

强调,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探索与合作交流同样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1 2.【答案】V。解析:在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形势下,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具有重要意义,转变学习方

式,要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

    1 3.【答案】×。解析:国家实行教育与宗教相分离。《社会力量办学条例》第五条规定,社会力量不得举办宗教

学校和变相宗教学校。

    1 4.【答案】V。

    1 5.【答案】V。解析:知识直观是主体通过对直接感知到的教学材料的表层意义、表面特征进行加工,从而形

成对有关事物的具体的、特殊的、感性的认识加工过程。直观是理解科学知识的起点,是学生由不知到知的开

端,是知识获得的首要环节。

    1 6.【答案】V 。

    1 7.【答案】×。解析:申请设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教育机构应当具有法人资格。具有法人资格的合作办学机

构,独立承担办学责任。不具有法人资格的合作办学机构,由合作双方共同承担办学责任。

    1 8.【答案】√。解析:《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第一学段内容标准中指出,在教学中,要引

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用数来表

示和交流的作用。

    1 9.【答案】×。解析:《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第五条规定,学校应当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时间。学生每日学习时

间(包括自习),小学不超过六小时,中学不超过八小时,大学不超过十小时。

    20.【答案】V 。解析:教学过程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是实现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

    二、单项选择题

    2 1.【答案】B 。解析:由教学方法的定义可知,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的,完

成一定的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

    22.【答案】C。解析:学习迁移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发生的,它会受到一系列的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包括

学习对象之间的共同要素、已有经验的泛化水平、学习的理解与巩固程度、智力水平和定势,其中学习迁移产生

的客观必要条件是学习对象之间存在着共同或相同的要素。

    23.【答案】D。解析:勒温将教师的领导方式分为集权型、民主型和放任型三种,不同的领导方式会形成不同

的课堂气氛,其中民主型的课堂气氛最佳,最有助于知识的学习。

    24.【答案】D。解析:榜样法即通过形象、行为等,展现意图,达到教育引导,促进主体身心发展的目的,而不

是直接的说教。

    25.【答案】C。解析:遗传素质是指通过某种遗传物质所传递的、父母和种系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人的一些

解剖生理特点,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必要物质前提。

    26.【答案】D。解析:1 986年《义务教育法》的起草,是根据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来的。

1 986年的1 8条到20016年的63条,新的《义务教育法》体现了我国教育立法水平、立法技术和立法质量质

的飞跃。

    27.【答案】A。解析:开放性、生成性的课堂教学,其教学过程并不具有预见性,而是重视教学过程的生成性。

    28.【答案】A。解析:美育是指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学生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也称审美教

育或美感教育。

    29.【答案】C。解析:客观永久性是感知运动阶段儿童的思维特点;守恒性是具体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特点;

可验证性是形式运算阶段儿童的思维特点。

    30.【答案】A。解析: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发散思维。形象思维、聚合思维和抽象思维属于创造性思维的

形式。

    3 1.【答案】B。解析:小组活动是中学课外活动最基本的组织形式,既能推动集体活动的开展,又能为个人活

动创造条件。

    32.【答案】A。解析:在知识的应用过程中都存在着迁移,因为已经掌握的知识技能在新的情境中的运用就

是迁移,但是迁移并不都是知识的应用,知识的应用主要是一种顺向的、正迁移过程,负迁移不是知识的应用。

    3 3【答案】A。解析: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一是决定教育的领导权,二是决定受教育的权

利,三是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

    34.【答案】B。解析:教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教育观,对教育功能有全面的认识,全面理解素质教育;教

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学生观,全面理解学生的发展,理解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全体发展与个体发展、

现实发展与未来发展的关系A,C,D三个选项的内容都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容。

    35.【答案】D。解析:由知识的定义可知,知识是个体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以及组织。

    36.【答案】B。解析:所谓的学生的“向师性”是指学生都有模仿、接近、趋向于教师的自然倾向,“向师性”是

学生的本质属性。学生都有一种“学生感’’,总感觉到自己是学生,要学习,而老师是高尚完美的,更值得学习。

    37.【答案】A。解析:关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对“关爱学生”的阐述为:关心爱

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

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38.【答案】B 。解析:教师职业道德的修养既要用外在因素进行自我约束,又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到自律

和他律的结合。所谓自律,是指自我控制,是教师依靠发自内心的信念对自己教育行为的选择和调节。

    39.【答案】D。解析:各个年龄段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同的发展矛盾,面临不同的发展任务,这是身心发展的阶

段性。

    40.【答案】C 。解析:程序教学理论代表人物是斯金纳。罗杰斯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代表人物;布卢姆是掌握

学习理论代表人物;皮亚杰是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代表人物。

    4 1.【答案】B。解析:正迁移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顺应性迁移是调整原有的经验

或对新旧经验加以概括,形成一种能包容新旧经验的更高一级的经验结构,以适应外界的变化的过程,其根本

特点是自下而上,原有经验结构是下位结构,新的经验结构是上位结构。重组性迁移是指调整各成分间的关系

或建立新的联系,从而应用于新情境的过程。垂直迁移又称纵向迁移,指处于不同抽象、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

相互影响。

    42.【答案】D。解析: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

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43.【答案】A。解析:马克思认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途径和方法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马克思说:“教

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教育与生产劳

动相结合,通过教育培养的人才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提高社会生产力;生产劳动与教育相结合,通过生产

劳动不断生成的教育内容才更贴近学生生活,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44.【答案】D。解析:由心理发展的定义可知,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

程中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45.【答案】B。解析:教师的领导方式可以分为专断型、放任型和民主型。其中,民主型的领导方式对学生发

展的促进作用最大,是比较理想的领导方式。

    46.【答案】A。解析:个人品德的核心成分是道德认识,抵抗外界诱惑的能力是道德意志,衡量品德的重要标

志是道德行为,态度的核心成分是情感成分。

    47.【答案】C。解析:知识素养是指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能

力素养是教师进行和完成某种工作所需具备的,教师的能力素养是进行教育活动,完成教育任务的重要保证;

教师的思想品德素养属于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工作中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尊重、信任学

生是教师的思想品德素养之一。

    48.【答案】A。解析: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表现在具有:知识性、专业性、艺术性、复杂性、长期性、示范性、创造

性等。

    49.【答案】A 。解析:概念同化是利用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念,以定义的方式直接给学习者提示概念

的关键特征,从而使学习者获得概念的过程。奥苏伯尔把概念的同化分为上位学习、下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

根据概念同化定义,我们可以看到这是学生对他人形成的经验进行直接的掌握、吸收而转化成自己的经验的过

程,属于接受学习。

    50.【答案】D。解析:“平行教育”的德育原则是指通过教育集体影响个人,通过教育个人形成集体。“平行教

育原则”要求班主任在教育中要处理好集体与个人的关系,坚持两者的教育相结合,以点带面,以面促点,相互

影响。

    5 1.【答案】B。解析:青少年期是从十一二岁开始到十七八岁结束,历时6年左右。分为两个阶段:以十四五

岁为分界线,前阶段为青春期、少年期;后阶段为青年早期。

    52.【答案】D。解析:埃里克森认为,人要经历八个阶段的心理社会演变:婴儿期——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

理冲突;儿童期一  一自主与害羞的冲突;学龄初期一  一主动对内疚的冲突;学龄期——勤奋对自卑的冲突;青春

期一  ·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成年早期一  亲密对孤独的冲突;成年期——生育对自我专注的冲突;

成熟期一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其中,中学生的发展任务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2/6/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教师招聘考试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教师招聘考试提分秘籍 教师招聘考试通关题库 语文 数学 英语 音乐 体育 美术 计算机 心理 科学 历史 地理 政治 物理 化学 生物 公共
 ★ 教师招聘考试 ★ 
 ★ 教师资格考试真题 ★ 
 ★ 教师资格考试题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