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17-10-11 12:57:14
C.教师工作时间和业余时间界限不清
D.教师工作是基于专门知识和技能的智力劳动
3 2.我国科举制度始于( )。
A.两汉时期 B.明清时期
C.两宋时期 D.隋唐时期
33.教育活动的基本矛盾是( )。
A.师生关系 B.教育资源
C.学校环境 D.教与学的矛盾
34.班集体建设中最关键的因素是( )。
A.班长 B.班委会
C.班主任 D.全体学生
3 5.世界上最早的师范教育机构出现在( )。
A-德国 B.法国
C.英国 D.美国
36.世界近代教育发展的重要成就之一是()。
A.实施补偿教育
B.实施义务教育
C.实施终身教育
D.实施回归教育
37-下列活动中,不属于课外活动的是( )。 .
A.家庭作业 B.少先队活动 .
C.读书报告会 D.课外兴趣小组
3 8.初一学生丁某因为上课迟到8分钟被老师拒之门外,老师的做法侵犯了’学生的( )。
A.名誉权 B.隐私权
C.受教育权 D.申诉权
39.学校德育工作重心应放在调节学生品德发展的( )。
A.外部环境方面
B.内部环境方面
C:个体差异方面
D.个人特长方面
40.学习者通过观察他人行为所带来的奖励性后果而受到的强化是(. )。
A.自我强化 B.直接强化
C.替代性强化 D.奖励性强化
4 1.明清教育家黄宗羲认为:“道之未闻,业之未精,有惑而不能解,则非师也。’’这句话体现
了教师应该( )。 j
A.以学生为本
B.善于运用多种方法施教
C.尊重学生,了解学生
D.提高思想觉悟和教学水平
42.潜在课程又被称为( )。
A.学科课程 B.隐性课程
C.显性课程 D.综合课程
43.社会现代化的核心是( )。
A.文化发展 B.经济发展
C.政治发展 D.人的现代化
44.当某种教育现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被人们广泛议论、评说或要求予以解决时j我们
把这种教育现象称为(一)。
A.教育活动 B.教育问题
C.教育经验 D.教育思潮
45..以“学在官府”为主要特征的朝代是( )。 、.
A.商朝 B.汉朝
C.西周 D.秦朝‘
46.我国最早试图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分析教育问题的教育家是( )。
A.梁漱溟 B.晏阳初
C.杨贤江 D.黄炎培
47.“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这句话表明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具有( )。
A.先导性 B.权威性
C.针对性 D.感染性
48.下列表述中,不能反映教育政治功能的是( >。
A.提高经济效益,为社会带来巨大经济价值
B.培养一定社会所需要的合格公民和政治人才
C.宣传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制造一定的社会舆论
D.实现对受教育的阶级或阶层的选拔,使原有社会政治关系得以延伸和发展
49.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著作是( )。
A.《教育论》 B.《理想国》
C.《教育漫话》 D.《大教学论》
50.赫巴尔特认为:“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在相反的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
教育的教学。"这个观点体现教学过程中应处理好的关系是( )。
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关系‘
B.掌握知识与提高能力的关系
C.掌握知识与培养思想品德的关系
D.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关系
5 1.教师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是( )。
A.有机统一 B.重义务\轻权利
C.重权利、轻义务 D.没有关系
5 2.“国家用于义务教育的财政拨款增长比例,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这句话体现的教育规律是( )。
A.教育为本 B.教育分化 [教师招聘考试真题]
C.教育先行 D.教育滞后
5 3.下列现象中属于罗森塔尔效应的是( )。
A.学生犯了错误,老师批评了他
B.老师让学生认真听课,学生们认真听课
C.老师穿的很漂亮,结果学生们在课堂上积极配合老师
D.老师对某同学说:你很聪明j只要认真,成绩一定会提高。结果某同学成绩提高很快
54.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信条体现了教师素养中的( )。 [教师招聘考试真题]
A.教育理论知识 B.文化科学知识
C.崇高的职业道德 1 D.相应的专业知识
5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颁布的时间是()。
A.1986年 B.1995年
C.1996年 D.1998年
5 6.现代师生关系的核心是( )。
A.和谐亲密 B.民主平等
C.互助互惠 D.以诚相待
57.教师运用语言系统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是( )。
A.谈话法 B.讨论法
C.讲授法 D.练习法
5 8.体育课上某同学在学校操场上翻双杠,双杠一侧因年久失修突然断裂‘,某同学从双杠上
摔下造成腿部骨折,应对此事件负责的主体是( )。
A.学校
B.某同学自己
C.某同学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 ,.
D.以上各方均不负责
59.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潜在的天才儿童;要以多维度、全面发展的眼光来评价学生,这种
主张的理论基础是( )。
A.人本主义 B.多元智能
C.建构主义 D.后现代主义
60.教师提供给学生相应材料,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最后得出学习结
果的方法是( )。
A.暗示教学法 B.案例教学法
C.发现学习法 D.程序教学法
6 1.下列不属于学习现象的是( )。
A.读书 B.身体发育
C.学骑自行车 D.形成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