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17-10-11 12:57:14
指个体对一个事物同时产生两种相反的态度取向时内部的动机冲突。,在生活中我们对一个人爱恨交织,对一件
东西取舍不定,都是趋避冲突的体验。多重趋避冲突,也称多重接近一回避型冲突,是一种最为复‘杂的冲突形式,
也是实际生活中人们常常遇到的。人们面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目标,而每个目标都对人们既具有吸引力又具有
排斥力,人们需要进行多种选择,审慎地权衡利弊,这时产生的冲突就是多重趋避冲突。.
95.【答案】A 。解析:心理过程是心理活动的一种动态过程,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它包括认知过
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三个方面。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
96.【答案】B。解析:1 879年,,德国学者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这门
实验新科学的正式成立。.‘ 、’
97.【答案】D。解析:晕轮效应指当认为某人具有某种特征时,就会对其他特征做相似判惭,也称为光环效
应。“情人眼里出西施”体现的就是晕轮印象。近因效应是指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
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也叫最近效应。在总体印象形成上,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
称为首因效应,也叫最初效应。定型效应又称刻板效应,是指对一群人的特征或动机加以概括,把概括得出的群
体的特征归属于团体的每一个人,认为他们都具有这种特征,而无视团体成员的个体差异。
98.【答案】C。解析:场依存型的人难以摆脱环境因素的影响。他们的态度和自我知觉更易受周围的人,特别
是权威人士的影响和干扰,善于察言观色,注意并记忆言语信息中的社会内容。因此题干描述为场依存型的认知风格。
99.【答案】B。解析:发散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沿不同的方向去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
1 00.【答案】C。解析:所谓过度学习,指在学习过程中,实际学习次数要适当超过刚好能够回忆起来的次数。
研究表明,学习熟练程度达到150%左右时,记忆效果最好。
二、多项选择题
1 0 1.【答案】ABD。解析:人类教育的特征有:教育具有永恒性;教育具有历史性;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1 02.【答案】AB。解析:《雄辩术原理》的作者是昆体良,《林哈德与葛笃德》的作者是裴斯泰洛奇。
1 03.【答案】ABCD。解析:教师专业发展的特点包括:发展的终身性、发展的自主性、发展的阶段性、发展的连
续性和发展的丰富性(多样性)。
1 04.【答案】ABD。解析:ABD属于孔子的教育主张,“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出自《学记》。
1 05.【答案】AB。解析: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是赫尔巴特的传统三中心,即传统教育思想。
1 06.【答案】BCD。解析:题干是陶行知的名言,教导教师对学生即使是差生也要用心,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
特长,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要公平公正对待学生,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
1 07.【答案】ABCD。解析: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教育媒介)是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教育影响是教育
实践活动的工具,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中介。教育影响是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及其联系
的总和。
1 08.【答案】ABCD。解析: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有:(1)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人正由理想走向实践。(2)教育与生
产劳动相结合成为现代教育规律之‘’。(3)教育民主化向纵深发展。(4)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携手并进。(5)教
育普及制度化,教育形式多样化。教育现代化是各国教育的共同追求。
1 09.【答案】BCD。解析:学校教育的特点有:(1)学校教育职能的专门性;(2)学校教育作用的主导性;(3)学
校教育组织的严密性;(4)学校教育内容的全面性;(5)学校教育活动的有效性;(6)学校教育形式的稳定性。
1 1 0.【答案】ABC。解析:《孟子》里提到,夏商周“设庠、序、学、校以教之”。春秋时,官学衰微、私学兴起≥齐国
出现了我国最早的政府创办的最高学府——稷下学宫。“稷”是齐国国都临淄城一处城门的名称。
1 1 1.【答案】ACD。解析:要做好后进生的教育工作,老师可以采取:①关心爱护后进生,尊重他们的人格。②培
养和激发学习动机。③树立榜样,增强是非观念。④根据个别差异,因材施教。⑤善于发掘后进生身上的“闪光
点”,增强其自信心和集体荣誉。B选项劝导学生不要向王同学学习是不对的。
1 1 2.【答案】ABC。解析:我国学校教育的主要途径有:教学、课外活动、团队、班级活动、社会实践等。
1 1 3.【答案】BD。解析:生理需要二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属于缺失需要,求知需要、审美需
要、自我实现需要属于发展性需要。
1 1 4.【答案】AB。解析:动作技能指通过练习巩固下来的、自动化的、完善的动作活动方式。如日常生活方面
的写字、行走、骑自行车;体育运动方面的游泳、体操、打球;生产劳动方面的锯、刨、车等活动方式,都属于动作
技能。默读和心算属于心智技能。
1 1 5.【答案】AD。解析:“孟母三迁”的故事反映了环境对人的重要影响,环境属于后天因素。
1 1 6.【答案】ABD。解析: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据此可排除C。无意注意又称不随意注
意,是没有预定目韵,、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先
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后注意也称随意后注意,它是有着自觉目的,但无需意志努力的注意。
1 1 7.【答案】ABCD。解析:人格具有整体性、独特性和共同性、稳定性和可变性、生物性和社会性。
1 1 8.【答案】ACD。解析:根据思维过程中凭借物或思维形态的不同,思维可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
思维三大类。
1 1 9.【答案】BC、。解析:根据韦纳的归因理论,能力、努力程度和身心状态属于内部归因'任务难易、运气和外部环境属于外部归因。
1 20.【答案】ACD。解析:意志是指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以
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意志行动具有四个基本特征:(1)意志行动是有目的的行动。(2)意志行动对活动有调节
作用。(3)意志行动总是与克服困难相联系。(4)意志行动是以随意运动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