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 ★ 
 ★ 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 
教育学: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教育与人的发展 教育目的 学校教育制度 学生与教育 课程 教学 德育 班级管理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教育评价 课外活动 心理学: 心理学概述 感觉和知觉 注意 记忆 表象与想象 言语与思维 情绪、情感与意志 需要、动机、兴趣 能力 人格 社会心理与行为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概述 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学习的基本理论 学习动机 学习的迁移 知识的学习 技能的形成 学习策略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学习心理 教学心理 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 教师职业心理 教育法律法规: 中长期教育改革 教育法 义务教育法 教师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 教师资格条例 其他: 教师职业道德 教学技能与理论实践 新课程改革 教师的科学素养 教师的历史与传统文化素养 教师的文学素养 教师的艺术鉴赏素养 教学基本能力 教学评价与反思 教学实施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 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教育基础 教育理论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 生活指导 学生指导 职业理念 幼儿园: 学前儿童发 展 学前教育原理 游戏活动与指导 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 幼儿园环境创设 幼儿园教育理论综合 幼儿园综合素质 小学: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小学教育理论综合 小学综合素质 中学: 中学教育理论综合

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2010年题库版--中学教育学二(一)

时间:2010-12-18 15:29:1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2010年题库版--中学教育学二

 
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不选或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20分)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明礼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现阶段我国大力倡导的道德规范,这说明道德具有继承性。
1、“明礼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且也是现阶段我国《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大力倡导的道德规范,是说明道德具有( )。
 A.社会性  B.历史性  C.民族性  D.继承性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论语》是孔子的言论集,汇集了孔子的政治、哲学、伦理等思想,也包括了他的教育思想。
2、孔子的教育思想集中地反映在( )中。
 A.《学记》  B.《大学》  C.《论语》  D.《中庸》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任何一种政治经济制度的巩同、维持都需要有新的接班人,而这些人才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学校教育来实现的。
3、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是通过( )实现的。
 A.培养人才  B.传播思想  C.丰富知识  D.发展科技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论辩是苏格拉底的教学风格。
4、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的教育家是( )。
 A.柏拉图  B.苏格拉底  C.亚里士多德  D.德谟克里特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校园文化是学校创立的为保证各种教育活动顺利进行的一种文化形态。
5、人们为了保证学校中教育活动顺利进行而创立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形态是( )。
 A.校园文化  B.学生文化  C.教师文化  D.活动文化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发展特点和规律,教育必须顺应这些特点,才能收到预期效果,否则只能适得其反。
6、任何知识都可以教给任何年龄的学生,这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
 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学校的办学方向、水平、效益等各方面工作的评价都必须以教育目的为标准和依据。
7、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是( )。
 A.教育任务  B.教育目的  C.教育内容  D.教育规律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人因为某方面具有缺陷,而其他方面异常灵敏,说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互补性。
8、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发现有些人先天失明,但是嗅觉、听觉等却比正常人要灵敏得多,这说明人的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
 A.阶段性  B.不平衡性  C.互补性  D.个别差异性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每个个体在其早期与社会实践接触的机会少、范围窄,更多地表现出的是自然属性的一面。
9、人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个体的早期发展更多地体现了( )的属性。
 A.实践  B.现实  C.社会  D.自然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学科专家对学科的知识内容、发展趋势、一般功能及其与相关学科的联系非常熟悉,所以他们的建议是课程目标最重要的依据之一。
10、学科专家的建议是( )最主要的依据之一。
 A.教育目的  B.培养目标  C.课程目标  D.教学目标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
11、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
 A.方法改革  B.观念改革  C.课程改革  D.内容改革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学习兴趣、求知欲和责任感等的有机结合形成了学习动机,它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
12、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是( )。
 A.学习动机  B.学习兴趣  C.学习目的  D.学习内容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是教学的根本目的。
13、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 )。
 A.根本目的  B.主要任务  C.基本任务  D.辅助目的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社会、知识、儿童是制约课程改革的三大因素。
14、制约课程改革的三大因素是( )。
 A.政治、经济、文化  B.社会制度、生产力发展水平、课程理论  C.社会、知识、儿童  D.教育目的、教育理念、课程理论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教学任务不同,课的类型就不同。
15、课的类型是指根据( )划分课的种类。
 A.教学规律  B.教学内容  C.教学原则  D.教学任务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没有正确的道德认识就不可能产生健康的情感、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知是其他要素的基础。
16、在构成思想品德的四要素中,( )是基础。
 A.知  B.情  C.意  D.行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德育内容是用以形成受教育者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法纪道德规范,是受教育者内在化的客体。
17、受教育者学习、修养和内在化的客体是( )。
 A.德育规律  B.德育原则  C.德育内容  D.德育方法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夸美纽斯在其年轻时提出了“泛智教育”的思想。
18、在近代教育史上,提出“泛智教育”的教育家是( )。
 A.卢梭  B.裴斯泰洛齐  C.洛克  D.夸美纽斯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杜威在2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1/3/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教师招聘考试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教师招聘考试提分秘籍 教师招聘考试通关题库 语文 数学 英语 音乐 体育 美术 计算机 心理 科学 历史 地理 政治 物理 化学 生物 公共
 ★ 教师招聘考试 ★ 
 ★ 教师资格考试真题 ★ 
 ★ 教师资格考试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