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 ★ 
 ★ 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 
教育学: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教育与人的发展 教育目的 学校教育制度 学生与教育 课程 教学 德育 班级管理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教育评价 课外活动 心理学: 心理学概述 感觉和知觉 注意 记忆 表象与想象 言语与思维 情绪、情感与意志 需要、动机、兴趣 能力 人格 社会心理与行为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概述 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学习的基本理论 学习动机 学习的迁移 知识的学习 技能的形成 学习策略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学习心理 教学心理 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 教师职业心理 教育法律法规: 中长期教育改革 教育法 义务教育法 教师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 教师资格条例 其他: 教师职业道德 教学技能与理论实践 新课程改革 教师的科学素养 教师的历史与传统文化素养 教师的文学素养 教师的艺术鉴赏素养 教学基本能力 教学评价与反思 教学实施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 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教育基础 教育理论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 生活指导 学生指导 职业理念 幼儿园: 学前儿童发 展 学前教育原理 游戏活动与指导 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 幼儿园环境创设 幼儿园教育理论综合 幼儿园综合素质 小学: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小学教育理论综合 小学综合素质 中学: 中学教育理论综合

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2010年题库版--中学教育学二(二)

时间:2010-12-18 15:29:1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N     答案解析: 受教育的权利是受政治经济制度制约的。
3、科学技术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
对 错  
参考答案: N     答案解析: 不同的文化背景对教育的期望也不相同,所以教育目的不同。
4、不同的文化背景可以有相同的教育目的。( )
对 错  
参考答案: N     答案解析: 教师可教育督促其完成作业,但不得侵犯其人身自由权。
5、学生没有完成作业,教师可以限制其活动。( )
对 错  
参考答案: N     答案解析: 学生享有人格尊严权利,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侵犯学生的人格尊严权利。
6、“棍棒底下出孝子”,说明体罚也可以教育出好学生。( )
对 错  
参考答案: N     答案解析: 是斯宾塞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
7、把课程用作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英国教育家洛克。( )
对 错  
参考答案: N     答案解析: 组织教学应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8、组织教学只是在上课开始时进行的。( )
对 错  
参考答案: N     答案解析: 二者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
9、教学就是智育。( )
对 错  
参考答案: Y     答案解析: 教学有常规的可借鉴的方法,但却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不论什么方法,都应与学生实际相结合使用。
10、教学有法,但无定法。( )
对 错  
名词解释
(每小题2分,共10分)
参考答案: 测验:又称考试或学业成绩的考查与评定,是以测验的形式定量地评定学生个人的能力得到的结果。     答案解析:
1、测验
  
参考答案: 心理断乳期:指十三四岁至十六七岁的少年期,在这个阶段,少年常常因为缺乏认识和准备,对突如其来的身心变化而惊慌失措,有些心理学家就把少年期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     答案解析:
2、心理断乳期
  
参考答案: 心理健康教育:是指通过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教育和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预防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发生,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答案解析:
3、心理健康教育
  
参考答案: 班级目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班级所期望达到的境界。     答案解析:
4、班级目标
  
参考答案: 普通教育:主要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答案解析:
5、普通教育
  
简答题
(每小题5分,共20分)
参考答案: 变化表现在:(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3)教育的世俗化;(4)重视教育立法,强调以法治教。     答案解析:
1、近代社会在制度、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也引起了教育的巨大变化,这种变化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 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完成一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的关系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他们彼此相关,但相互不能取代。目的与目标根本不同,你能测量目标,但不能测量目的。     答案解析:
2、简要说明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关系?
  
参考答案: 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有:(1)主张“有教无类”,他从探讨人的本性人手,认为人的先天本性差异不大,所以注重后天教育;(2)以“仁”为核心和最高道德标准,强调忠孝和仁爱;(3)教学纲领为“博学于文,约之以礼”;(4)承认先天差异,重视因材施教;(5)提倡启发式教学。     答案解析:
3、简述孔子的教育思想。
  
参考答案: 贯彻导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有:(1)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2)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3)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     答案解析:
4、德育过程中怎样贯彻导向性原则?
  
论述题
(共10分)
参考答案: 教育能使人的价值得到发现,主要通过:1.教育有责任不断提高人们对自身价值的认识,提高人们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2.充分认识到人的生命价值、人的主体地位、人的个体的独特尊严;3.教育不仅要教给人们知识和技能,而且要教会人们驾驭知识技能,教会人们怀疑知识技能;4.应该使人们清醒地认识到,知识是为人所用的,而不应该由知识反过来奴役人。     答案解析:
1、教育如何使人的价值得到实现?
  
案例分析题
(共10分)
参考答案: 方仲永的事例说明,遗传素质好的人,如果离开后天的环境、教育和主观努力,是不能得到充分发展的。人的知识、才能、思想、观点、性格、爱好、道德品质都是在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的。如果离开了后天的社会生活和教育,遗传素质所给予人的发展的可能性便不能变为现实。     答案解析:
1、用遗传、环境、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理论分析:宋朝王安石写过一篇《伤仲永》的短文,说金溪有一个叫方仲永的少年,5岁时就能作诗,但后来由于他父亲没有及时教育,使他到十二三岁时写的诗就不如以前了,到20岁左右,则“泯然众人矣”。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2/3/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教师招聘考试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教师招聘考试提分秘籍 教师招聘考试通关题库 语文 数学 英语 音乐 体育 美术 计算机 心理 科学 历史 地理 政治 物理 化学 生物 公共
 ★ 教师招聘考试 ★ 
 ★ 教师资格考试真题 ★ 
 ★ 教师资格考试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