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2010年题库版--中学教育学二(三)
时间:2010-12-18 15:29:1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0世纪初提出了“做中学”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19、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是( )。
A.凯洛夫 B.杜威 C.布鲁纳 D.赞柯夫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性质。
20、决定教育的性质的根本因素是( )。
A.政治经济制度 B.生产力 C.科学技术 D.文化
多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参考答案: [A, B, C, E] 答案解析: 一个班的学生群体还称不上是班集体。班集体的基本特征是:必须有一个共同的奋斗目标,有一定的组织结构,有一定的共同生活准则和集体成员间平等的、心理相容的氛围。
1、班集体必须具备的基本特征是( )。
A.明确的共同目标 B.一定的组织结构 C.一定的共同生活准则 D.有利于形成学生的群体意识 E.集体成员间平等的、心理相容的氛围
参考答案: [A, B, C, E] 答案解析: 多样性不是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
2、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主要有( )。
A.阶级性 B.道统性 C.专制性 D.多样性 E.刻板性
参考答案: [C, D] 答案解析: 学校环境文化和设施文化是学校物质文化的两种形式。
3、学校物质文化的两种表达方式是( )。
A.制度文化 B.活动文化 C.学校环境文化 D.设施文化 E.形态和体系文化
参考答案: [A, B, C, E] 答案解析: 儿童与青年是不同的年龄阶段,属于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4、下列各项属于个别差异性的是( )。
A.性别差异 B.同年龄人群内部差异 C.同一个体身心不同构成方面的差异 D.儿童与青年的差异 E.个体思维方式的差异
参考答案: [ABC, D, E] 答案解析: 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少年儿童享有人身权和受教育权,人身权除一般保护外,还有对人身自由、人格尊严、身心健康权、隐私权等权利的特殊保护。
5、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少年儿童享有的合法权利有( )。
A.人身自由权 B.人格尊严权 C.身心健康权 D.隐私权 E.受教育权
参考答案: [Ad3, D, E] 答案解析: 学科中心课程与题意不符,排除。
6、从课程功能角度,可把课程分为( )。
A.工具性课程 B.知识性课程 C.学科中心课程 D.技能性课程 E.实践性课程
参考答案: [A, B, E] 答案解析: CD两项是认识的共性而非特殊性。
7、教学过程中,学生认识的特殊性表现在以下( )方面。
A.认识的间接性 B.认识的交往性 C.认识的目的性 D.认识的有效性 E.认识的教育性
参考答案: [A, C, E] 答案解析: BD两项不属于教学进度计划的内容。
8、制订教学进度计划包括制订( )。
A.学期教学进度计划 B.教学研究计划 C.课题计划 D.教具制作计划 E.课时计划
参考答案: [B, C, D] 答案解析: 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学习辅导、生活辅导和择业指导三个方面。
9、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有( )。
A.习惯的养成 B.学习辅导 C.生活辅导 D.择业指导 E.卫生引导
参考答案: [A, B, C] 答案解析: 后二者是近代学制产生以后才出现的。
10、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 )。
A.废科举、兴学校 B.《钦定学堂章程》颁布 C.《奏定学堂章程》颁布 D.壬戌学制颁布 E.六三三制的实行
填空题
(每小题1分,共10分)
参考答案: 青年期; 答案解析:
1、______是个体身心两方面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
填空:
参考答案: 隐性课程,非预期性; 答案解析:
2、潜在课程也称______,其主要特征是潜在性和______。
填空:
参考答案: 能动性; 答案解析:
3、人的身心发展特殊性的表现之一是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填空:
参考答案: 学校,国家; 答案解析:
4、从我国的有关法律法规看,______和______在保证学生的受教育权方面负有重要责任。
填空:
参考答案: 常模参照测验,泰勒; 答案解析:
5、目标评价模式是针对20世纪初形成并流行的______的不足而提出的,是在______的“评价原理”和“课程原理”的基础上形成的。
填空:
参考答案: 教学价值; 答案解析:
6、教学任务是人们追求的______取向决定的,它指明各教学阶段、各科教学应实现的目标、要求。
填空:
参考答案: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答案解析:
7、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______和______。
填空:
参考答案: 填充题; 答案解析:
8、简答式试题的最简便的形式是______。
填空:
参考答案: 施教传道,受教修养; 答案解析:
9、德育方法是教育者______和受教育者______的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
填空:
参考答案: 京师同文馆。 答案解析:
10、中国采用班级组织形式最早始于1862年清政府开办的______。
填空:
判断题
(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并在题后括号内打“√”或“×”,每小题1分,共10分)
参考答案: N 答案解析: 德育是对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的总称。
1、德育就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
对 错
参考答案: Y 答案解析: 制度化教育越成熟,对社会的影响就越深刻,甚至形成了“学历社会”。
2、制度化教育对整个社会的深刻影响可以用“学历社会”来描述。( )
对 错
参考答案: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