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3 03:18:03
1、选择题 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 史实 | 结论 |
A | 孔子提出“仁者爱人”和“克己复礼”的主张 | 孔子的思想确立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
B | 董仲舒的《春秋繁露》和《举贤良对策》等书籍 | 儒学思想成为中国古代最为精致、完备的理论体系 |
C | 莎士比亚的戏剧《哈姆雷特》 |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精神在欧洲得到了弘扬 |
D | 马丁.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 | 宗教改革在德国拉开了序幕,成为反对天主教会的思想运动 |
2、综合题 (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天下物资可以理解,有物必有则,一物须有一理。凡一物上有一理,须是穷致其理。
材料二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益皆此理之流行,所适而不在。
材料三 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
(1)材料一、二对“理”的阐释有何本质的一致性?(4分)
(2)材料二是怎样说明“理”和三纲五常的关系的?(2分)
(3)材料三和材料一、二的思想观点有何不同?两者的目的是什么?(6分)
3、选择题 明末清初许多进步的思想家和广大知识分子力倡务实之风,主张改革,重实证、实测讲“经世致用”,这种现象 ( )
A.是专制政治暂时弱化的结果
B.是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
C.是知识分子反思晚明理学空谈心性之弊端的结果
D.是西方启蒙思想传播的结果
4、选择题 战国时期,一些思想家聚在一起进行辩论,根据下列几段文字,判断哪些学派的思想家参加了这次聚会?“兼相爱.交相利”、‘明主峭其法而严刑,而德厚不足以止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无相生,难易相成”
①儒家?②道家‘?③法家?④墨家
A.①②④③
B.④③①②
C.①③④②
D.②③①④
5、选择题 假如你是汉代的一名学生,若想进入全国高等学府接受教育,你应该去
A.长安、太学
B.洛阳、书院
C.南京、国子监
D.曲阜、孔庙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