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7-03 01:09:02
1、判断题 史学家曾指出,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有极关重要者四事”:一为中国版图之确立,二为中国民族之抟成,三为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四为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这应是指哪一时期
A.商周时期
B.秦汉时期
C.魏晋时期
D.隋唐时期
2、判断题 隋唐以来,“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成为封建知识分子的最高理想,产生的最重要影响是
A.促进教育事业发展,培养大批人才
B.控制思想文化发展,培养皇帝的奴仆
C.形成了“重文”传统,阻碍自然科学发展
D.有利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
3、判断题 某思想家曾作诗咏《中秋》:“吾心自有光明月,千古团圆永无缺。山河大地拥情辉,赏心何必中秋节。”该思想家是
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王阳明
4、判断题 中美两国关系开始缓和是在?( )
A.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后
B.尼克松访华之后
C.“九二共识”达成之后
D.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后
5、判断题 (34分)法律是人类文明的集中体现。
战国时期的韩非子认为人天生是自私的、是趋利避害的,施仁政在过去可能有效,但现在必须用严格的法律和官僚机构的有力惩罚来进行统治。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以为,大多数人都不能完全消除兽欲,即使是最好的人也难免在执政时因情感而引起偏差。法律恰恰是免除一切情欲影响的理智的体现。
(1)根据材料,比较两者观点的异同。(8分)
时期 | 人物 | 主张 |
6世纪 | 查士丁尼 (东罗马帝国皇帝) | 各民族一体遵守的自然法是上帝神意制定的,因此是始终固定不变的。 |
13世纪 | 阿奎那 (意大利神学家) | 自然法和人法都受永恒法的支配,永恒法是上帝的意志。 |
17世纪 早期 | 格老修斯 (荷兰思想家) | 自然法之母就是人性,社会交往的感情就产生于此,并非由于其他的缘故。 |
17世纪 晚期 | 洛克 (英国思想家) | 自然法的内容是人们都有保护自身生命、健康、自由财产不受侵犯的权利,如受到侵犯,就有报复、反抗的权利。 |
18世纪 | 卢梭 (法国思想家) | 国家制定的法律起源于社会契约,它是人民公意的体现。实行这种法律也即实行人人平等。 |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