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5-31 07:04:41
1、判断题
知识经济形成的时间是?(?)?
A.20世纪40、50年代
B.20世纪7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常识记忆题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招募或维持常备军……。
材料二?
材料三?根据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共和国的立法权由众议院和参议院两院行使。参议院由间接选举产生,众议院通过普选方式产生。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总统和内阁部长共同向议会负责。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并与参众两院议员共有创议法律之权,总统在征得参议院同意后,可解散尚未届满的众议院,总统的命令须经其任命的各内阁部长副署。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摘编)
材料四?第5条?帝国立法权由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行使之
第12条?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
第15条?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由皇帝任命的帝国首相。
第16条?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其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第17条?皇帝委派官吏,命令他们宣誓效忠帝国,并在必要的情况下,命令他们退职。
第63条?帝国的全部军事力量组成统一的军队,在平时和战时受皇帝指挥。
—德意志帝国宪法(节录)
回答:
(1)材料一出自什么文献?该文献标志着该国确立了什么政体?(2分)
(2)材料二所示的政体是什么?体现了什么原则?分析美国这一政体与材料一所述政体的主要相同点。(6分)
(3)根据材料三、四比较德意志帝国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两国议会和国家元首权力的异同。(6分)
(4)材料四中宪法规定的国家政体与材料一规定的政体有何区别?(4分)
参考答案:(1)《权利法案》。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2分)
(2)总统共和制(或共和政体)。权力的制约与平衡(或三权分立)原则。
相同点:①都是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
②都是代议制民主形式。(6分)
(3)相同:①两国议会都实行两院制,都行使立法权;②国家元首有行政权,都是本国军事最高统帅。
不同:①德意志帝国议会权力小,帝国国会不能自行通过任何一项对政府不利的法案;法国议会享有真正独立的权力,虽受总统制约,但与总统是并立的机构。
②德国皇帝不需对议会负责,拥有绝对的行政权;法国国家元首要向会议负责,法国总统任命内阁但其行政权又受内阁制约。(6分)
(4)区别:①国王的权力不同,英国国王是“统而不治”,德意志皇帝是实际的国家首脑。②德意志内阁对皇帝负责,英国的内阁对议会负责。(4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皇帝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唐兴,初未暇于四夷,自太宗平突厥,西北诸蕃及蛮夷稍稍内属,即其部落列置州县。其大者为都督府,以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虽贡赋版籍,多不上户部……大几府州八百五十六,号为羁縻云。?
——《新唐书》
材料三?郑经提出:“苟能照朝鲜事例,不削发,称臣纳贡,尊事大之食,则可矣”
——江日升《台湾外记》
四月天山路,今朝翰海行。积沙流绝塞,落日度连营。战伐因声罪,驰驱为息兵。敢云黄屋重?辛苦事亲征。?
——康熙帝《翰海》
请回答:
(1)据材料一,说明“新皇帝”巩固统治的主要措施。(1分)
(2)据材料二归纳唐太宗治理东突厥地区的政策和措施。(4分)
(3)据材料三,说明康熙执政初年面临哪些矛盾?对此,他采取哪些措施来解决?(5分)
(4)综合以上材料,概括指出三位封建帝王在我国统—多民族国家发展史上的地位。(6分)
参考答案:(1)措施:实行郡县制。(1分)
(2)政策:实行羁縻政策(开明的民族政策)。(1分)
措施:设置羁縻府州;以突厥首领为都督、刺史,这些官位可以世袭;这些地方不向唐中央纳税。(3分)
(3)矛盾:中央政府与地方割据、分裂势力的矛盾;中华民族与外来侵略之间的矛盾。(2分)
措施:进军台湾,设置台湾府;粉碎噶尔丹叛乱;进行雅克萨之战及签订《尼布楚条约》。(3分)
(4)地位:秦始皇开创了中华民族国家统一(或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 唐太宗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康熙帝捍卫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6分)
本题解析:(1)从材料一中的文字“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可知,推出的具体措施是在全国推行郡县制;(2)材料二中的内容反映出唐太宗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允许其自治,具体措施可以依据材料归纳概括为两点。(3)材料三中的文字和图画分别反映了台湾地方势力割据现象,康熙帝征服西北噶尔丹的辛劳以及沙俄与清军雅克萨战役的惨烈,从中可以总结其面临的内外矛盾,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直接回答出采取的措施;(4)结合秦始皇、唐太宗和康熙帝三位皇帝的在统一国家和民族融合方面采取的重大举措可以总结出他们在维护民族国家的统一和民族融合方面的作用。
点评:高考对中国古代杰出的封建君主的考查主要集中在秦始皇、唐太宗和康熙帝三位皇帝身上,这是因为他们本身对中国古代社会历史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这三位皇帝也正好代表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发展的三个重要阶段,即封建社会的初期,中期和晚期的社会特征,对此我们可以这样总结三位帝王的时代特色:千古一帝,盛世君主和落日余晖。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中国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出现于
A.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B.洋务运动期间
C.甲午战争后
D.戊戌变法期间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在法国受到英国人入侵的危急时刻,圣女贞德挺身而出,号召人民英勇参战,赶走英国人。圣女贞德的壮举促进了法兰西民族意识的形成。英法之间这场战争是
A.十字军东征
B.玫瑰战争
C.百年战争
D.三十年战争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基础知识的能力。贞德是英法百年战争期间法国的民族英雄。A、B、D与贞德无关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