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5-22 07:38:22
1、选择题 萧公权在《中国政治思想史》评论道:“夫专制之威至明而极,故专制之至明而显。梨洲(黄宗羲)责民之古义,不啻向专制天下之制度作正面之攻击。使黄氏生当清季,其为一热烈之民权主义者,殆属可能。然而吾人细绎《待访录》之立言,觉梨洲虽反对专制而未能冲破君主政体之范围。故其思想实仍蹈袭孟子之故辙,一未足以语于真正之转变。”萧公权在此认为黄宗羲:
A.具有近代民权主义思想
B.没有超越传统儒家思想的范畴
C.彻底否定君主专制政体
D.反映了早期资产阶级的政治要求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依据材料可知,黄宗羲虽然反对封建君主专制,但“未能冲破君主政体之范围”“ 仍蹈袭孟子之故辙,一未足以语于真正之转变”。分析选项,B符合题意。A不是通过的主旨;C说法错误;D与史实不符,黄宗羲仍是代表地主阶级利益的。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黄宗羲的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27分) 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东西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董仲舒
材料二 北宋开始,门第已不存在,和尚寺也衰落了,搜罗不到人才。禅宗的新宗教,不啻叫人回头,由真返俗,而进士轻薄,终于担当不了天下大事。在这情形下,须待北宋知识分子再来打开新风气,寻觅新生命。书院讲学,由此酝酿。他们要把和尚寺里的宗教精神,正式转移到现实社会。要把清净寂灭究竟涅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隋唐儒学家提出“三教合一”的主张,这里的“三教”是指
A.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
B.儒学、佛教、道教
C.基督教、伊斯兰教、儒学
D.道教、佛教、伊斯兰教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宋明理学的积极方面有
① 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
②注重人的气节、品德
③讲求自我节制、奋发图强?
④强调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基本的历史知识。宋明理学虽然压抑、扼杀了人们的自然欲望,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但是在塑造民族性格方面起到了积极地作用。其积极方面主要有: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注重人的气节、品德;讲求自我节制、奋发图强;强调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等。因此①②③④都正确。故选A
考点:宋明理学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宋明理学的影响。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宋明理学的背景、内容等也需要把握。此外,儒学发展的历程等也是考试的重点。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下列关于陆王心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反对“存天理,灭人欲”
B.在维护封建道德上走向极端
C.反对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D.在人格发展上没有积极意义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陆王心学把“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认为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反省内心、“致良知”就可得到天理,反对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心学认为理在心中,并不反对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A项错误;B项指的是理学;心学提出“致良知”、“知行合一”,要求加强道德修养,D项错误;故选C。
考点:陆王心学。
点评: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其思想核心是“致良知”“知行合一”,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和“天理”。只要克服私欲,恢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