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高频考点预测(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9-05-22 07:38:2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B:施政要用“仁义”和“王道”,制天命而用之。
C:仁者爱人,为政以德。
材料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若必待取给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
——李贽《焚书》
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
材料四:孔夫子之在中国,是权势者们捧起来的………凡有企图获得权势的后人,就是希望做官的人,都是读“四书”和“五经”……孔子这人,其实是自从死了以后,也总是当着权势者们的“敲门砖”的差使的。
——鲁迅《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中三位思想家的主张,判断人物A和B分别是谁?(4分)
(2)据材料二,董仲舒提出了怎样的主张?这一主张对我国后世思想领域的影响是什么?(4分)
(3)据材料三,明朝的李贽对孔子的思想言论持什么看法?(4分)
(4)据材料四,汉代以后出现“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的现象,原因何在?(4分)
(5)在今天,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地对待以孔子思想为主的传统文化?(4分)



2、选择题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说:“从汉代起,我们可以说中国历史上的政府,既非贵族政府,也非军人政府,又非商人政府,而是一个‘崇尚文治的政府’,即士人政府。” “士人政府”形成的思想条件主要是
A.君主专制制度的建立
B.黄老之学被推崇
C.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D.宗法制度的形成



3、选择题  《中国文化概论》中对某一学派特征的描述是:“它设计出一整套由小及大、由近及远的发展人格和安定邦家的方案,为巩固政教体制提供了切实可循的途径。”这一学派为统治者所重用是在:
A.商周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秦朝时期
D.西汉时期



4、选择题  古代儿童启蒙读本中有这样的内容:“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这种情形的出现:(       )
A.促进了文化思想的百家争鸣
B.使文化思想的大一统深入人心
C.淡化了中国的封建社会的等级限制
D.使古代民众都能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



5、选择题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有了新的发展的直接原因是
A.儒学顽强的生命力
B.吸收了佛教、道教的精华
C.儒学大师的推动
D.佛教的影响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