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5-22 07:38:22
1、选择题 《荀子·君道》:“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君主)之守司(官吏),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引文认为,君主应当
A.加强对中央与地方官员的监察
B.深入民间体察民情,关心民众
C.建立上传下达的邮驿制度
D.经常修筑驰道,巡视天下
2、选择题 董仲舒的新儒学与先秦儒学的主要区别在于( )
①带有神秘色彩,打上了“天”的印记 ②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糅合其他学派思想
③强调仁政,反对暴政
3、选择题 在不同时期,对于提高人修养的途径问题,儒学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宋朝到明朝的变化是( )。
A.遵从礼乐到顺应天命
B.顺应天命到顺应自然
C.循序渐进到经世致用
D.格物致知到本心体悟
4、选择题 董仲舒在答汉武帝的策问中指出:“《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材料反映出董仲舒
A.一生都反对邪辟之说 ,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唯物主义思想
B.认为政治与思想上的“大一统”是历史的必然
C.有力的推动了法家思想的发展
D.独尊儒术,拒绝接受儒家思想以外其他所有思想派别的思想
5、选择题 “王者配天,谓其道。天有四时,王有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人所同有也。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庆赏罚刑之不可不具也,如春夏秋冬不可不备也。”以上反映的思想始于
A.战国时期的法家思想
B.汉初“无为而治”的思想
C.汉武帝时期的儒家思想
D.宋朝程朱理学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