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1-10 07:59:17
1、计算题  汽车刹车前速度为5 m/s,刹车获得加速度大小为0.4 m/s2。 
(1)求汽车刹车开始20 s内滑行的距离s; 
(2)从开始刹车到汽车位移为30 m时所需时间t; 
(3)汽车静止前2.5 s内滑行的距离s′。 
参考答案:解:(1)先判断汽车刹车时间,由vt=v0+at及a=-0.4 m/s2得: 
t= =
= s=12.5 s<20 s
s=12.5 s<20 s 
∴汽车刹车后12.5 s后停下来
因此,20 s内汽车的位移只是12.5 s内的位移
根据vt2-v02=2as得: 
s= =
= m=31.25 m
m=31.25 m 
(2)依s=v0t+ at2得:
at2得: 
t= =
= s
s 
解得t1=10 s,t2=15 s(不合,舍去)
(3)把汽车的减速过程看成初速为零的匀加速运动的逆过程,求出汽车以0.4 m/s2的加速度经过2.5 s的位移
即s′= at2=
at2= ×0.4×2.52 m=1.25 m
×0.4×2.52 m=1.25 m 
也可以用下面方法求解: 
∵静止前2.5 s末即是开始减速后的10 s末
10末速度v10=v0+at=(5-0.4×10) m/s=1 m/s 
∴s′=v10t′+ at′2=(1×2.5-
at′2=(1×2.5- ×0.4×2.52) m=1.25 m
×0.4×2.52) m=1.25 m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计算题  在平直公路上,以速度v0=12 m/s匀速前进的汽车,遇紧急情况刹车后,轮胎停止转动在地面上滑行,经过时间t=1.5s汽车停止,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求:
(1)刹车时汽车加速度a的大小; 
(2)开始刹车后,汽车在1s内发生的位移x; 
(3)刹车时汽车轮胎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参考答案:(1)a=-8m/s2
(2)X=8m 
(3)μ=0.8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实验题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时得到的一条纸带。图中0.1.2.3.4.5.6是按打点的先后顺序依次选取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1s。测得:X1 =1.40cm,X2=1.90cm,X3=2.38cm,X4= 2.88cm,X5=3.39cm,X6=3.87cm。那么,在计时器打出点1两点时,小车的速度为V1=    m/s ;计数点2到4对应的时间间隔内小车的平均速度为     m/s;由给出的数据可知,小车在做      运动(填“匀加速直线”或“匀减速直线”)小车的加速度的大小为:a=     m/ s2(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参考答案:0.165, 0.263, 匀加速直线运动, 0.496
本题解析:解:由给出的数据可知:x2-x1=0.90cm,x3-x2=0.48cm,x4-x3=0.50cm,x5-x4=0.51cm,x6-x5=0.48cm,相等的相邻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一个定值,所以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故有: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故有: ,计数点2、4对应的时间间隔内小车的平均速度
,计数点2、4对应的时间间隔内小车的平均速度 .
.
考点:本题考查了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和速度公式中除时间以外,共有四个矢量,若取初速度方向为正,那么
A.匀加速直线运动中a为正值 
B.匀加速直线运动中a为负值
C.匀减速直线运动中a为负值 
D.匀加速和匀减速直线运动中a均为正值
参考答案:AC
本题解析:匀加速直线运动中初速度的方向与加速度的方向相同,匀减速直线运动中初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现规定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匀加速直线运动,a与v同向,则a取正值;匀减速直线运动中a与v反向,a取负值;AC正确
故选AC
点评:本题的关键知道匀加速直线运动中初速度的方向与加速度的方向相同,匀减速直线运动中初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
本题难度:一般
5、计算题  一列车正以16m/s的速度在一个很长的坡道上上坡行驶,驾驶员突然发现在同一轨道前方有一车厢以4m/s的速度匀速滑下来,列车司机立即刹车,紧接着加速倒退,刹车与倒退时列车的加速度大小均为2m/s2,结果刚好避免相撞,则驾驶员发现前方有车厢时,两车距离有多远?
参考答案:100m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