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1-10 07:59:17
1、计算题 (10分)如图,长为L=2m、质量mA=4kg的木板A放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mB=1kg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位于A的中点,水平力F作用于A.AB间的动摩擦因素μ=0.2(AB间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10m/s2)。求:
(1)为使AB保持相对静止,F不能超过多大?
(2)若拉力F=12N,物块B从A板左端滑落时木板A的速度为多大?
参考答案:(1),(2)
本题解析:(1)要使AB保持相对静止,A对B的摩擦力不能超最大静摩擦力
对B,,由
得:
对AB,
(2)当,AB相对滑动
对B,
对A,
得:
设B从A上滑落须用时间,则
得:
对A:
考点:本题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
本题难度:一般
2、计算题 (12分)在某市区内,一辆小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速度vA向东匀速行驶,一位观光游客正由南向北从斑马线上横过马路,汽车司机发现前方有危险(游客正在D处向北走),经0.7s作出反应,从A点开始紧急刹车,但仍将正步行至B处的游客撞伤,该汽车最终在C处停下。为了清晰了解事故现场,现以下图示之:为了判断汽车司机是否超速行驶,并测出肇事汽车速度vA,警方派一车胎磨损情况与肇事车相当的车以法定最高速度vm=" 14" m/s行驶在同一马路的同一地段,在肇事汽车的出事点B急刹车,恰好也在C点停下来。在事故现场测得AB="17.5" m、BC=14.0 m、BD="2.6" m,问:
(1)该肇事汽车的初速度vA是多大??(2)游客横过马路的速度是多大?
参考答案:(1) 21m/s;(2) 1.53m/s
本题解析:(1)以警车为研究对象,则:
将v0="14.0m/s," s=14.0 m,v=0代入,得警车刹车加速度大小为:a="7." 0 m/s2,
因为警车行驶条件与肇事汽车相同,则肇事汽车的加速度。
所以肇事汽车的初速度。
(2) 肇事汽车在出事点B的速度:,
肇事汽车通过sAB段的平均,
肇事汽车通过sAB段的时间:。
所以游客横过马路的速度: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三段连续不等时间分别为3s,2s,1s后停止运动,那么,在这连续的3个时间段内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
A.1:3:5
B.5:3:1?
C.1:8:27
D.27:8:1?
参考答案:采用逆向思维,根据x=12at2得,1s、3s、6s内的位移之比为1:9:36,则1s、2s、3s内的位移之比为1:8:27,所以在这连续的3个时间段内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27:8:1.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计算题 物体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物体最初的一段位移L1所用时间与运动至斜面底端前最后一段位移L2所用时间相等,求此斜面的长度L.
参考答案:解:设位移L1所用时间为t,有:
最后一段中间时刻的速度为:
∴斜面底端末速度为
∴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实验题 设飞机起飞的速度相对于静止的空气是60m/s,航空母舰以20m/s的速度在海上航行,如停在舰上的飞机欲沿舰的航行方向起飞,飞机的加速度是4m/s2,则起飞的时间需要 s,舰上的飞机跑道至少应有长度为 m.
参考答案:10,200
本题解析:以舰为参照物,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