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三)

时间:2019-07-03 22:39:0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试题。(5分)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风起,散作乾坤万里春。
【小题1】从诗歌体裁上看,这是近体诗中的       ? 诗中主要意象是什么?(2分)
答:                                                                         
【小题2】这首诗突出了意象的哪些特征?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                                                                           


参考答案:
【小题1】①绝句    梅花
【小题2】特征:耐寒、清高、报春  感情:坚持理想操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本题解析:
【小题1】绝句一说为律诗之短截部分,因只有四句而得名,故而其平仄与押韵较之律诗大体上并无二致,仍为二四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但实际上,绝句成型还要在律诗之早,只是相对于唐时近体绝句平仄较为自由,所以将唐律成型之前的绝句称为“古绝句”,以示与近体绝句的区别。本诗根据内容中的“身”、“尘”、“春”可以判断是绝句;根据“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及“散作乾坤万里春。”可以判断是梅花。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2】本诗突出了它耐寒(冰雪林中著此身)、清高(不同桃李混芳尘)、报春(散作乾坤万里春)的特征。(意对即可);主要运用了衬托(用冰雪衬托梅之坚毅)、对比(与桃李显示梅之高洁守志),表达了坚持理想操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
夏日三首(其一)
张耒
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
蝶衣晒粉花枝舞,蛛网添丝屋角晴。
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
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渔樵过此生。
【小题1】颈联中哪二字最为传神,请指出并简要分析。(5分)
【小题2】这首诗是如何表现环境的“清”的?从中可以抒发诗人什么样的情感?(6分)


参考答案:
【小题1】“邀”“纳”最传神(1分)“邀”字是“邀请”的意思,拟人手法(把月光写得很有人情味),晃动的月影好像是疏帘请来一样(2分);“纳”字是“接纳”的意思,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溪声好像可以用虚枕装起来一样(2分)。
【小题2】幼雀雏燕在檐前飞舞,反衬村居环境的清幽(1分);蝴蝶飞舞,蜘蛛织网,反衬白天的清静(1分);风吹帘动,溪声嘈嘈,反衬夜晚的清静(1分)。这首诗表现出诗人对月影、溪声的喜爱之情(1分)、清闲的心境(1分)以及归隐村野、终老乡间的愿望(1分)


本题解析:
【小题1】解答此类炼字的题,可从以下几步入手:①理解“邀”“纳”在句中的意思;②看“邀”“纳”是否运用了修辞手法;③看“邀”“纳”的运用起了什么作用。然后在结合着诗歌的具体语境进行理解。——采用了——的表现手法(或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特点或者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2】解答第一问,可根据对诗歌整体的感知,找出表现“清”的诗句,例如“檐牙燕雀已生成。蝶衣晒粉花枝舞,蛛网添丝屋角晴。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然后概述出描写的内容,然后从表现手法的角度来分析。颔联诗歌描写的是燕雀、蝴蝶、蜘蛛等的动景:夏日昼长,江村风日清丽,屋檐上栖息着许多小燕雀,羽翼都已长成;蝴蝶展翅停在午间的花枝上,在晴朗的天气里,蜘蛛在屋角悠然织网。这里诗人以燕雀、蝴蝶、蜘蛛等动景反衬乡村的清净。颈联描写月光照射在疏疏落落的帘子上,斜倚枕上,听着潺潺溪水声的景象,月影、溪水动静结合从侧面烘托了夏夜的清静。
根据第一问对“清”的描绘可知,农村夏日呈现出恬静的景象,自然烘托出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从写作意图的角度,可从作者归隐山村、向往清闲的角度概括。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本题难度:困难



3、阅读题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题目。(5分)
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
杨万里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小题1】这首诗选用了哪些景物来表现初夏这一时令特点?(2分)
【小题2】诗中哪一个字最能表达诗人的情感?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梅子、芭蕉、柳花
【小题2】闲。诗人闲居乡村,初夏午睡后,悠闲地看着儿童扑捉戏玩空中飘飞的柳絮,心情舒畅。诗中用一个“闲”字,不仅淋漓尽致地把诗人心中那份恬静闲适和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表现出来,而且非常巧妙地呼应了诗题。


本题解析:
【小题1】本题较为容易,从诗句“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闲看儿童捉柳花。”可以归纳概括出答案。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小题2】这是一道炼字题,炼字类题目一般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该字的字典义+临时语境义,该字使用的表达技巧+表达效果,该字所传递的作者的情感、态度。本题结合“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可以分析出答案。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本题难度:困难



4、阅读题  阅读《长亭送别》中的两个曲牌,完成下列各题
【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滚绣球]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马儿迍迍的行,车儿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
小题1:请分析[端正好]一曲的情景交融的艺术特征。(3分)
答:??
小题2:[滚绣球]一曲中有三个“恨”字,请结合曲子内容,分别说说三个“恨”的含义(3分)
答:?


参考答案:
小题1:参考答案:1、以深秋时节的寥落萧瑟的景物,真切地衬托莺莺为离人伤感而产生的忧郁痛苦之情,组成黯然消魂的凄美意境。2、以“染”与“醉”通过拟人手法形象的传达出人物内心曲折而深情的悲秋而触发的苦恋情怀。
小题1:参考答案:一恨刚摆脱相思之苦,又要被迫分离。二恨柳丝难系,斜晖无情,只望马匹慢走,车儿紧随,以使两人多呆一会儿。三恨长亭已近,分别在即,痛苦之情谁知。


本题解析:
小题1:略


本题难度:简单



5、阅读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春?残?翁宏
又是春残也,如何出翠帏。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寓目魂将断,经年梦亦非。那堪向愁夕,萧飒暮蝉辉。
⑴这首诗的题目改为“残春”行不行?为什么?(3分)
⑵这首诗第二联上句的“落花”和下句的双“燕”,既是写景,更是写情,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3分)?


参考答案:(1)不行,“春残”是动态的,表现了春光正在慢慢流逝,良辰美景正被时间慢慢吞噬,更让人触目惊心,触景生情,而“残春”仅仅表达一个时令,是静态的,不具有这样的表现力。(3分)
(2)落花与孤独的主人公互相映衬,双燕与孤独的主人公构成反衬,以景写情,表现了主人公凄凉愁苦的心境。(3分)


本题解析:
(1)诗歌的题目,包含着时间、地点、人物、事物、事件以及诗歌的类型等诸多信息,它往往告诉我们诗歌的基本内容,确定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就可以帮助我们去理解诗歌的主题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本题中“落花”和“暮蝉”都用来形容时间的流逝,所以春残更好,更能写出春慢慢离去的过程。答这道题还要注意将“春残”和“残春”对比来答,突出不同。
(2)诗歌当中的意象肯定是为了表现情感或主旨起作用的。映衬的意思是为了使事物的特色突出,和另一些事物放在一起来陪衬或对照。也可以是相反的事物间进行对比。落花的象征意义正好和主人公的孤独形成正衬。而“双燕”是乐景,是和孤独形成反衬。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