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二)

时间:2019-07-03 22:39:09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劝学》一文紧扣“学不可以已”这一中心论点来论证学习的重要意义和学习应持有的态度;以喻代议,寓议于喻是这篇文章的特点。
B.海明威的小说被称为“电报体”,因为其语言简明,叙事张力大,留下的想像空间大。
C.鲁迅的小说风格素来沉郁悲凉,这源于他“掀掉铁屋子”“掀翻这人肉的筵宴”的创作目的。
D.韩愈是唐代新乐府运动的领袖,他和柳宗元在这次运动中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这是有关对文学名著和作家作品的考查。文学及名著一般考查经典篇目的出处及重要作家的资料和作品有关内容。解答这类题目关键以课本的注释为主,注意平时的积累。最好的办法就是将这些篇目做一个系统的梳理,可按朝代和国籍编序,列出每一篇目的出处、作者、文章内容要点以及相关的资料等。这里D中“新乐府运动”改为“古文运动”。


本题难度:简单



2、阅读题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面问题。
白 雁
(明)顾文昱①
万里西风吹羽仪②,独传霜翰③向南飞。芦花映月迷清影,江水含秋点素辉。
锦瑟夜调冰作柱,玉关晨度雪沾衣。天涯兄弟离群久,皓首江湖犹未归。
  注:①顾文昱,字光远,嘉定(今上海的一个市辖区)人,明初官至吴王副相,此诗为诗人随军出征时所作。 ②羽仪:军队仪仗队列中用羽毛装饰的旌旗类。③霜翰:代指白雁。
1.这首诗歌的体裁为_________,题材为___________。
2.末句“犹”字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加以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人善于借助景物来表达情感,同时,还综合运用了其他表现手法来传情达意。请你结合前两联分析:诗人还运用了那种表现手法来传情达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七言律诗 边塞诗
2.“犹”为“还是”之意,头发白了依旧在外戍守,无法回家,传神地表明离家时间之长,在外漂泊的凄凉苦楚。(或“表达了因长期征戍而产生的苦闷思乡之情”。)(意对即可)
3.【参考答案1】前两联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首联用“万里西风”实写了边塞大漠的荒凉,而颔联又转而联想到了江南温婉清丽的景致。形象真切地表达了征人无尽的思乡之苦。
  【参考答案2】前两联运用了对比手法。将边塞环境的荒冷艰苦与家乡的温婉清丽相对比。突显了边境的恶劣条件,强化了征人无尽的思乡之苦。(答出一种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临江仙·探梅
辛弃疾
  老去惜花心已懒,爱梅犹绕江村。一枝先破玉溪春。更无花态度,全是雪精神。
  剩向空山餐秀色,为渠著句清新。竹根流水带溪云。醉中浑不记,归路月黄昏。
(1)“花态度”“雪精神”具体指什么?请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为何而“醉”?请作简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花态度:一般花的鲜艳娇嫩的样子;雪精神:梅傲雪耐寒的神韵。
(2)“醉”指心陶醉于梅;作者赏梅,不知不觉中天色昏暗,足见探梅之时久,爱梅之意深。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诗后三题。(5分)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注:这首诗大约写于长庆二年(833年),白居易赴杭州刺史途中。当时朝政昏暗,牛李党争激烈,诗人谙尽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
(1)首句写残阳照射在江面上,诗人为什么不说“照”而说“铺”?(2分)
答:?
(2)诗人为什么认为这个夜晚是“可怜”?请结合具体语境分析。(2分)
答:?
(3)这首诗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1分)
答:?


参考答案:(1)因为残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的,确实像“铺”在江面上,准确、形象。
(2)“可怜”意思为可爱。诗人看到江边的草地上挂满了晶莹的珍珠般的露珠。
(3)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悦热爱之情。(侧面反映诗人离开宫廷后的轻松愉快的心情。)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阅读题  阅读下面诗歌,回答下列小题。
村?居?( 张舜民)
水绕陂田竹绕篱,榆钱落尽槿花稀。夕阳牛背无人卧,带得寒鸦两两归。
注:(1)陂:山坡;(2)槿花,又称木槿,夏秋之交开花,花冠为紫红色或白色。
小题1:一、二句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6分)
?
?
小题2:动静结合的写法是这首诗的特点,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5分)
?
?


参考答案:
小题1:一、二句诗描绘了流水绕田、青竹绕篱的宁静的田园风光(1分)和榆钱落尽、槿花残存的冷寂的清秋景象(1分)。表达了诗人悠闲宁静而又略带清愁的心境(2分)。
小题2:一、二两句主要描写绿水、田地、翠竹、屋篱、榆树、槿花等静景(1分),三、四句主要描写了行步迟迟的老牛、悄立牛背的寒鸦等动景(1分),前两句以静写静,后两句以动写静,前后动静结合,烘托出了宁静平和的氛围(2分)。


本题解析:
小题1:“水绕陂田竹绕篱”,选材如同电影镜头的转换,由远景转到近景。村居的远处是流水潺潺,环绕着山坡的田地。住宅外的小园,青竹绕篱,绿水映陂,一派田园风光。“榆钱落尽槿花稀”,槿花,又称木槿,夏秋之交开花,花冠为紫红色或白色。槿花稀疏,表明时已清秋,一树榆钱早就随风而去了。所以院落内尽管绿阴宜人,可惜盛时已过,残存的几朵木槿花,不免引起美人迟暮之感,清寂之意自在言外。
小题2:老牛自行归来,牛背上并不是短笛横吹的牧牛郎,而是伫立的寒鸦。寒鸦易惊善飞,却在这宁静的气氛中悠闲自在,站立牛背,寒鸦之静附于牛之动,牛之动涵容了寒鸦之静,大小相映,动静相衬,构成新颖的画面。宋人诗力求生新,于此可见一斑。“无人卧”三字是不是赘笔呢?为什么不直说:“夕阳牛背寒鸦立?”这正是此诗韵味的所在。“无人卧”是顿笔,引起读者提出问题:那么到底有什么东西在牛背上呢?于是引出“带得寒鸦两两归”,形象宛然在一是融进了自己的感情色彩。
点评:表现技巧是诗人用来抒发情感、表达题旨的一种手段方法,要准确回答就要熟悉古诗中常用的一些表现方法。①修辞手法:比喻、对偶、夸张、对比、拟人、双关等。②描写手法:A.衬托手法,又分正衬和反衬,反衬又有动静衬、声寂衬、乐哀衬等;B.侧面描写;C.虚实结合;D.象征手法等。③抒情手法: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又有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和托物寓理三种。鉴赏诗歌当中的景物描写,一定要注意把握作者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有些诗歌中的感情表达比较含蓄,更需要我们在读解时用心体味。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2/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