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业单位考试题库 ★ 
 ★ 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 
系列重要讲话 "十四五"规划 政府工作报告 一号文件 二十大报告 中国政府与政治 马哲 毛概 邓论和三个代表 科学发展观 法理学与宪法 公文写作 应用文写作 公务员法 管理常识 行政法 经济 经济常识 经济法 科技生活 民法 人文历史 商法 社会公德 事业单位知识 宪法 刑法 政治经济学 中共党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定义判断 片段阅读 数学运算 选词填空 地形地势 高科技产业 工业 海洋资源 行政区划 河流湖泊 疆域 交通运输业 民族 农业 气候 人口 水资源 土地资源 自然资源 时事政治

2012年12月山东省事业单位考试申论全真冲刺题(附解答)(一)

时间:2012-11-19 22:05:4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综合题

共计100分 1、 资料
1.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有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的事件。突发公共
事件的分类,从学术研究和应对的能力机制角度考虑,在我国大概把突发公共事件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自然灾害,类似地震、海啸、洪水等等。第二类一般是重大的生产事故,像“京广路塌陷”,就属于重大的交通事故,还有工厂的生产安全事故、煤矿的坍塌、爆炸等等。第三类也就是我们讲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像非典、“禽流感”,都属于公共卫生领域的突发公共事件。第四类是涉及重大社会安全的事件,比如恐怖袭击。
    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可控性和影响范围等因素分成4级,特别重大的是I级,重大的是Ⅱ级,较大的是Ⅲ级,一般的是Ⅳ级。
2.汶川大地震救援行动,堪称1949年以来中国政府应对自然灾难最为迅速的一次。
    较之过往的自然灾害,中国政府此次救援行动,无论在决策效率、动员能力,还是在高层的亲力亲为以及灾情的信息披露上,都显示出巨大的进步。
    地震发生六小时后,2。08年5月12日晚8点,温家宝总理飞抵都江堰市。
    当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专门开会,全面部署抗震救灾工作。胡锦涛主持会议,决定成立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由温家宝任总指挥,李克强、回良玉任副总指挥。
    地震发生后,国家地震局立即启动国家地震一级应急预案;民政部先是启动了自然灾害救助二级应急预案,当日晚10点15分,改为最高级别的一级响应;国土资源部启动了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严防灾区因地震造成的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
    救灾指挥中枢协调全国范围内的工作。按照上述预案,中国实行“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同时实行“行政领导责任制”。
    中央各部门、各省纷纷成立相应的救灾应急机构,自上而下组织各自的救灾活动。诸多参与救援的中央部门都由主要领导担任指挥部负责人,人称“大半个国务院搬到四川”。
    军队系统也作出快速反应。震后18分钟,中国军方处置突发事件领导小组办公室就从北京发出情况通报,解放军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启动。按照该预案,所有的军队武警,统一归属总参指挥部调遣。
    在重灾区四川省,震后立即成立了抗震救灾总指挥部,下设总值班室、交通、卫生、救援等七个组;日本、韩国、新加坡等专业救援队获准进入灾区后,四川省又增设了国际救援协调组。四川省21个市、州,均成立了以市(州)委书记为指挥长的抗震救灾指挥部。
    在四川省重灾区都江堰市、汶川县、北川县、什邡市、绵竹县等,虽然地震造成交通、通讯、水电全部中断,很多地方的县级政府和部门的办公楼倒塌,整个行政管理系统遭到严重破坏,但一旦恢复交通和通信,地震中幸存的基层官员基本能投身于紧急救援中。
3.一篇题为《应对突发事件的心理盲区》的文章指出,从2008年被问责官员的情况来看,绝大多数都是由于在突发性事件中应对不力而遭问责。一些领导干部之所以对突发性事件措手不及,应对失策,甚至使一些本该避免的事件反复发生,除了其工作能力和决策水平方面的原因外,也存在着明显的心理盲区。
    文章称,其心理盲区主要存在三个方面:
    一是事前的侥幸心理。文章称,一些领导干部平时习惯于抓所谓的“大事”、“正事”和面子事,对群众反映强烈的“小”问题不愿意抓,也不屑于抓,认为少数人反映的问题无关紧要,即使个把人闹事也成不了大气候,捅不出大娄子。正是这种侥幸心理导致社会矛盾不断积累,最终是“小事拖大,大事拖炸”。
    二是事中的焦虑情绪。文章称,在突发性事件特别是突发性群体事件发生时,民众容易情绪激动,参与者中感性与理性、狂热与温和、思考与宣泄、极端与适度的情绪相互交织,往往使单纯的个体或群体冲突呈现出混乱和无序化态势。在对一些处理过突发性事件干部的访谈中,大多数领导干部承认自己遇到突发性事件或公共危机时会出现紧张和不安,有的还伴有头晕、胸闷、心悸、出汗等躯体症状,甚至危机过后很长时间还无法从这种情绪中走出来,经常会从恶梦中惊醒,容易建立刺激一反应的错误联结,心里很不踏实,总感觉随时都会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
    三是事后的懈怠心理。文章称,一些领导干部在事件过后不仅没有从中认真总结教训,亡羊补牢,而且还存在着明显的认知偏差和懈怠情绪,将突发性事件的发生归结为民众的“刁民心态”和故意找茬,还有的将事件的发生归结为自己运气不好,认为别的地方、别的官员未必好到哪里,自己撞上了只能自认倒霉。在这样的心态支配下,个别官员出了事东奔西忙,疲于应付,一旦事件平息下来,就马放南山,一切照旧,甚至对已经承诺的事情也推三阻四,消极应付,结果往往出现按下葫芦浮起瓢的情况,看似平息下去的冲突,一不留神,又会再次掀起波澜。
    文章认为,为有效应对突发性事件,领导干部既要从科学发展的高度,构筑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法治化的危机防控体系,建立化解突发性事件的长效机制,又要从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人手,在增强判断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沟通交流的能力的同时,强化心理素质,提高事前疏导、事中化解和事后总结的能力,真正从源头上和根本上减少突发性事件的发生。
4.长达184天展期,高达7000万的人流,中心城区横跨浦江两岸……当这些成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亮点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安全上的隐患。“安全办博”,上海能否成功做到?在2007年12月27日举办的第四届“世博会与法治化论坛”上,“世博公共安全”成为关注的焦点。“和爱知世博会相比,上海世博会的风险要素更多、更复杂、解决难度更高。”华东师范大学危机管理研究所所长陈洁华直言,上海应给予高度重视,尽快启动各项安保准备工作。
    上海世博事务协调局副局长周汉民在接受采访时透露,上海已经编制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并将在今后借鉴北京奥运的安保经验。“譬如外带饮料,今后很有可能不允许带入园区”。
    人流疏散:紧急时刻闭园
    200个国家,7000万人次的游客前来参观,人流如何合理引导成了棘手问题。“世博会要防止过度集中、无序管理引发踩踏事件。”周汉民表示,上海将通过“消峰填谷”的方式分散人流。
    “广播、电视、手机消息,通过种种传媒手段,届时我们将让游客了解目前世博园区的通行状况和相关场馆的安排;另外我们还将开设夜场,进行人员分流。”周汉民透露,在极其紧急时刻,还将采取闭馆闭园的措施。
    危险品:警犬可上岗嗅探
    面对匕首等冷凶器、热兵器,金属探测器自然是上海世博会的选择,但对于炸药、剧毒物品,这种装置无疑发挥不了太大的作用。
    在对爱知世博会安保工作做出详尽分析后,陈洁华提出建议,不妨可采取警犬管理,除了人工检查、手摸、眼看等,经过专业培养的警犬嗅觉将起到奇效。“另外,它还能对犯罪分子起到心理震慑作用。”
    饮料:严禁外带入内
    带着饮料来看世博会?对不起,届时参观者恐怕不得不把这些外买的饮料留在门口。
    陈洁华说:“上海世博会必须禁止带饮料入场。”对此,周汉民也表示肯定。“虽然目前还没有明文规定,但这是相当可取的。就我个人而言,完全同意这种做法。”
    互联网:立体备份来应对
    网上世博会,是这次上海世博会的亮点之一。无需亲历现场,只要轻点鼠标,就可逛遍世博场馆。
    不过,这将面临黑客攻击、网络带宽限制和数据丢失等诸多考验。对此,上海市信息委副主任陈跃华表示,将为世博设立大容量、高带宽的安全通信网络,所有数据都将进行立体备份。
    “这种备份包括异地备份、地下备份、就地备份等,数据不仅在浦东浦西各设立专库保存,就连地下都有‘保险箱’。”陈跃华表示,即使发生暴雨台风等天灾,都用不着担心数据会出现问题。
    食品:数据库动态监测
    在世博会举办期间,参观人群中预计八成将在园区就餐。而这个期间,恰逢夏秋高温,食品安全无疑成为一大挑战。
    “上海将建立世博食品安全基础数据库,包括食品种植养殖基地、生产加工企业、餐饮服务企业及其从业人员信息都在其中,实现动态监测。”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谢敏强指出,通过这种全程监控和重点产品的可追溯体系,一旦发现食品安全问题或隐患时,食药监部门就能及时采取控制措施,实施缺陷食品召回制,最大程度消除危害。
5.尽管中国GDP连续多年保持高速增长,但各种灾害造成的损失也逐年上升。中国每年因公共安全问题造成的经济损失达6500亿元,约占GDP总量的6%。2008年的南方雪灾直接经济损失达537.9亿元,汶川地震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8451亿元人民币。不难看出,多年来我们用非常低的劳动成本和非常高的资源环境代价换来了GDP的高速增长,而忽略了社会的均衡发展,没能躲过所有发展中国家在发展过程中都曾经历过的痛苦。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在环境不断恶化、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趋势
下,自然灾害的破坏性在加大,近年来。中国洪涝灾害轮次发生。此外,一些地区盲目追求经济发展,对资源和环境“掠夺式开发”,严重忽视了防灾减灾的战略任务,人为地加重了自然灾害。
    屡屡发生的重特大生产事故更具突发性、灾难性和社会危害性。近年来,全国每年因安全事故死亡13万多人,伤残70多万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500亿元。全国平均每天发生7.2起一次死亡3~9人的重大事故,每周发生2.5起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每月发生1.2起一次死亡30人以上的特别重大事故。
    食品安全问题使人们的生命和健康受到严重威胁。“食品恐怖主义”正威胁着中国百姓。
环境污染直接危及农作物及其产品;而农牧业种植、养殖的源头污染严重,农药、兽药滥用导致有害物残留量超标。此外,食品在生产加工销售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和隐患明显暴露出来。“毒奶粉”重大事件的发生,毁了中国奶制品产业,还使中国食品在国际上蒙耻。
6.2008年4月28日凌晨4点41分,北京开往青岛的T195次旅客列车运行至山东省境内胶济铁路周村至王村间脱轨,与烟台至徐州的5034次客车相撞。事故发生后,中国铁道部和山东省委、省政府已迅速启动紧急预案。铁道部部长刘志军、山东省委书记姜异康、省长姜大明等赶赴事故现场。
    事故发生后,山东省政府和事故发生地的淄博市政府立即组织当地和附近的医院派出救
护车和医务人员赶赴事故现场救援伤员。
    胶济铁路连接济南、青岛两大城市,是横贯山东的运输大动脉。与邯济线一起构成晋煤外运的南线通道,是青岛、烟台等港口的重要疏港通道。
7.灾难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现行应急管理制度、体制、机制中的问题。参加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常委会议的常委们,很多都是带着对2008年以来一系列灾害的反思来到会上的。会议期间,紧扣完善社会管理这一主题,常委们纷纷就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制度建设发表真知灼见。
    全国政协常委、新疆军区原司令员邱衍汉认为,我国的应急管理制度还存在着六方面问
题:现行指挥机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1/3/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事业单位考试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事业单位招聘专用题库 事业单位考试历年真题
 ★ 招考公告汇总 ★ 
 ★ 考试真题汇总 ★ 
 ★ 报考指南及各地导航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