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业单位考试题库 ★ 
 ★ 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 
系列重要讲话 "十四五"规划 政府工作报告 一号文件 二十大报告 中国政府与政治 马哲 毛概 邓论和三个代表 科学发展观 法理学与宪法 公文写作 应用文写作 公务员法 管理常识 行政法 经济 经济常识 经济法 科技生活 民法 人文历史 商法 社会公德 事业单位知识 宪法 刑法 政治经济学 中共党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定义判断 片段阅读 数学运算 选词填空 地形地势 高科技产业 工业 海洋资源 行政区划 河流湖泊 疆域 交通运输业 民族 农业 气候 人口 水资源 土地资源 自然资源 时事政治

2012年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试卷(四)(附解答)(一)

时间:2012-10-24 12:26:4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单项选择

下列各题中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请将它的代码选出填涂在答题卡上.每小题1分,共30分.
1、 马克思主义哲学解决哲学基本问题的途径或方法是:()

A.从本体论和认识论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

B.从唯物论和辩证法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

C.从科学的实践观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

D.从唯心论出发解决哲学基本问题

2、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A.对立统一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

D.联系和发展规律

3、 否定之否定的规律揭示了:()

A.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B.事物发展变化的基本形式和状态

C.事物发展的不同趋势

D.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4、 ”人们对真理的认识就像登山运动员登山一样,每登高一步,就接近顶峰一步.与登山不同的是.人们永远不可能达到真理的顶峰.”对这句话分析正确的是()

A.它揭示了真理的客观性

B.它揭示了真理是发展过程

C.它否认了人的认识能力

D.它否认真理的绝对性

5、 人类的物质生产劳动过程必须具备的三个基本条件或基本要素是:()

A.人的劳动、劳动资料和生产工具

B.人的劳动、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

C.人的劳动、劳动资料和生产资料

D.人的劳动、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

6、 社会文明具有多种形态,其中在人类发展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

A.政治文明

B.精神文明

C.物质文明

D.生态文明

7、 在80年代中后期,由于温州很多企业生产假冒伪劣产品,导致了在全国市场上抵制”温州货”现象.这表明:()

A.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B.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少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C.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多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D.价值是使用价值的前提和基础

8、 投入某种物质商品生产过程中的活劳动量不变,如果劳动生产率提高,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的变化表现为()

A.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不变

B.商品数量不变,价值量增大

C.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减少

D.商品数量增加.价值量增大

9、 某肉食加工厂与某养猪大户签订合同.约定以现行市场价格加上一定的价格预期涨幅购买该养猪大户饲养的优良种猪,并于一年后结付所有款项.货币在这里执行的职能是:()

A.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

D.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

10、 某公司在初秋以每公斤0.5元的价格收购鲜玉米,采取保鲜技术处理,于冬春季出库上市,每公斤6元还供不应求.造成这种价格差异的原因是()

A.生产玉米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发生了变化

B.玉米的价值和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

C.市场玉米的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

D.经过处理后的玉米价值发生变化

11、 某企业与工人签订了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约定在3年内按现行工资水平付给工人工资.此后3年内,企业所在国发生了通货膨胀,并且企业经常以各种借口缩短中午休息时间.企业在3年经营当中获取了超过同行业其他企业的更高的利润,那么该企业超出其它企业的利润的来源是:()

A.一部分工人工资与绝对剩余价值

B.绝对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

C.一部分工人工资和相对剩余价值

D.一部分工人工资、绝对剩余价值与相对剩余价值

1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回答的一个主要理论问题是:()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B.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C.什么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什么是党的指导思想

13、 邓小平多次指出,在改革中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两条根本原则是:()

A.不断发展生产,增加社会财富

B.扩大改革开放,增强综合国力

C.实行按劳分配,改善人民生活

D.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实现共同富裕

14、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政治报告中指出,中国共产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是:()

A.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出发点和归宿

B.始终把发展作为全党的第一要务

C.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D.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15、 甲欠乙1万元,丙为甲的代理人.丙与乙约定到2002年5月1日偿还乙1万元借款.但到2002年6月1日,甲仍未还钱.于是乙向丙表示同意延期履行债务.此行为在法律上将产生下列哪种效果?()

A.诉讼时效的中断

B.诉讼时效的中止

C.诉讼时效的延长

D.改变法定时效期间

16、 下列何种情况下,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

A.因不可抗力致使合同不能适当履行

B.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C.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

D.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实现合同目的困难

17、 下列关于民事权利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抵消权是一种形成权

B.知识产权是一种支配权

C.债权请求权不具有排他性

D.支配权不存在对应义务

18、 张某被人民法院宣告为失踪人,人民法院为其指定财产代管人.下面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人民法院应指定他的配偶为张某的财产代管人,没有配偶或者配偶无行为能力,应当指定张某的父母为其财产代管人

B.如果张某只有一个十五岁的儿子,人民法院可以指定他的儿子为财产代管人

C.如果张某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他的监护人即为财产代管人

D.如果张某的母亲已经死亡,父亲叉嗜酒好赌,人民法院可以指定张某母亲生前的一位好友为张某的财产代管人

19、 乙遭车祸昏迷在路上,甲途经发现后雇计程车将乙送往医院,并帮其支付医药费,在救助过程中,甲的名牌衣服因染有乙的血渍而不能使用,同时乙的贵重手表遗落在事故地点,甲因疏忽而未能发现.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甲应赔偿乙手表遗失的损失

B.乙应偿付甲雇用计程车的费用

C.乙应偿付甲帮其支付的医药费

D.乙应赔偿甲衣服不能使用的损失

20、 甲15周岁,为痴呆,一日,甲父外出办事,匆忙之中忘了将甲托人照管,结果甲私自玩打火机将邻居乙的房屋点燃后烧毁.乙的损失应由谁负责赔偿()

A.甲父承担责任

B.乙自己承担

C.甲父承担主要责任,乙承担补充责任

D.甲父与乙公平分担责任

21、 刘某家门前有一泥沟.某日运粮车经过此地,由于颠簸.掉落一袋面粉.刘某占得便宜后.又将此沟挖深~尺,次日又拾得两袋面粉.刘某的行为属于()

A.侵权行为与无冈管理

B.不当得利

C.无因管理与不当得利

D.侵权行为与不当得利

22、 同一顺序的利害关系人,有的申请宣告失踪人死亡,有的不同意宣告失踪人死亡,则()

A.由人民法院根据具体情况判定

B.应当宣告死亡

C.不应当宣告死亡

D.应当宣告失踪

23、 围绕组织目标,制定实施方案,在政府管理运行中所处的阶段为()

A.组织职能

B.计划职能

C.领导职能

D.控制职能

24、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体现行政道德的()

A.强制性

B.示范性

C.广泛性

D.政治性

25、 决策过程中最核心、最关键的一步是()

A.发现问题,确定目标

B.调查预测,拟订方案

C.评估优选,确定方案

D.实施方案,修正完善

26、 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

A.限制政府权力.规范政府行为

B.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

C.发扬民主,健全法制

D.规范政府权力运作.打造阳光政

27、 近年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组织结构是()

A.矩阵式组织结构

B.直线职能式组织结构

C.网络型组织结构

D.委员会组织结构

28、 下列文种中属于陈述性的上行公文是()

A.请示

B.报告

C.议案

D.意见

29、 联合行文时确定成文时间的标准是()

A.以第一个签发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为准

B.以最后一个签发机关负责人签发的日期为准

C.以文件撰写的日期为准

D.以文件实际发出的日期为准‘

30、 坚持和贯彻利益协调原则、行为激励原则、控制适度原则、权责对等原则及参与管理原则等所体现的是()

A.人本管理原理

B.系统管理原理

C.动态管理原理

D.科学管理原理

多项选择题

下列各题中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只有将它们全部选出,涂在答题卡上,而不错选漏选,方能得分.每小题2分,共40分
1、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特征是肯定世界的物质性.并力图从某种具体的实物中寻找世界的本原,下列观点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是:()

A.世界的起源由物质的原子和虚空组成

B.一天一地,并生万物,万物之生,俱得一气

C.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

D.世界是一团不断燃烧永不熄灭的火.上升为气.下沉为水和土

2、 ”克隆”、“转基因”等生命科学的重大突破.表明:()

A.有力地批判了”上帝造物”的观点

B.为”世界统一于物质”提供了自然科学依据

C.意识的能动性可以突破物质世界的规定

D.意识不仅反映世界而且创造世界

3、 马克思指出:”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这说明()

A.劳动不仅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而且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B.劳动是人们全部社会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C.整个社会物质、精神生活过程不过是劳动过程的展开和深化

D.劳动是社会思想的直接现实和物质外壳

4、 .规律的特点有()

A.客观性

B.普遍性

C.稳定性

D.重复性

5、 文化与文明是密切联系而又区别的两个范畴.二者的关系表现在()

A.文化与自然相比较.文明与愚昧无知相对立

B.文明是指人类活动的成果,文化包括人类活动的过程、方式和手段

C.文明是指人类活动的积极成果,文化包括人类活动的一切成果

D.文化的进步和文明的水平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6、 对规律的客观性理解不正确的是()

A.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需要任何条件

B.人们在规律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C.它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D.人们只能做规律的奴隶.而不能成为规律的主人

7、 马克思认为,”商品形式的奥秘不过在于:商品形式在人们面前把人们本身劳动的社会性质反映成劳动产品本身的物的性质,反映成这些物的天然的社会属性,从而把生产者同总劳动的社会关系反映成存在于生产者之外的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由于这种转换.劳动产品成了商品,成了可感觉而又超感觉的物或社会的物”.这表明()

A.商品本质上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B.商品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物化了

C.商品的”天然的社会属性”就在于人们本身劳动的社会性质

D.商品之所以成为商品是因为它是劳动产品

8、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发表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资本本主义》等重要著作,这些著作()

A.是毛泽东思想形成阶段的主要成果

B.分清了革命斗争中的敌友问题

C.概括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D.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

9、 ”目前在全国进行的镇压反革命的运动是一场伟大的激烈的和复杂的斗争.全国各地已经实行的有效的工作路线,是党委领导,全党动员,群众动员,吸收各民主党派及各界人士参加,统一计划,统一行动,严格地审查捕人和杀人的名单,注意各个时期的斗争策略,广泛地行宣传教育工作(各种代表会、干部会、座谈会、群众会,在会上举行苦主控诉,展览罪证,利用电影、幻灯、戏曲、报纸、小册子和传单作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人人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1/7/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事业单位考试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事业单位招聘专用题库 事业单位考试历年真题
 ★ 招考公告汇总 ★ 
 ★ 考试真题汇总 ★ 
 ★ 报考指南及各地导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