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5-09 18:38:55
一、2017岚山环保分局政府购买服务人员笔试成绩及进入面试人员名单(具体内容见附件)。
二、面试有关事项说明
请参加2017岚山环保分局政府购买服务人员公开招聘考试进入面试人员,于2017年5月16日上午9点携带身份证到岚山区玉泉二路99号(岚山区科技孵化器电商创业园5楼)参加面试。请提前半小时到场签到,并领取面试通知单。
附件下载>>>2017岚山环保分局政府购买服务人员笔试成绩及进入面试人员名单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91考试网学员专用资料 1 报名专线:400-6300-999
第一部分 教育学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真题回顾
1.【答案】D。解析:学校教育包括三个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影响。
2.【答案】C。解析: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运行规律和发展特点,教
育与生产力的发展和政治经济制度的变革并非完全同步: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
平;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
3.【答案】A。
4.【答案】B。解析:教育具有历史性指在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
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
5.【答案】BCD。解析:“教学相长”出自于《礼记.学记》。
6.【答案】ACD。 7.【答案】培养人
标准化自测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B。 2.【答案】B。 3.【答案】C。 4.【答案】B。 5.【答案】D。
6.【答案】B。 7.【答案】C。 8.【答案】B。 9.【答案】A。
10.【答案】B。 11.【答案】B。 12.【答案】B。 13.【答案】A。 14【答案】 . A。
15.【答案】C。解析:英国哲学家培根为独立形态教育学的出现做出了重要贡献。作为
“近代实验科学鼻祖”,培根猛烈地批判了亚里士多德以来的经院哲学,提出了实验的归纳法,
将其看成是获得真正知识的必由之路,为后来教育学的发展奠定了方法论基础。
16.【答案】C。 17.【答案】B。 18.【答案】A。 19.【答案】C。 20【答案】 . B。
21.【答案】C。 22.【答案】A。 23.【答案】D。
二、多项选择题
1.【答案】ACDE。 2.【答案】AC。 3.【答案】ABCE。 4.【答案】AC。
5.【答案】ACD。
三、判断题
1.【答案】√。 2.【答案】×。 3.【答案】√。 4.【答案】×。 5.【答案】×。
6.【答案】√。 7.【答案】×。 8.【答案】×。 9.【答案】√。 10【答案】 . ×。
四、填空题
1.【答案】生产劳动 2.【答案】教育影响
3.【答案】《普通教育学》 4.【答案】《爱弥儿》
5.【答案】《论演说家的教育》(《雄辩术原理》)
五、名词解释题
1.教育: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
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和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91考试网学员专用资料 2 报名专线:400-6300-999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
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
2.教育的社会功能:指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3.教育的隐性功能:教育的隐性功能指伴随显性教育功能所出现的非预期性的功能。显
性功能与隐性功能的区分是相对的,一旦隐性的潜在功能被有意识地开发、利用,就可以转
变成显性教育功能。
4.教育学: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第二章 教育的基本规律
真题回顾
1.【答案】C。解析: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具体表现为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
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
2.【答案】D。
3.【答案】BCD。解析: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缩影,学校文化包括校园物质文化、校
园精神文化、校园制度文化(规范文化)。
4.【答案】√。
5.【参考答案】
(1)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
(2)环境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外部的客观条件,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性变成现实。
(3)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在
改造环境的实践中发展着自身。因此,夸大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特别是环境决定论,是
错误的。
(4)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是促进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标准化自测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D。 2.【答案】B。 3.【答案】C。 4.【答案】A。 5.【答案】C。
6.【答案】A。 7.【答案】C。 8.【答案】A。 9.【答案】B。 10【答案】 . A。
11.【答案】D。 12.【答案】B。 13.【答案】B。 14.【答案】B。 15【答案】 . B。
16.【答案】C。 17.【答案】B。 18.【答案】D。 19.【答案】A。
二、多项选择题
1.【答案】ABCD。 2.【答案】ABCDE。 3.【答案】ABCD。
4.【答案】ABCDE。 5.【答案】CD。
6.【答案】ABCD。解析:人的身心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变化过程。这个变化
既有连续的、渐进的量的变化,又有质的飞跃。这个过程不是简单的增长和单纯的量变,而
是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量变到质变、从旧的质到新的质的不断变化的过程。
7.【答案】ABE。解析:个体心理发展的代表观点有:(l)内发论,又称“自然成熟论”、
“预成论”、“生物遗传决定论”。该观点认为,人类个体发展完全是由个体内部所固有的
自然因素预先决定的。(2)外铄论,又称“环境决定论”、“外塑论”或“经验论”。该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91考试网学员专用资料 3 报名专线:400-6300-999
观点认为,个体心理发展的实质是环境影响的结果。(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认为身心发
展的动因是遗传和外部环境等因素的结合。
8.【答案】DE。解析:遗传因素仅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物质前提,提供了可能性,
但不决定人的身心发展的现实性。
三、判断题
1.【答案】×。 2.【答案】×。 3.【答案】×。 4.【答案】×。 5.【答案】×。
6.【答案】√。 7.【答案】×。 8.【答案】√。
四、填空题
1.【答案】政治经济制度 2.【答案】学校文化
3.【答案】不平衡性 4.【答案】霍尔
5.【答案】环境
五、名词解释题
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六、简答题
1.【参考答案】教育与生产力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
(1)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①生产力水平决定了教育发展的水平;②生产力水平
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③生产力水平制约教育体制、结构的变化;④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
育的内容和手段;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①教育再生产劳动力;②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2.【参考答案】政治经济制度与教育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
(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①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②政治经
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③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发展的影响作用。①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②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③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3.【参考答案】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
(2)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4)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第三章 教育目的与教育制度
真题回顾
1.【答案】B。解析:教育的目的规定了教育活动所应培养的人才质量规格实际上是规
定了教育活动的最大动向,这体现了教育目的导向功能。
2.【答案】D。
3.【答案】国民教育制度;总体系
标准化自测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B。 2.【答案】B。 3.【答案】D。 4.【答案】A。 5.【答案】C。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91考试网学员专用资料 4 报名专线:400-6300-999
6.【答案】B。 7.【答案】A。 8.【答案】C。 9.【答案】A。 10.【答案】B。
11.【答案】A。 12.【答案】D。 13.【答案】A。 14.【答案】D。 15.【答案】A。
16.【答案】D。 17.【答案】D。
二、多项选择题
1.【答案】ABCDE。解析:教育政策的制定、教育制度的确立、教育内容的取舍、教
育方法和手段的选择、教育效果的评价,都是以教育目的为依据和前提的。教育目的无论对
教育者还是受教育者都有目标导向作用。
2.【答案】ABCD。3.【答案】ABD。 4.【答案】ABCDE。 5.【答案】ABCDE。
三、判断题
1.【答案】√。 2.【答案】√。 3.【答案】√。 4.【答案】×。5.【答案】√。
6.【答案】×。 7.【答案】√。 8.【答案】×。 9.【答案】×。10.【答案】×。
四、填空题
l.【答案】教育目的 2.【答案】提高国民素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3.【答案】壬戌学制(六三三学制) 4.【答案】学校教育制度(学制)
五、名词解释题
1.教育目的: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
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
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各级各类学校在国家对受教育者培养的总的要求指导下,对人才培养
的质量和规格上的具体要求。
2.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
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人的健全个
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3.教育制度:教育制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制度指国民教育制度,是一个国
家为实现其国民目的,从组织系统上建立起来的一切教育设施和有关规章制度。狭义的教育
制度指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
校的性质、任务、目的、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4.义务教育:是依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
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六、简答题
【参考答案】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
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形成人的健全个
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其基本内涵包括:
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第四章 学生与教师
真题回顾
1.【答案】A。 2.【答案】√。 3.【答案】√。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91考试网学员专用资料 5 报名专线:400-6300-999
标准化自测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C。 2.【答案】B。 3.【答案】C。 4.【答案】C。 5.【答案】D。
6.【答案】A。 7.【答案】C。 8.【答案】D。 9.【答案】C。
二、多项选择题
【答案】ABC。
三、判断题
1.【答案】×。解析: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随意对待学生。学生是
权利的主体,具有受教育权和人身权。
2.【答案】√。解析:学生学习的特殊性体现在:(1)学生以学习为主要任务;(2)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3)学生所参加的是一种规范化的学习。
3.【答案】√。解析: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生命个体,教师的教育影响必须经过学
生选择内化才能对学生的发展产生实际的作用。教师的教育教学互动并不是单向的传输过
程,而是师生之间的互动过程。它需要学生积极地富有创造性地参与,需要发挥学生的主动
作用,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形成。
4.【答案】×。解析:教师专业化是教师教育教学发展和内在素质提升的过程。获得教
师资格只是专业化进一步提升的前提。
5.【答案】√。解析: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因为:(1)师生关系
从本质上讲是一种“人一人”关系。师生关系是师生间思想交流、情感沟通、人格感化的社会
互助关系。(2)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不仅体现在知识和智力上,而且还体现在思想和人格上。
6.【答案】×。解析: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
四、填空题
【答案】创造性
五、名词解释题
1.教育机智:指教师能根据学生新的特别是意外的情况,迅速而正确地作出判断,随机
应变地采取及时、恰当而有效的教育措施解决问题的能力。
2.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
位作用和相互对待态度。
六、简答题
【参考答案】教师的一般角色包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