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事业单位考试题库 ★ 
 ★ 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 
系列重要讲话 "十四五"规划 政府工作报告 一号文件 二十大报告 中国政府与政治 马哲 毛概 邓论和三个代表 科学发展观 法理学与宪法 公文写作 应用文写作 公务员法 管理常识 行政法 经济 经济常识 经济法 科技生活 民法 人文历史 商法 社会公德 事业单位知识 宪法 刑法 政治经济学 中共党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定义判断 片段阅读 数学运算 选词填空 地形地势 高科技产业 工业 海洋资源 行政区划 河流湖泊 疆域 交通运输业 民族 农业 气候 人口 水资源 土地资源 自然资源 时事政治

山东:2017年05月日照岚山环保分局政府购买服务人员招聘笔试成绩公式及面试有关事项说明 (二)

时间:2017-05-09 18:38:5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法。通过体育教师语言讲授前滚翻、后滚翻的动作概念,使学生明确课堂

学习内容。

第二种,谈话法。通过体育教师与学生的互动问答,利用学生已有经验引发思考,进一

步深化对动作要领的明确。

第三种,演示法。通过体育教师亲自示范做现场演示,让学生明白如何操作。

第四种,练习法。通过分组进行训练,让学生切实去做,进而掌握动作技能。

七、论述题

【参考答案】上课是教学的中心环节,是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提高思想、发展能力的关

键。上课的总体要求是以现代教学理论为指导,遵循教学规律,贯彻教学原则,适当运用教

学方法。

此外,上好一堂课还要注意以下具体要求:

(1)目的明确:一是目标制定得当,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二是课堂上

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应该围绕教学目的来进行。

 (2)内容正确:保证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

 (3)方法得当:指教师根据教学任务、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较佳的方法进行教学,

力求使教学取得较好的效果。

 (4)结构合理:要有严密的计划性和组织性。是指课的进程次序分明、有条不紊,课

的进行紧凑,不同任务变换时过渡自然,课堂秩序良好。

 (5)语言艺术:讲普通话,要清楚、注意抑扬顿挫等。

 (6)气氛热烈:指课应该自始至终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教师注意

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动脑、动手、动口,课堂内充满民主的气氛,形成生动活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91考试网学员专用资料 11 报名专线:400-6300-999

泼的教学局面。

 (7)板书有序:形式上字迹规范、清楚、位置适宜;内容上重点突出,条理清晰。

 (8)态度从容:充满自信,适当应用肢体语言。

八、案例分析题

【参考答案】

从教学原则角度来讲,该教师的作文教学充分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所谓的

理论联系实际,是指既要传授知识,又要引导学生运用新知识去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教师的

做法一方面让学生动手实践,锻炼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一方面又通过实践操作为作文写

作提供了良好的素材,丰富了自身的经验。此外,教师这种先引导后进入写作的手段,也是

教学方法科学性的体现,此外有助于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也是科

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原则的体现。

从教学方法角度来讲,该教师主要采取了实践活动法和直观教学法,即让学生参加社会

实践活动,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解决实际问题。体现在材料中,就是让学生自己动手做饭做

菜,既提升老师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在动手做饭做菜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做菜过程的直观感知,

丰富了学生表象,为写好作文打下坚实基础。

从教学过程的规律来看,该教师的做法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相统一的规律。

教师的教学不再局限于课堂,而是为学生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在写作前体验生活,引

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让学生的写作建立在自身直观经验的基础上,

真正做到了“让学生易于表达,乐于表达”,“说真话、实话、心里话”。

第七章 德育

真题回顾

1.【答案】D。

2.【答案】政治教育;民主法制教育。

3.【参考答案】

(1)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思想品德课与其他教学是德育的基本途径;

(2)社会实践活动;

(3)课外、校外活动;

(4)共青团及少先队组织的活动;

(5)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学习;

(6)班主任工作。

4.【参考答案】

(1)充分发挥教师集体的作用;

(2)争取家长和社会的配合;

(3)保持德育工作的经常性和制度化,处理好衔接工作。

标准化自测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D。 2.【答案】D。 3.【答案】D。 4.【答案】C。 5.【答案】C。

6.【答案】B。 7.【答案】B。 8.【答案】C。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91考试网学员专用资料 12 报名专线:400-6300-999

二、判断题

1.【答案】×。 2.【答案】√。 3.【答案】×。 4.【答案】√。 5.【答案】×。

三、填空题

1.【答案】疏导原则 2.【答案】说服教育法

3.【答案】常规训练

四、名词解释题

1.德育过程: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规律,对受教

育者有目的地施加教育影响,并引导受教育者进行自我教育,从而促进其品德发展的过程。

从本质上说是个体社会化和社会规范个体化。

2.德育原则: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学校和教师

进行德育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五、简答题

【参考答案】

学校德育过程应该遵循八大原则:

(1)导向性原则

(2)疏导原则

(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4)知行统一原则

(5)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6)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7)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8)因材施教原则

六、论述题

【参考答案】德育过程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规律,对受教

育者有目的地施加教育影响,并引导受教育者进行自我教育,从而促进其品德发展的过程。

从本质上说是个体社会化和社会规范个体化。

(1)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的知、情、意、行互动发展的过程

①学生的思想品德是知、情、意、行的统一体。

②德育过程要促进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的和谐统一发展。

(2)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①活动和交往是品德形成的基础。

②学生在活动中,必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其中既有校内的正式影响,又有校外的非正

式影响,既有积极正面的影响,也有消极负面的影响。

(3)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矛盾积极转化的过程

①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过程是各种内部矛盾斗争转化的过程;

②德育过程是要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矛盾向积极方面转化。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性、反复性、逐步提高的过程

①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②德育过程是一个反复的过程。

七、案例分析题

1.【参考答案】

该班主任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评选了 3 名“坏学生”,其用意是想严格要求学生,让学

生引以为戒,以此对学生进行教育。但这种做法违反了德育原则中“利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

因素”的原则,致使消极因素增长。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91考试网学员专用资料 13 报名专线:400-6300-999

身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应该在教育中因势利导,长善救失,运用各种形式,不断强化和

发扬学生自身积极向上的一面,抑制或消除落后的一面。

2.【参考答案】

首先,弄清楚学生犯错误的原因,在未弄清楚原因之前,不要不分青红皂白地批评一顿

或指责一番,这既无济于问题的解决,学生也不能从错误中吸取教训而改正错误。

学生犯错误的原因是极其复杂的,如不仔细调查了解往往会被一些表面现象所遮掩,找

不到其真正原因,而作出错误处理。学生犯错误大致有如下几种原因:第一,缺乏经验而犯

错误。由于学生年纪轻,知识浅,特别是缺乏经验往往导致犯错误。这就要求教师事前尽可

能教给他们做某一件事的一些简单方法,或者在旁加以指导,这样,就可能避免错误的出现。

第二,由于好奇心而犯了错误。孩子都有强烈的好奇心,这本来是件好事。可是也往往由于

好奇心而犯错误。第三,是非观念薄弱导致了犯错误。由于他们道德评价能力很低,对什么

是好,什么是坏,什么是美,什么是丑等等分辨不清,把坏的当好的,把丑的当美的,结果

犯了错误。第四,别人促成了犯错误。这是指孩子本不会犯错误,在别人促成下犯了错误。

第五,外界不良诱因。在坏人、坏事等外界不良诱因下犯了错误。

学生犯错误的原因是比较复杂的,因此,只有弄清犯错误的原因,然后有的放矢进行教

育才会收到应有的效果。

(1)学生犯了错误后,教师要心平气和地与学生一道找原因,启发他们勇于讲清事实,

承认错误。当他们承认错误后,就应该原谅他,给予改正的机会。

(2)学生犯了错误,只要有一点点改正,即使改得不彻底,教师也应给予鼓励。

(3)学生犯了错误,教师既不能不分青红皂白的指责和批评,但也不能漠然视之。必

须认真对待,把学生的错误作为一个契机,当作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一次机会。

第八章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真题回顾

1.【答案】×。解析:班集体不是自然形成的,任何一个班集体的形成,都会经历组建、

形成、发展的过程,这实际上也是教育培养与社会化的过程。

2.【参考答案】

(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2)建立得力的班集体核心;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5)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与良好的班风,正确的舆论与良好的班风是班集体形成的重

要标志。

标准化自测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C。 2.【答案】C。 3.【答案】D。 4.【答案】D。 5.【答案】A。

二、多项选择题

1.【答案】ADE。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91考试网学员专用资料 14 报名专线:400-6300-999

2.【答案】ABC。解析:班会是以班级为单位,在班主任指导之下由学生自己主持进行

的全班性会务活动。班会的特征有:集体性、自主性、针对性。

3.【答案】ABC。解析:班级管理过程包括制定计划、组织实施、评价总结三个基本环

节。

4.【答案】ABCD。解析:班集体的作用有:(1)形成学生的集体意识;(2)培养学

生的社会交往与适应能力;(3)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三、填空题

1.【答案】班级 2.【答案】平行管理

3.【答案】操行评定 4.【答案】集体;个体

四、名词解释题

1.班主任:班主任是指在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教学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与生活等

工作的教师,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学校办学思想的贯彻者,是联系班级任

课教师和学生团队组织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家长和社会的桥梁。

2.班集体:是按照班级授课制的培养目标和教育规范组织起来的,以共同学习活动和直

接性人际交往为特征的社会心理共同体。

五、简答题

1.【参考答案】一个好的班集体具有如下特征:

(1)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与明确的奋斗目标;

(2)健全的组织机构与坚强的领导核心;

(3)严格的规章制度与严明的组织纪律;

(4)正确的集体舆论与良好的班风。

2.【参考答案】

第一,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

第二,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

第三,班主任是协调班级人际关系的主导者。

3.【参考答案】

班主任主要协调好三大类关系:

第一,协调学校内部各种教育因素之间的关系。(1)协调与任课教师之间的关系;(2)

协调与学校各级领导之间的关系;(3)指导和协助共青团、少先队工作。

第二,协调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之间的关系。

第三,协调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之间的关系。

六、论述题

【参考答案】

(1)优等生指那些品学兼优、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学生。优等生的优点是:

理想远大,品质优良,聪明好学,成绩优秀,自尊自信,好胜心强,意志坚定,习惯良好。

优等生的不足之处是:一是容易产生优越感;二是容易滋长自满情绪;三是因好胜心太强而

导致嫉妒心太强等。

对优等生的教育措施:严格要求,防止自满;不断激励,弥补挫折;消除嫉妒,公平竞

争;发挥优势,全班进步。

(2)中等生:也叫“一般生”或“中间生”,是指那些在班级中各方面都表现平平的

学生。中等生特点:一是信心不足;二是表现欲不强。

对中等生的教育措施:(1)班主任要重视中等生的教育,既要抓两头,也要抓中间,

努力使中间因素和积极的方面转化,实现班级工作的良性循环。(2)根据中等生的不同特

点有的放矢地进行个别教育。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91考试网学员专用资料 15 报名专线:400-6300-999

(3)后进生:指那些在学生成绩和思想品德等方面均暂时落后的学生。后进生特点:

求知欲不强,学习能力较低;自卑、复杂感强;缺乏对的道德观念和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

多疑心理和逆反心理严重;意志薄弱,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对后进生教育措施:关心热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善于发掘后进

生身上的“闪光点”,增强其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针对后进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对

症下药;对后进生的教育要持之以恒。

第九章 教育研究方法

真题回顾

教育行动研究:亦称“教师行动研究”,是指教师在现实教育教学情境中自主进行反思

性探索,并以解决工作情境中特定的实际问题为主要目的,强调研究与活动一体化,使教师

从工作过程中学习、思考、尝试和解决问题。

标准化自测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C。 2.【答案】C。 3.【答案】A。

二、多项选择题

1.【答案】ABCDE。

2.【答案】BC。解析:调查法应用广泛,实用性强。

第二部分 心理学参考答案及解析

第一章 心理学概述

真题回顾

【答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2/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事业单位考试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事业单位招聘专用题库 事业单位考试历年真题
 ★ 招考公告汇总 ★ 
 ★ 考试真题汇总 ★ 
 ★ 报考指南及各地导航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