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研信息汇总 ★ 

2011年考研政治必备之强化训练三(试卷及答案)(一)

时间:2010-07-27 21:46:0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91考试网 91exam.org 倾情奉献

 

2011年考研政治必备之强化训练三(试卷及答案)

 

单选题

 

(每小题1)

 

 

1、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

 A.绝对和相对的观点

 B.有限和无限的观点

 C.共性和个性的观点

 D.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2、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意思是( )

 A.世界都是过程,所以什么也不存在

 B.一切都在变化发展,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

 C.世界只是过程,所以是无方向的运动

 D.否认事物存在的相对稳定性

 

 

3、形而上学的否定观的实质( )

 A.否定一切

 B.把肯定与否定绝对对立起来

 C.肯定中包含着否定的因素

 D.否定中包含着肯定的因素

 

 

4、“是就是,否就否,除此之外,都是鬼话”,这句话的实质是( )

 A.唯心主义

 B.形而上学

 C.辩证唯物主义

 D.相对主义

 

 

5、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 )

 A.事物的普遍联系

 B.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C.事物的发展动力是内部矛盾

 D.事物的发展经量变过渡到质变

 

 

6、一些地方的人们掠夺性的滥挖草原上的甘草,虽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却破坏了草原植被,造成土地荒漠化,一遇大风,沙尘暴铺天盖地,给人们带来巨大灾难。这些挖甘草的人们( )

 A.只看到事物的客观性,没有看到人们的主观能动性

 B.只看到事物的绝对运动,没有看到事物的相当静止

 C.只看到眼前的直接联系,没有看到长远的间接联系

 D.只看到物与物之间的联系,没有看到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7、唯物辩证法认为在事物的发展中,条件的意义在于( )

 A.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没有作用

 B.条件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C.任何事物都在一定条件下产生、发展、灭亡

 D.条件的改变只能引起事物的量变

 

 

8、“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这一观点是( )

 A.形而上学的观点

 B.相对主义的观点

 C.辩证法的观点

 D.诡辩论的观点

 

 

9、有一首断言缺了钉马掌的钉子会导致战争失败、国家灭亡的童谣:“钉子缺,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这首童谣包含的哲学原理是( )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事物是变化的

 C.事物的现象是本质的表现

 D.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

 

 

10、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

 A.质量互变规律

 B.对立统一规律

 C.世界普遍联系的观点

 D.否定之否定的观点

 

 

11、我国汉朝的董仲舒说:“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这是( )

 A.唯物论的观点

 B.唯心论的观点

 C.辩证法的观点

 D.形而上学的观点

 

 

12、看问题,不仅承认“非此亦彼”,也承认“亦此亦彼”,这是( )

 A.形而上学的观点

 B.诡辩论的观点

 C.辩证法的观点

 D.不可知论的观点

 

 

13、矛盾的同一性是指( )

 A.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的性质和趋势

 B.矛盾双方的完全一致

 C.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

 D.矛盾双方没有差别,完全等同

 

 

14、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是( )

 A.向任何一个方向转化

 B.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C.由坏向好的方向转化

 D.由低级向高级转化

 

 

1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16、构建和谐社会的直接的辩证法依据是()

 A.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B.矛盾的斗争性原理

 C.矛盾的同一性原理

 D.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17、同质的事物也是有区别的,把它们区别开来的依据是( )

 A.事物的度

 B.事物的属性和量

 C.事物的规定性

 D.事物的特殊矛盾

 

 

18、有的哲学家认为,因果联系是由于人们多次看到两组现象前后相随而形成的心理习惯。这是一种( )

 A.唯物主义绝对论的观点

 B.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

 C.唯心主义非决定论的观点

 D.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19、鲁迅在评《三国演义》时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一评语所蕴含的哲理是( )

 A.要区分事物的两重性

 B.要把握事物的度

 C.对事物既要肯定,又要否定

 D.要把事物作为一个整体

 

 

20、辩证法的否定即“扬弃”,它的含义是指( )

 A.抛弃

 B.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相结合

 C.纯粹的否定

 D.既克服又?|

 

 

21、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 )

 A.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B.事物发展变化的基本形式和状态

 C.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D.事物发展的不同趋势或趋向

 

 

22、偶然性对事物的发展( )

 A.不起任何作用

 B.起促进或延缓作用

 C.有时起作用,有时不起作用

 D.起决定作用

 

 

23、我国制定2010年远景规划的依据是( )

 A.现实的可能性

 B.好的可能性

 C.抽象的可能性

 D.现实性

 

 

24、“当一个杰出的老科学家说什么是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对的;但当他说什么是不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错的。”这一名言的哲学意蕴是( )

 A.在科学研究中,经验是不可靠的

 B.事物的可能性是因人而异的

 C.世界上一切事物只有可能性,没有不可能性

 D.每代人所获得的真理性认识,既有绝对性,又有相对性

 

 

25、事物中的真象和假象的区别是( )

 A.表现事物本质的是真象,不表现事物本质的是假象

 B.客观存在的是真象,主观想象的是假象

 C.从正面表现事物本质的是真象,从反面表现事物本质的是假象

 D.表露于事物外部的是假象,隐藏于事物内部的是真象

 

 

26、“一句话可以使国家兴旺,一句话可以使国家灭亡”的说法是( )

 A.否认必然性的非决定论观点

 B.否认偶然性的宿命论观点

 C.承认必然性和偶然性统一的辩证法决定论观点

 D.只承认必然性的机械决定论观点

 

 

27、“如果‘偶然性’不起任何作用的话,那世界历史就会带有非常神秘的性质”。这一观点是( )

 A.宿命论的观点

 B.唯心主义的观点

 C.相对主义的观点

 D.辩证法的观点

 

 

28、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 )

 A.事物变化是否显著

 B.事物变化速度的快慢

 C.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了度

 D.事物是否发生了某些性质上的变化

 

 

29、中国古代哲学家李赞提出“是非无定质”,这种观点是( )

 A.唯物主义的

 B.唯心主义的

 C.形而上学的

 D.相对主义的

 

 

30、矛盾问题的精髓是( )

 A.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B.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

 C.矛盾的不平衡性原理

 D.对立统一规律

 

 

31、主观辩证法是( )

 A.主体活动的辩证法

 B.客体活动的辩证法

 C.思维活动的辩证法

 D.主观任意性的表现

 

不定项选择

 

(每小题1)

 

 

1、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表现在( )

 A.联系的观点与孤立的观点

 B.发展的观点与静止的观点

 C.前者主张规律是客观的,后者主张规律是主观的

 D.前者主张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后者则否认矛盾的存在

 

 

2、据媒体报道,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社会学家利用互联网技术做了一次实验,证明只要通过“电子邮件的6次信息接力”,一个人就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个陌生人联系上。这表明( )

 A.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B.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人为的

 C.世界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实现的

 D.信息是世界普遍联系的基础

 

 

3、系统的特征是()

 A. 系统的结构性

 B.系统的整体性

 C.系统的层次性

 D.系统的开放性

 

 

4、辩证的否定观与形而上学的否定观的对立表现为( )

 A.否定是自我否定还是否定是外力作用的结果

 B.否定是联系的环节还是否定就是否定一切

 C.否定是“扬弃”还是“抛弃一切”

 D.否定是发展的环节还是否定就是否定

 

 

5、辩证法的“过程论”认为( )

 A.存在即过程

 B.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

 C.前进的方向是世界过程中的主导

 D.凡是产生出来的东西都是要灭亡的

 

 

6、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在本质上是( )

 A.物质世界的一般变化

 B.同一事物的简单重复

 C.新生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D.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

 

 

7、联系的条件性指( )

&nbs


首页 上页 1 2 3 下页 尾页 1/7/7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考研信息汇总 ★ 
 ★ 考研历年真题 ★ 
 ★ 考研经验技巧汇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