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研信息汇总 ★ 

2011年考研政治必备之强化训练二(试卷及答案)(三)

时间:2010-07-27 21:38:5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使其上升到新的理性认识,以指导不断发展着的社会主义实践。因此,正确地对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是社会主义发展中应有之义。我国尚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经阶段,对社会主义的认识需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多次反复,“一次完成”的想法是错误的。同时,再认识的目的是为了更深刻、更清醒地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把社会主义的实践更切实地推向前进,偏离了这一点,或借口“再认识”否定社会主义,则是完全错误的。我们党提出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就是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一个思想结晶。     答案解析:
7、运用“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原理,说明正确地对社会主义进行再认识的必要性。
 
 
参考答案: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对立的,表现在:①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②感性认识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而产生的,理性认识是对感性材料的抽象和概括。③感性认识所反映的是事物的现象,理性认识所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④感性认识的形式是感觉、知觉、表象,理性认识的形式是概念、判断和推理。⑤感性认识的特点是形象性、直接性,理性认识的特点是抽象性、间接性。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又是统一的,表现在: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互渗透,二者在实践基础上统一起来了。 (3)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都违背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关系的原理,犯了主观主义和片面性的错误。教条主义者片面夸大书本知识、理性认识的作用,轻视感性经验,认为理性认识可以不依赖于感性认识,他们把马克思主义当作僵死的教条生搬硬套,犯了类似唯理论的错误。经验主义者片面夸大感性经验的作用,轻视科学理论,把局部经验当作普遍真理,处理问题不超出自己狭隘经验的眼界,犯了类似经验论的错误。     答案解析:
8、运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分析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错误。
 
 
参考答案: (1)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对立表现在:二者虽然是同一真理的两重属性,但从真理是一个发展过程来看,却是人们获得真理的两个不同方面,因而是相互对立的。统一表现在:其一,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相互联结、相互渗透,相对中有绝对,绝对中也有相对;其二,相对真理是向绝对真理辩证转化的。真理是由相对走向绝对的永无休止的过程,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2)这一原理指导我们树立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正确态度。即一要坚持,二要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真理也是绝对和相对的统一,一方面,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在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产生,并经受了实践检验的普遍真理,这种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是客观真理,包含着绝对真理的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绝对真理,因此,必须坚持,任何时候都不能违背,否定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观点是完全错误的;另一方面,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又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它没有也不可能穷尽人们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也需要不断发展、不断完善,它的某些个别观点也会随着实践的发展而改变。这表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同时也是相对真理,不能以僵死的观点看待它。否认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必须继续发展,这是教条主义的错误。 因此,在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问题上,必须把坚持和发展有机地统一起来,这样才能做到与时俱进。     答案解析:
9、运用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态度。
 
 
参考答案: (1)价值是指主体和客体之间一种特定的关系, 即客体以自身属性满足主体需要或主体需要被客体满足的效益关系。价值有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方面是主体的需要和要求;另一方面是客体的某种性质、性能。价值是在二者之间的关系中发生和形成的,价值既有客观性,也有主体性。价值的客观性与主体性是内在统一的。 (2)价值的主体性首先表现为客观事物因有某种结构、属性而内在地具有某种满足人的需要的可能性。主体的需要及其需要的程度,是某物是否具有价值以及价值大小的内在尺度。 其次,价值的主体性通过价值关系中主体的创造性得到鲜明的体现。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确立的同客体之间的一种创造性的关系。价值体现的是主体的创造性本质。 (3)价值的客观性表现在:第一,价值必须以客观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属性为现实基础;第二,人的需要不是主观随意的,而是受社会实践和历史条件制约的。 (4) 价值的客观性和主体性之间的辩证关系。价值的客观性指的是,价值虽然离不开人的主体性,但它是在人的客观需要同客体的属性之间发生的一种客观关系;价值的主体性则进一步表明,在这种主客体之间的特定关系中,人是物趋向的中心,没有主体的创造性活动,物就不会实现对于人的价值。无论是价值的客观性还是主体性.都根源于人的实践活动。实践既是把主体需要和客体属性相联系、相统一的现实基础,也是确立人的主体地位并使物向人趋近的可靠根基。     答案解析:
10、分析价值及其客观性和主体性。
 
 
参考答案: (1)价值评价是主体在对客体属性、本质和规律认识的基础上,把自身需要的内在尺度运用于客体,对主体和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进行评判。 (2)评价性认识的基本特点是把主体及其需要的尺度引进认识当中,它根据主体的利益、主体的价值需求来评判客体。 评价性认识属于观念性的认识活动,但它不同于一般的事实性的认识。如果说在事实性认识中,主体的追求是获得对客体的本来面目的认识,那么,在评价性认识中,主体的追求则是要获得对客体应然性的认识。 (3)一个科学的合理的价值评价、价值认识,必须符合两项基本要求:一是对客体状况的正确认识;二是对主体需要的正确认识。对客体实际状况的正确认识,是形成科学的价值评价的基础和前提;对主体本身实际需要的正确认识,是形成科学的价值评价的必要条件。主体为了形成合理的科学的价值评价,在认识对象的同时也需要把自己称为客体,正确理解和认识自身的实际需要。只有那些既有利于社会发展,又对个人或群体有意义的需要,才是真正符合主体利益的具有客观必然性的需要。     答案解析:
11、价值评价及其尺度是什么?
 
 
参考答案: (1)价值选择。所谓价值选择就是主体根据自身的需要对客体所做的应然选择。价值形成过程表明,价值是主体在实践中选择的结果。由于人的需要以及客观事物的属性是多种多样的,因此人们的价值选择也是多样的,不同的人、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价值选择,从而表现出价值取向,即价值观上的差异。人们的价值选择又不完全是主观任意的,它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主要包括功利、情感、道德、审美等主观性因素和社会历史条件等客观性因素,所以人的价值选择既是多样的,又是统一的,是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内在统一。因此,在一个特定的社会中,人们的价值选择必然是在众多的价值取向中保持一种主流的价值导向,以引导价值选择的正确进行。 (2)价值实现。价值是在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中生成的,是作为过程而存在的,它要通过价值的实现才得以完成,使潜在的价值变为现实的价值。价值实现的过程实质上是从价值观的确立到价值实践完成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以个人价值与社会的价值内在统一为基础,要求主体在进行价值选择时,要尽可能地做到对个人负责与对社会负责的统一,增强个人对集体、对国家、对社会的义务感和责任心;在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发生矛盾时,发扬先公后私、大公无私的奉献精神,做到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因此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实现价值的首要前提,为实现特定的价值目标而进行的实践活动,即价值实践是实现价值的唯一途径。     答案解析:
12、分析说明价值选择及其实现。
 
 
参考答案: (1)材料1认为有两个知识的来源,一是“生而知之”即先天自生的,二是“学而知之”,即通过后天学习获得的。 (2)材料2继承和发挥了材料1的“生而知之”说,有不学而能、不虑而知的“良能”、“良知”;材料3继承和发挥了材料1的“学而知之”说,认为人们的知识才能是通过后天的学习、人的作为(即行动)而获得的。 (3)材料2的哲学倾向是唯心主义,材料3的哲学倾向是唯物主义。 (4)材料4揭示的知识的来源是行动和人类文明的进化;知和行的关系是先行后知,以行求知,然后是知先行后,以知指导行,即行——知——行。孙中山先生的知行观包含了唯物、辩证观点的合理因素。     答案解析:
13、中国从古到今的思想对认识(知识)的来源有各种不同看法。现将有关材料摘录如下: 材料1 孔子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之;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材料2 孟子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也;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 材料3 荀子说:“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人为的意思),是性伪之分也。” 材料4 孙中山先生指出:“世界人类之进化,当分为三时期:第一由愚昧进文明,为不知而行的时期;第二由文明再进文明,为行而后知之时期;第三自然科学发明而后,为知而后行之时期。”“以行而求知,因知以进行。” 请回答: (1)材料1认为知识的来源是什么? (2)材料2、材料3同材料1的共同点是什么? (3)材料2与材料3的哲学倾向是什么? (4)材料4揭示了知识的来源是什么,知与行的关系是什么?
 
 
参考答案: (1)材料1、2、3的观点在真理标准问题上都属于主观真理论,都是在主观范围内寻找真理的标准。 (2)材料3和材料1、2中的观点相比,强调了“社会的全人类的经验形式”,但实质上仍是主观真理论,认为多数人的感觉、经验、思想是真理,仍是把真理停留在主观范围,无法确定它是否符合客观实际。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检验一种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实际上多数人承认的思想也不一定是真理,有时真理在少数人手中。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答案解析:
14、关于我们的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问题,哲学史上不同的哲学家有不同的回答。现将有关材料摘录如下: 材料1 哲学史上有不少哲学家是用观念验证某种观念的真理性。例如,斯宾诺莎就认为,认识真理要以真理观念为依据。 材料2 经验主义者完全相信自己的感觉,认为凡符合人的感觉的认识就是真理,而与感觉背离的认识则不是真理。 材料3 波格丹诺夫说,真理是“社会的全人类的经验形式”。 请回答: (1)材料1、2、3中的观点在真理标准问题上的主要倾向是什么? (2)材料3的观点与材料1和2的观点有没有根本区别?
 
 
参考答案: (1)材料1是唯心主义的知先行后观,材料2是唯物主义的行先知后观。材料3是唯物主义的行先知后、行易知难观。 (2)材料2与3的相同之处都是“先行知后”观。不同之处在于:材料2是纯思辩的观点;材料3用近代自然科学知识、科学技术发展史和资产阶级革命的经验来解释知行学说。 (3)材料4是辩证唯物论的知行统一观,是辩证唯物论的全部认识论,是毛泽东同志在其哲学著作《实践论》中运用马克思主义,对中国两千多年来哲学史上关于知行关系问题的争议进行了批判的总结和革命的改造,将其融合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答案解析:
15、分析下面有关知行关系的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1 “生而知之者上也”、“良知良能”、“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

首页 上页 2 3 4 下页 尾页 3/8/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考研信息汇总 ★ 
 ★ 考研历年真题 ★ 
 ★ 考研经验技巧汇总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