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 ★ 
 ★ 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 
教育学: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教育与人的发展 教育目的 学校教育制度 学生与教育 课程 教学 德育 班级管理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教育评价 课外活动 心理学: 心理学概述 感觉和知觉 注意 记忆 表象与想象 言语与思维 情绪、情感与意志 需要、动机、兴趣 能力 人格 社会心理与行为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概述 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学习的基本理论 学习动机 学习的迁移 知识的学习 技能的形成 学习策略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学习心理 教学心理 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 教师职业心理 教育法律法规: 中长期教育改革 教育法 义务教育法 教师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 教师资格条例 其他: 教师职业道德 教学技能与理论实践 新课程改革 教师的科学素养 教师的历史与传统文化素养 教师的文学素养 教师的艺术鉴赏素养 教学基本能力 教学评价与反思 教学实施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 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教育基础 教育理论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 生活指导 学生指导 职业理念 幼儿园: 学前儿童发 展 学前教育原理 游戏活动与指导 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 幼儿园环境创设 幼儿园教育理论综合 幼儿园综合素质 小学: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小学教育理论综合 小学综合素质 中学: 中学教育理论综合

2013年教师资格认定考试中学教育心理学标准预测试卷(三)(word完美版附解析)(七)

时间:2013-01-30 06:52:2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试题答案与详细解析

+++++++++++++++++++++++++++++++++
+++++++++++++++++++++++++++++++++
+++++++++++++++++++++++++++++++++
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干后的括号里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他把人类的基本需要从低到高分为五种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1、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类需要的最高层次是()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前摄抑制是指先前的学习与记忆对后继的学习和记忆的干扰作用,倒摄抑制是指后继的学习与记忆对先前学习材料的保持与回忆的干扰作用。这两种抑制现象一般是在学习两种不同的、但又彼此相似的材料时产生的,但学习一种材料的过程中也会出现这两种抑制现象。如题中所说,学习一个较长内容的材料.首尾部分记忆效果好,中间部分遗忘较多,这是因为起首部分没有受到前摄抑制的影响,末尾部分没有受到倒摄抑制的影响,中间部分则受到了两种抑制的影响和干扰。
2、 一个较长的学习内容,首尾部分记忆效果好,中间部分遗忘较多,这是受下列哪种因素的干扰?()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要摸清学生的现有水平及个别差异,需要在教学开始前使用诊断性评价来诊断出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后,可以对症下药,以便安排教学。
3、 一般在教学开始前使用——来摸清学生的现有水平及个别差异,以便安排教学。()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知觉的选择性是指人根据当前的需要,对外来刺激物有选择地作为知觉对象进行组织加工的过程。学生在阅读时使用画重点线的策略就是有选择地对阅读材料进行加工。
4、学生阅读时常使用画重点线的策略,这是利用了知觉的哪一种基本特性?()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阿特金森认为追求成功的动机与成功期望概率成反比。如果个体力求成功,那意味着他的成功期望值就高,故成就动机就低。
5、成就动机可以区分为力求成功与避免失败两种倾向,力求成功者的成就动机()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注意两种最基本的特性是指向性和集中性。
6、注意的两种最基本的特性是()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教学中使用的常模参照评价就是以学生所在团体的平均成绩为参照标准,根据其在团体中的位置来做出判断和报告评价结果。
7、以学生所在团体的平均成绩为参照标准,根据其在团体中的位置来做出判断和报告评价结果的评价是()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奥尔波特是首先提出了把人格特质分为共同特质与个人特质的心理学家。
8、提出把人格特质分为共同特质与个人特质的心理学家是()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垂直迁移主要是指处于不同层次(概括性和抽象性的差异度)的各种学习间的相互影响。在题中所给的四个事例中.只有“角”的概念的掌握影响“直角”、“平角”等概念的学习体现了垂直迁移。因为角和直角、平角的抽象性和概括性不同,前者高,处于认知结构的上位;后者低,在认知结构中处于下位,这两个概念在认知结构中形成了两个层次。
9、下面体现垂直迁移的具体事例是()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规范和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具有评价意义的特性。
10、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规范和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具有评价意义的特性叫做()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学习计划。
11、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创造性是智力技能的.一种表现.指个体产生新奇的、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智力技能。
12、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通常来说,一个人的对人对己,对事对物的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
13、一个人的对人对己,对事,对物的态度是()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对于青少年米说,他们的生理早已成熟.但心理的社会化远没有完成,要等到能够结婚的年龄,往往有八九年甚至卜来年的煎熬期,因此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手淫、早恋等性偏差。这是正常的,不属于性心理障碍。
14、性偏差是指少年性发育过程中的不良适应.如过度手淫、迷恋黄色书刊、早恋、不当性游戏、轻度性别认同困难等,一般()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有研究表明,学生座位的安排对于学生接受课堂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有影响.不同的座位对于不同要求的学生学习的影响不同。
15、研究表明,学生座位的安排对于学生接受课堂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研究表明,群体规范形成的群体压力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有很大的影响。因为青少年时期还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昕以心理和行为因容易受到来自同伴群体的影响而改变。
16、群体规范会形成群体压力,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产生()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人际排斥的特征表现为认知失调、情感冲突和行为对抗。
17、人际排斥的特征表现为认知失调,情感冲突和()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课堂教学就是由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组成的相对稳定的模式。
18、学生,学习过程和学习情境是课堂的三大要素,这三大要素的相对稳定的组合模式就是()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只有建立并遵循一套系统程序,才能在编制测验题目、施测、评分以及解释等方面减少由于主观因素等造成的误差。
19、为了减少误差,测验在编制、施测、评分以及解释等方面都必须遵循一套()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教学评价的目的就是对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培养方案进行估计,并进一步根据这种估计做出判断。
20、教学评价的目的是对课程、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培养方案()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8/8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教师招聘考试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教师招聘考试提分秘籍 教师招聘考试通关题库 语文 数学 英语 音乐 体育 美术 计算机 心理 科学 历史 地理 政治 物理 化学 生物 公共
 ★ 教师招聘考试 ★ 
 ★ 教师资格考试真题 ★ 
 ★ 教师资格考试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