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17-10-11 13:05:41
45.我国小学课程设计理应坚持的原则之一是科学性与()相统一。
A.思想性B.衔接性C.适时性D.可行性
46.小学课程设计的最终目的是()。
A.将优秀的文化成果传授给学生B.实现爱国教育
C.实现教育目的和学校培养目标’D.使儿童学会学习,学会适应社会
47.小学生容易把“q"写成“p",这说明小学生的()还不成熟。
A.感知能力B.注意能力
C.记忆能力D.思维能力
48.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学生是否理解学习材料
B.学生是否主动学习
C.要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主动呈现还是由学生发现
D.学习目的是解决问题还是获得知识
49.根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把分数转换为小数”这种行为表现属于()。
A.言语信息B.智慧技能
C.认知策略D.动作技能
50.小学生在英语课上学习“书”的英语单词“b。。k",按奥苏伯尔的学习分类,这里的学习属
于)。
A.符号表征学习B.概念学习
C.命题学习D.发现学习
51.在背诵一篇短文时,一般前后端的内容容易记住,中间的内容难记且易遗忘,这是()
影响的结果。
A.同化说B.痕迹消退说
C.动机说D.倒摄抑制与前摄抑制
52.下列选项中属于精细加工策略的是()。
A.画线B.复述
一4一
C.谐音联想法D.列提纲
53.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三阶段是()。'
A.社会自我B.心理自我
C.生理自我D.精神自我
54.测得一名儿童的智商是60,他属于()儿童。
A.正常儿童B.智力超常
C.智力落后D.聋哑盲
55.根据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小学生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A.形成亲密感.B.培养勤奋感
C.培养主动性D.建立新型人际关系
56.有同学总喜欢在老师的问题还没有问完的时候抢着回答,但总是出现错误,这在心理学
上属于()。
A.场独立性B.发散型C.冲动型D.场依存型
57.一般来讲,小学阶段相当于人生发展的()。
A.幼儿期B.少年期
C.童年期D.青年期
58.学习一种新材料时运用联想假借意义,对记忆有帮助的这种方法称为()。
A.语义联想B.视觉联想
c.关键词法D.谐音联想法
59.同学们正在教室里聚精会神地听课,突然从外面闯进来一位学生家长,大家都把视线转
向他。从心理学角度看,这是()。
A.有意注意B.无意注意
C.想象力D.观察力
60.适度的过度学习有利于记忆的保持,一般来说,学习程度以()为最佳,其效果最好。
A.ll0%
C.1509'。
6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没有无学习目的的学习动机
B.120%
D.200%
B.没有无动机的学习目的
C.学习动机和学习目的可以互相转化
D.学习动机与学习目的是一对一的关系
62.最稳定、最重要的学习动机是()。'
A.兴趣B.认知内驱力
c.求知欲D.成功感
63.儿童多动症的高峰发病年龄为()。
A.5到6岁B.6到8岁
C.8到10岁D.11到12岁
64.就一个测验的优劣而言,最为重要的指标是()。
A.信度B.效度c.区分度D.难度
一5一
65.“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这是充分运用了下列哪一种德育方法?()
A.陶冶教育B.榜样示范
C.实际锻炼D.品德评价
66.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下列哪种做法是不可取的?()
A.课堂练习的布置与教学目标相一致
B.练习题的设计富有变化,并有适当的难度
C.只给学生一些知识记忆性的练习
D.教师给学生以适当的帮助
67.关于课堂教学的环境,实验证明学生座位的安排会影响教学和学习,其中坐在()是
最积极的学习者。
.A.教室前面几排及中间几列B.中心区域
C.后排D.左右两列
68.掌握了“水果”这个概念,再学习苹果、梨子等概念,属于()。
A.并列结合学习B.下位学习
C.上位学习D.强化学习
69.李华同学因在班上排名靠后,为了改变自己在班上的排名位置,他暗暗地努力学习,这
样的学习动机属于()。
A.认知内驱力B.附属内驱力
C.自我提高内驱力D.交往内驱力
70.小静同学在学习舞蹈的练习中,当练习到一定阶段时,常会感到自己的进步似乎停止
了,这种现象属于技能学习中的()。
A.高原现象B.倒摄抑制
C.生理极限D.资源管理策略
71.在观察精确性上有明显提高的阶段是小学()。
A.二年级B.三年级
C.四年级D.五年级
72.儿童玩游戏机的水平不亚于成人,这是因为他们()。
A.注意的广度已有较好的发展B.注意的稳定性已有较好的发展 [教师招聘考试真题]
C.注意的转移已有较好的发展D.注意的分配已有较好的发展
一、判断题(判断正误,正确涂“A",错误涂“B"。共25题,每题0-4分,总分10分)
73.学习动机可以影响学习效果,同时学习效果也可以反作用于学习动机。()
74.定势对迁移只起阻碍作用。()
75.学校对未成年学生要承担监护职责。()
76.在放学后、节假日或者假期等学校工作时间以外,学生自行滞留学校或者自行到校发生
的造成学生人身损害后果的事故,学校不承担事故责任。()
77.严格控制学生课外作业量,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小学三至六年级控制在
1小时以内。()
78.心理健康有高低层次之分。()
一6.
()
79.教师的教学活动是教师进行职业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
80.热爱学生是衡量师德行为善恶的最高道德标准。()
81.由于小学生通过语言分析和表达自己的心理感受的能力还比较有限,通过游戏的方式
来达到咨询的目的往往更为有效。()
82.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83.循序渐进原则就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去进行。()
84.实践说强调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是削弱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85.练习法的优点在于,可以有效地发展学生的各种技能技巧。()
86.与讲授法相比,发现法对学习结果的关注超过对学习过程的关注。()
87.课外辅导是适应学生个别差异、因材施教的主要途径和措施。()
88.学习与教学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过程包括教师和学生两大要素。()
89.新课程提倡的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就是要求老师讲课时多提问,学生积极地举手
()
回答。
()
90.“先练后讲小‘先学后教”是尝试教学法的基本特征之一。
91.班主任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是了解和研究学生。()
92.态度和品德的结构是一致的,都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所构成。()
93.最有利于学习效果提高的动机水平为中等的动机水平。(:
94.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核心部分,它不仅对个人产生影响,而且对社会也产生影响。
95.课堂学习中教师讲、学生听的学习方式属于机械学习。
96.测验的效度是指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
97.能再现的必能再认,可以再认未必能再现。
三、简答题<共5题,总分22分)
1.简述教师应具有的教育能力。(4分)
2.列举提高小学生识记能力的方法。(4分)
3.从老师方面说,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4分)
4.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5分)
5.如何从个性人手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5分)
四、论述题(共1题,总分7分)
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态度与品德。
五、案例分析题(共1题,总分7分)
材料一:我原来在小学是个很爱提问的人,可每次提问都给否定了。记得有一次,甲老师在
教古诗《春晓》时我觉得有异议,就问老师:“老师说诗人春天好睡觉,连天亮都不晓得,那他夜
里怎么能听见风雨声呢?”这位老师不以为然地说:“这有什么奇怪的!早上起床到外面看一看不
就知道了?”当时我还要再问,老师挥挥手让我坐下,环视一下全班同学,多少带有嘲笑的口吻
说道:“大家说说看,是他对还是老师对?”同学们毫不犹豫地答道:“老师对!”当时我感到很尴
尬,竟然对自己的判断产生了怀疑。所以,到了中学以后,我很,少提问了
。
材料二:阅读课《灰姑娘》的一个片段。在课堂上,乙老师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请大家独立
思考回答。她所提的最后一个问题是:“这个故事里有一处错误,谁能把它找出来”。大家认真地
阅读,过了一会,一个孩子高高举起手说:“老师,我发现了错误。明明说好到午夜十二点的时
候,一切东西都变回原来的样子,可灰姑娘的水晶鞋却没有变,这就是错误,”“太棒了!”老师示
意他坐下后,对全班同学说:“孩子们,你们看,伟大的作家也会犯错误^我敢肯定,将来你们中
间如果有人成为作家,一定比他还要棒,我期待着那一天的到来。”同学们频频点头
请结合教育学原理分析甲乙两位老师的不同做法。
匿
2016年6月26日河北省沧州市运河区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招聘
教育理论试题(精选)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B。解析: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认为,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
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故选B。
2-12.缺
13.【答案】D。解析: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也是知识的探索者,教师追求真理、探索真理、捍卫真理的科学精
神体现出教师严谨治学的职业道德。故选D。
14.【答案】B。解析:河北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行为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
业负担的意见>规定:严格控制家庭作业。小学一、二年级学生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三年级学生书面家庭作业总
量每天不超过30分钟,四年级学生不超过45分钟,五、六年级学生不超过60分钟,初中学生不超过90分钟。
要坚决杜绝给学生布置机械性、重复性、高难度的作业,提倡布置探究性、实践性家庭作业。节假日(含双休日、寒
暑假及国家其他法定节假日)不得加大作业量,不准用增加作业量的方式惩戒学生。故选B。
15.【答案】B。解析: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不得让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
脱离监护单独居住。故选B。
16.【答案】B。解析:新课程强调将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转化为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其价值观是指学科、
知识、个人、社会价值有机地结合。故选B。
17.【答案】A。解析:课程计划的特征是基础性、科学性和强制性,教学计划的特征是基础性、普遍性和强制
性。故选A。
18.【答案】C。解析: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人受过教育之后才能成为一个人说的就是对人的
培养。故选C。
19.【答案】C。解析: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
发展,体现了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发挥的主导作用。故选C。
20.【答案】D。解析: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最先要考虑的要素。故选D。
21.【答案】A。解析:教学过程的基本功能包括:传授知识、形成技能、培养智能、发展个性,其中传授知识是
形成技能、培养智能和发展个性的基础,因而是教学过程最基本的功能。故选A。
22.【答案】D。解析:学习诊断式是指通过教学诊断,教师能够针对学生存在的学习缺陷采取有效的教学策
略,给予及时补救,提高教学的实效性。故选D。
23.【答案】B。解析: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决定教育工作者必须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特点进行,在教
育教学的要求、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上,不能搞“一刀切”。
24.【答案】B。解析:讲授新教材目的在于使学生掌握新知识,是一节课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故选B。
25.【答案】B。解析:认真了解和研究学生的特点是班主任工作的开始。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
核心。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