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17-10-10 19:17:31
D.说明教学过程包含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要素
73.某小学三年级老师在教“笑迎”这一新词时,首先复习“跃进”“斗志昂扬”等词语。“跃进”
的“跃”字的右面一半就是“笑”字的下半部,“斗志昂扬”的“昂”字下半部分加上“L"就组成了
“迎”.然后学生再学习新词“笑迎”,就很容易掌握了。这位老师运用的是(》的教学原则。
A.启发性B.系统性‘C.巩固性D.量力性
74.下列体现循序渐进教学原则的是().
A.温故而知新B.不陵节而施
C.不愤不启,不悱不发D.学而时习之
75.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德育起着(>作用。
A.导向和动力B.关键C.基础D.个别差异性
76.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规律的反映。
A.顺序性B.不平衡性C.阶段性D.个别差异性
77.能够反映学生认识规律的教学原则是().
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
C.巩固性原则D.启发性原则
78.在观察精确性上有明显提高的阶段是小学().
A.二年级B.三年级C.四年级D.五年级
79.强调概括化经验或原理在迁移中的作用的理论是(‘).
A.形式训练说B.共同要素说
C.经验类化说D.关系转换说
80.有的学生平时易受暗示,屈从于权威,按照他人的意见办事,不善于适应紧急情况。这类
学生的性格类型属于().
A.场依存型占优势B.场独立型占优势
C.情感型D.内倾型
81.形象联想的学习策略属于().
A.复述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D.问题解决策略
82.一般来说,由()支配下的行为更具有持久性。
A.内部动机B.外部动机
C.交往动机D.无意识动机
83.教科书中的练习题多属于()的问题。
A.创造性B.认知性
C.有结构D.无结构
84.分配学生座位时,老师最应该关心的是().
A.对课堂纪律的影响B.学生听课效果
C.后进生的感受D.人际关系的影响
85.意识的()是意识的最基本特征。
A.自觉性B.能动性C.目的性D.社会历史性
86.在德育中,要注意“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是贯彻了()原则。
A.正面教育B.集体教育C.知行统一D.因材施教
87.在学习管理方面,首先要抓好(),其次要抓好().
A.思想工作,学习成绩B.课堂质量,家庭作业布置
C.课堂管理,学生档案管理‘D.课堂管理,课外活动
88.关于形成性评价,以下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它评价的内容范围较小,但运用的频率高
B.它不是一种独立于教学过程之外的评价,而是教学过程的一个有机组成成分
C.它侧重于学习结果的评价,而不是学习过程的评价
D.它侧重于问题诊断和教学反馈,而不是等级评定
89.在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中,()是中心环节。
A.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B引导学生领会知识
C.引导和组织学生运用知识D.检查和巩固知识
90.“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这句话表明在德育过程中().
A.知和行是紧密联系的B.知比行重要
C.行比知重要D.知和行是可以分开的
91.以下关于美育的各种描述或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A.美育所涉及的美包括艺术美、自然美弋社会美和生活美
B.美育的主要功能在于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增进审美的感受性,提高审美判断力,发展表
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C.美育可以涵养学生的性情、陶冶学生的情操,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
D.美育主要是通过学习美学、艺术教育来进行
92.对学生的培养及全面素质的提高,起关键作用的是教师的().
A.能力B.学识C.态度D.方法
93.在近代教育史上,对于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究竟以谁为主问题上存在争论,一种理论是
形式教育论,另一种理论是().
A.学科课程论B.活动课程论
C.实质教育论D.现代课程论
94.当一个人的外表具有魅力时,他的一些与外表无关的特征也常常被肯定,这种现象被称
为().
A.宽大效应B.晕轮效应C.中心品质D.刻板印象
95.北京某小学开展“小博士”工程,利用课余时间,少则两周,多则三四个月,自己研究探索
一个专题或完成一部童话作品。此活动的开展体现了()
A.循序渐进原则B.启发性原则
C.直观性原则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96.在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诸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遗传B.环境C.学校教育D.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97.儿童在知道“菠菜”“萝卜”和“洋葱”等概念之后,再学习“蔬菜”概念,这种学习是().
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并列结合学习D.归属学习
98.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年人的无意识模仿,这是()的观点。
A.利托尔诺B.孟禄C.马克思D.高尔顿
99.《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规定:小学每天的教育教学活动总量不超过().
A.5小时B.6小时C.7小时D.8小时
100.小学生的个性倾向性主要表现在()
A.需要、动机、世界观B.理想、信念、世界观
C.兴趣、动机、世界观D.兴趣、爱好、理想,.
‘.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0.9分,共9分)
101.挫折后的心理反应有().
A.攻击B.冷漠
C.幻想D.退行
E.固着
102.学习包括知识的()过程。
A.获得B.转化C.评价D.实践
103.以下属于班级授课制优越性的有().
A扁效性B.循序渐进性
C.实践性强D.教师发挥主导作用
104.下列属于《学记》中提出的教学原则有().
A.教学相长B.及时而教
C.道法自然‘D.道而弗牵
105.特殊儿童是指在教育上有特殊需要的儿童,下列属于特殊儿童范围的是(
A.资质优异儿童B.智力落后儿童
C.情绪困扰儿童D.学习困难儿童
106.小学生智力差异主要表现在().A.智力定义差异B.智力类型差异
C.智力发展水平差异D.智力表现早晚差异.
107.下列选项中属于个性心理特征的是().
A.能力B.气质C.性格’D.感知
108.自我意识包括的成分有().
A.执行成分,B.认知成分
C.情感成分D.意志成分
109.小学课外活动有哪些特点?()
A.组织上的自愿性B.内容上的广泛性
C.管理上的计划性D.活动上的自主性
E.形式上的多样性
110.下列对小学生个性发展方面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个性已基本形成B.性格基本定型
C.兴趣广泛但不稳定D.学习动机单纯
E.性格外向,活泼好动
三、判断题(正确的选项用“A"表示,错误的选项用“B"表示.请将你的选项涂画在答题卡
的位置上.共35小题,每小题0.4分,共14分)
111.对无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未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的信件,可以由其父母或其他监
护人代为拆开.()
112.学校对未成年学生要承担监护职责.()
113.侵犯教师、受教育者、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合法权益,造成损失损害的,应当依法承
担刑事责任.()
114.在放学后、节假日或者假期等学校工作时间以外,学生自行滞留学校或者自行到校发
生的造成学生人身损害后果的事故,学校不承担事故责任.()
115.严格控制学生课外作业量,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小学三至六年级控制在
1小时以内,中学控制在1-5小时以内.(
116.学与教互相作用的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过程包括教师和学生两大要素.(
117.心理健康有高低层次之分.(
118.儿童的学习和接受教育的过程不同于儿童发展的过程.(
119.热爱学生是衡量师德行为善恶的最高道德标准.(
120.所谓师表美就是教师的外在形象之美.(
121.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122.循序渐进原则就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去进行。
123.学习是由反复经验引起的,但学习引起的行为和行为潜能的变化是暂时的。
124.课堂教学活动是教师职业的最基本的活动。
125.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养成人性化的教学风格和独特的教学艺术。
126.教师的教学活动是教师进行职业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
127.发掘教材的教育因素,就是找出教材中有关思想品德教育的因素。
128.班主任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是了解和研究学生。
129.课程计划是以纲要的形式编写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130.态度和品德的结构一致,都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所构成。
131.学校不得组织未成年学生参加抢险、救灾等危险性活动。
132.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让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居住。
133.由于教师劳动的个人性质和自由性,在某种意义上,教师的劳动就表现为“良心
活”的特点.()
134.教师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民事责任。
135.学校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在负有组织、管理未成年学生的职责期间,发现学生行为
具有危险性,但未进行必要的管理、告诫或者制止的,应由教师承担相应责任。
136.学校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不得按成绩对学生进行排名。
137.社会可以制约教育的发展,而教育无法制约社会的发展。
138.课程即学生所学的科目的教材。
139.定势对迁移只起阻碍作用.()
140.学习动机非常强,学习效果不一定好.()
141.俗话说:“严师出高徒”,“严是爱,松是害,不管不问要变坏”,所以爱学生和严格要求学生总是矛盾的。
()
142.新课程在小学阶段是以分科课程为主,在初中阶段是以综合课程为主.()
143.强调教师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表明传授知识已经不再是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了。
()
144.分组教学是为了克服班级授课制的弊端而提出的,因此比班级授课制优越.()
145.“先练后讲’’‘‘先学后教”是尝试教学法的基本特征之一.()
四、案例分析题(不定项选择题.请将你的选项涂画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每小题1分,
共12分)
【案例一】2015年8月,某市小学二年级在学校的倡议及班主任老师的指导下,成立了一个
“学雷锋活动小组”,有成员16人,均是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某星期天,该小组组织全体成
员去一“孤寡老人”家做好事。事前未告知班主任及学校。但在打扫卫生中,女学生小娟在擦洗
房间的玻璃时,失足从椅子上摔下来,造成左脚骨折。事后,小娟的父母要求学校赔偿部分医药
费。但学校认为小娟摔伤是她自己不小心所致,与学校无关。
146.小娟摔伤应该由()来承担赔偿责任。
A.学校班主任承担B.小娟家长承担
C.孤寡老人承担D.学校和家长共同承担
147.小娟的监护人应该是().
A.学校班主任B.社区管理机关
C.班主任和家长均为监护人D.小娟父母
148.你认为本案该怎样正确处理?()
A.学校应该对学生加强安全意识的教育和校外集体活动的管理
B.学校应该根据小娟家庭状况给予适当救助
C.学校有较好的条件应该承担全部医疗费
D.责任方承担,社区管理机构给予适当救济
【案例二】一名年轻的老师第一次走上讲台,这是一个学校普遍认为的差班。刚走上讲台,
一个男生就站起来问道:“老师,您喜欢不喜欢差生?”老师没有回答,反而微笑地看着他,问道:
“你会不会把自己心爱的旧玩具丢掉?”男生想了一会,回答道:“应该不会,我会好好珍藏的。”
老师面向全班同学,庄重地说:“我也不会,你们都是我的弟弟妹妹,如果你们有什么缺点,我会帮助你们改正,直到你们改好为止。一名差生是各个方面都不及格的学生,而你们只不过是某
些方面有缺点。我想,通过努力,大家都会成为优秀的学生。在我的眼里没有差生,只有不努力
的学生."学生们都感动地鼓起掌来。
149.请运用所学知识,结合上述案例分析这段材料体现了()德育原则。
A.导向性原则B.以身作则原则
C.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
150.依据案例说明教师应具备()师德。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