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 ★ 
 ★ 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 
教育学: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教育与人的发展 教育目的 学校教育制度 学生与教育 课程 教学 德育 班级管理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教育评价 课外活动 心理学: 心理学概述 感觉和知觉 注意 记忆 表象与想象 言语与思维 情绪、情感与意志 需要、动机、兴趣 能力 人格 社会心理与行为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概述 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学习的基本理论 学习动机 学习的迁移 知识的学习 技能的形成 学习策略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学习心理 教学心理 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 教师职业心理 教育法律法规: 中长期教育改革 教育法 义务教育法 教师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 教师资格条例 其他: 教师职业道德 教学技能与理论实践 新课程改革 教师的科学素养 教师的历史与传统文化素养 教师的文学素养 教师的艺术鉴赏素养 教学基本能力 教学评价与反思 教学实施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 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教育基础 教育理论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 生活指导 学生指导 职业理念 幼儿园: 学前儿童发 展 学前教育原理 游戏活动与指导 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 幼儿园环境创设 幼儿园教育理论综合 幼儿园综合素质 小学: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小学教育理论综合 小学综合素质 中学: 中学教育理论综合

2016年2月27日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四)

时间:2017-10-10 19:17:3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异、智力的群体

差异和智力类型的差异等。

107.【答案】ABC.解析:个性心理特征就是个体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成分,包括能力、气质

和性格。

108.【答案】BCD.解析:自我意识的三个成分是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意志成分。

109.【答案】ABDE。解析:课外活动具有组织上的自愿性、内容上的广泛性、活动上的自主性和形式上的多样

性的特点:

110.答案】CDE.解析:小学生的兴趣广泛且不稳定,学习动机较为单纯,性格外向、活泼好动,但由于小学

生还处于成长和发育中,所以个性和性格还没有定型。

三、判断题

111.【答案】A=解析:对无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可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代为开

拆、查阅c

112.【答案】B.解析:2002年,教育部颁布了《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以部门规章的形式明确了学校并

不承担对学生的监护职责,它意味着即使是在校期间,家长依然要为自己未成年孩子的行为承担相应的法律

责任。

113.【答案】B.解析:侵犯教师、受教育者、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合法权益,造成损失损害的,应当依法承

担民事责任。

114.【答案】A.解析:学校以下情形不承担责任事故:(1)在学生自行上学、放学、返校、离校途中发生的;(2)

学生自行外出或者擅自离校期间发生的;(3)在放学后、节假日或者假期等学校工作时间以外,学生自行滞留学

校或者自行到校发生的;(4)其他在学校管理职责范围外发生的。

115.【答案】A.解析:教育部要求,中小学要控制课外作业总量,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小学三至

六年级控制在l小时以内,中学控制在1.5小时以内。

116.【答案lB.解析:学与教的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

和教学环境等要素。

117.【答案】A.解析:心理健康概念具有相对性,有高低层次之分。.高层次(积极的)心理健康不仅是没有心

理疾病,而且能充分发挥个人潜能,发展建设性人际关系,从事具有社会价值和创造性的活动,追求高层次需要

满足,追求生活的意义c

118.【答案】A.解析:儿童发展过程,也包括自身生理成熟过程,不同于儿童的学习和接受教育的过程。

119.【答案】B.解析:爱岗敬业是衡量师德行为善恶的最高道德标准。

120.【答案】B.解析:师表美虽应包括教师外在形象的审美追求,但更深层的在于德育主体精神人格的立美

建设,并以这种内在精神人格和外在道德形象的统一为最高境界。师表美最重要的是道德美。

121.【答案】A.解析: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它同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从广义上

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

122.【答案】B.解析: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

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123.【答案】B.解析:学习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较为持久,比如个体学会吃饭、学会说话,在没有大

的变故下这种技能是一直都会发挥作用的。

124.【答案】A.解析:课堂教学活动是教师职业的最基本的活动。

125.【答案】A。解析:人性化的教学风格和独特的教学艺术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养成并运用。

126.【答案】B.解析:在教师职业道德培养中,投身教育实践是完成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也是检

验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唯一标准。

127.【答案】B.解析:教材中含有丰富的教育内容,要充分发掘教材本身所具有的德育因素。但不仅仅只是

找出教材中有关思想品德教育的因素。

128.【答案】A.解析: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包括了解和研究学生、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建立学生成长档案、组织

班会活动和课外活动、协调各种教育力量、操行评定、班主任工作计划和总结等,其中了解和研究学生是前提,

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是中心环节。

129.【答案】B.解析:课程标准是指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写、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

文件。

130.【答案】A.解析:态度和品德都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三方面构成的。

131.【答案】A.解析:《中小学和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学校不得组织学生参加抢险等应当

由专业人员或者成人从事的活动,不得组织学生参与制作烟花爆竹、有毒化学品等具有危险性的活动,不得组

织学生参加商业性活动。

132.【答案】B.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九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

监护人,不得让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居住。

133.【答案】A.解析:由于教师劳动的个人性质和自由性,教师的劳动就表现为良心活的特点。

134.【答案】B.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七条规定,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

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一)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

的;(二)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三)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教师有前款第(二)项、第(三)项所列情形之一,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35.【答案】B.解析:《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九条第十款规定,因下列情形之一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

学校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学校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在负有组织、管理未成年学生的职责期间,发现学

生行为具有危险性,但未进行必要的管理、告诫或者制止的。

136.【答案】A.解析:《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规定,教师应对每位学生的考试情况作出具

体的分析指导,不得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和按考试成绩排列名次。

137.【答案】B.解析: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具有反作用,通过影响社会舆论、道德风尚为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服务。教育通过培.养具有一定阶级意识的人,维护和巩固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

138.【答案】B.解析:仅仅把课程等同于学生所学的教材知识是传统课程概念的误区。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

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狭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

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老师所教授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

139.【答案】B.解析:定势对迁移的影响表现为两种:促进和阻碍。

140.【答案】A.解析:一般情况下,动机水平增加,学习效果也会提高。但是,动机水平也并不是越高越好,动

机水平超过一定限度,学习效果反而更差。

141.【答案】B.解析:爱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并不矛盾。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同严格要求相结合,严格要求

学生是对学生更真诚的爱。

142【答案】B.解析:新课程结构明确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学是分科与综合相结合,高中以分科课程

为主。

143.【答案】B.解析: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传授知识也是新课程对教师的要求。

144.【答案】B.解析:分组教学就是按学生的能力或学习成绩把他们分为水平不同的组进行教学。它克服了

班级授课制不能因材施教的缺点,但这并不说明分组教学比班级授课制优越。分组教学还存在诸多缺点。

145.【答案】A.解析:尝试教学法的核心是先学后教,先练后讲”.即让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先来练习,在

尝试的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自学课本,引导学生讨论,在学生尝试练习的基础上教师再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

四、案例分析题

146.【答案】D.解析:学雷锋活动小组的活动是学校倡议、班主任指导下的校外教育教学活动,事发当天

没有老师参与,学校缺乏必须的教育管理行为,学校没有进行必须的安全意识的教育和校外集体活动的管理,

应该负相应责任。小娟不小心摔伤,小娟的监护人是其父母,也应该负有一部分责任。所以小娟摔伤应该由学校

和家长共同承担责任。

147.【答案】D.解析:小娟的监护人是其父母,监护人应依法履行监护职责,配合学校对未成年人进行安全

教育、管理和保护工作。

148.【答案】A.解析:学校对学生伤害事故负有责任的,根据责任大小,适当予以经济赔偿;学校无责任的,

如果有条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本着自愿和可能的原则,对受伤害学生给予适当的帮助。本案中学校应该给予

适当赔偿,并加强对学生安全意识的教育和校外集体活动的管理。

149.【答案】ACD.解析:(1)导向性原则。学校德育要坚持导向性原则,为学生的品德健康发展指明方向。该

教师并没有将该班的学生认定为差生,使学生建立了信心,为以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即通过努力一定可以成

为优秀的学生,体现了导向性原则.(2)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

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

生的影响与要求转化为学生的品德。该教师没有将该班学生当做差生对待,做到了爱护和尊重学生,同时又要

求该班学生要努力,做到了严格要求学生,体现了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3)因材施教原则。因

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

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该教师根据该班学生的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从正

面鼓励教育,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

150.【答案】ABCD.解析:根据案例,教师应具备如下师德:(1)教师要忠于我国的教育事业,教师所从事的是

人民的教育事业,它是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2)

爱学生是教师搞好教育工作的前提,题干中教师将学生看作自己的弟弟妹妹,并帮助他们改正缺点,真正做到

了关爱学生.(3)教师的言行举止、品德才能、治学态度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要做到身体

力行,发挥表率作用.(4)教师要有高度的教学机智,能够正确地、及时地解决课堂上发生的突发事件。

151.【答案】C.解析:(1)引起无意注意因素:活动性、色彩对比鲜明性、刺激强度大小、新颖性等.(2)有意后

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一种更高级的注意形式.(3)小学低年级无意注意的效果要比

运用有意注意的效果好。

152.【答案】D.解析:效果不好的原因:教具过多,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分散学生在教学内容上的集中力。

153.【答案】BCD.解析: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教具,逐步展示教具并及时收好教具。

154.【答案】C.解析:谈话法也叫问答法,它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

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题干巾老师通过问答的形式引导学生了解动物冬眠的问题

属于谈话教学法。

155.【答案】A.解析:教学评价的内容可以是教师实施教学的过程,也可以是学生的表现,对于学生学习结

果的评价不应该完全依靠对考试成绩的评价。

156.【答案】AD.解析:学生的回答与老师的标准答案不同,老师不能一概否定,要分析其回答合理的成分;

教师采用提问的方式组织教学是正确的,老师在无人敢回答时,用启发的方法,引导学生多做思考,鼓励发言,

集思广益,得出答案。

157.【答案】C.解析:教师应真正转变自己的角色。教学过程是平等对话的过程,应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

观点,因而教师可以将该问题作为学生课外作业,让同学自己找寻答案。

 


首页 上页 3 4 5 下页 尾页 4/5/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教师招聘考试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教师招聘考试提分秘籍 教师招聘考试通关题库 语文 数学 英语 音乐 体育 美术 计算机 心理 科学 历史 地理 政治 物理 化学 生物 公共
 ★ 教师招聘考试 ★ 
 ★ 教师资格考试真题 ★ 
 ★ 教师资格考试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