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教育学心理学试题及答案2010年题库版--中学教育学八(二)
时间:2010-12-18 15:35:4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断下列各题正误,并在题后括号内打“√”或“×”。每小题1分,共10分)
参考答案: Y 答案解析: 教学原则是教学实践经验的总结。
1、教学原则是人们从教学实践中总结出来的。( )
对 错
参考答案: Y 答案解析: “以僧为师”,“以(书)吏为师”是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
2、“以僧为师”,“以(书)吏为师”是古代埃及教育的一大特征。( )
对 错
参考答案: N 答案解析: 虽然不同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不同,但德育的原理、原则、内容和方法总有一些相同的因素,因此,德育具有继承性。
3、不同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的性质不同,德育无论从内容到方式也都不同,所以不同社会的德育是不能继承的。( )
对 错
参考答案: N 答案解析: 马卡连柯提出的班级管理理论是平行管理。
4、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的班级管理理论是民主管理。( )
对 错
参考答案: N 答案解析: 学生的认识与成人的认识既相联系,又相区别。
5、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识与成人的认识过程是相同的。( )
对 错
参考答案: N 答案解析: 教育学是人们对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认识和研究达到一定程度,形成系统观点后才形成的,它产生得很晚,直到17世纪才形成。
6、有了人类就产生了教育,也就形成了教育学。( )
对 错
参考答案: Y 答案解析: 政治经济制度不同,对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规格要求也不同,因此,它是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
7、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是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 )
对 错
参考答案: N 答案解析: 教育对人的发展的影响作用,必须在社会为其提供的前提条件下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8、教育可以超越它所依存的社会条件,而对人的发展发挥它的能动作用。( )
对 错
参考答案: N 答案解析: 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9、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学说。( )
对 错
参考答案: N 答案解析: 教学不仅要有教师的信息传送,也需要有学生积极的、富有创造性的参与,需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10、教学就是教师讲、学生听的这样一种信息的传输过程。( )
对 错
名词解释
(每小题2分,共10分)
参考答案: 教师的人格特征:是指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 答案解析:
1、教师的人格特征
参考答案: 教学模式:是指一定的教学思想或理论指导下,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实现预期的课程目标所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系统化的教学活动的基本范型。 答案解析:
2、教学模式
参考答案: 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答案解析:
3、启发性原则
参考答案: 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 答案解析:
4、班级授课制
参考答案: 班级民主管理:是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 答案解析:
5、班级民主管理
简答题
(每小题5分,共20分)
参考答案: (1)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2)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3)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 答案解析:
1、环境对个体的发展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 (1)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答案解析:
2、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一章第三条对教师概念作了全面、科学的界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这一界定包含两方面的内容:(1)教师职业是专门职业,教师是专业人员;(2)教师是教育者,教师职业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职业。 答案解析:
3、对教师概念应如何界定,这一界定包含哪些内容?
参考答案: (1)从课程设计活动中可以产生全新的课程方案,从而导致对师生的双边活动具有深远意义的课程改革;(2)可以对目前的课程进行一些修改或重新组织,其中并不增加新的东西,而只是以更清晰的方式将课程中的各要素联系起来。 答案解析:
4、课程设计的意义是什么?
论述题
(共10分)
参考答案: 现代教学论强调学与教二者的辩证关系,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去学,学生这个学习主体是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中的学习主体,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起主导作用。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2.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作为学习主体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体能动性。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在教师主导下逐步确立的。学生这个主体从依赖性向独立性发展,正是教师主导的结果。3.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教学过程是师生共享教学经验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师生共同明确教学目标,交流思想、情感,实现培养目标。 答案解析:
1、怎样才能做到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
案例分析题
(共10分)
参考答案: 这位热情的教师出发点虽然很好,但事与愿违,反而产生分散学生注意力,影响学生集中学习的效果。根据无意注意的规律,有趣的图画、室内的花草、盆景这些新异的刺激物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尤其对低年级学生,他们容易把注意转移到欣赏图画、花草、盆景上,而影响了专心听课。 答案解析: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