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 ★ 
 ★ 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 
教育学: 教育与教育学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教育与人的发展 教育目的 学校教育制度 学生与教育 课程 教学 德育 班级管理 班主任与班级管理 教育评价 课外活动 心理学: 心理学概述 感觉和知觉 注意 记忆 表象与想象 言语与思维 情绪、情感与意志 需要、动机、兴趣 能力 人格 社会心理与行为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概述 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学习的基本理论 学习动机 学习的迁移 知识的学习 技能的形成 学习策略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学习心理 教学心理 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 教师职业心理 教育法律法规: 中长期教育改革 教育法 义务教育法 教师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 教师资格条例 其他: 教师职业道德 教学技能与理论实践 新课程改革 教师的科学素养 教师的历史与传统文化素养 教师的文学素养 教师的艺术鉴赏素养 教学基本能力 教学评价与反思 教学实施 教育公共基础知识 教育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教育基础 教育理论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 生活指导 学生指导 职业理念 幼儿园: 学前儿童发 展 学前教育原理 游戏活动与指导 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 幼儿园环境创设 幼儿园教育理论综合 幼儿园综合素质 小学: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 小学教育理论综合 小学综合素质 中学: 中学教育理论综合

2010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模拟冲刺题二(一)

时间:2010-09-11 09:34:1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单选题

(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每小题1分,共20分)

 

 

1、在个性中具有心意义的是( )。

 A.能力

 B.气质

 C.性格

 D.动机

 

2、我国近代教育史上,被毛泽东称颂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教育家是( )。

 A.陶行知

 B.杨贤江

 C.徐特立

 D.蔡元培

 

3、学习策略一定要适于具体的学习目标和学生类型,这是( )。

 A.特定性原则

 B.主体性原则

 C.生成性原则

 D.内化性原则

 

4、新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 )。

 A.学费

 B.杂费

 C.学费、杂费

 D.学费、杂费、住宿费

 

5、初次与某人交往,当得知他是一名大学教授时,马上断定他很有学问、有修养、心情温和、待人民主。从心理学的观点看,此种现象属于( )。

 A.首因效应

 B.马太效应

 C.近因效应

 D.社会刻板效应

 

6、概念学习和规则学习的基础是( )。

 A.规则学习

 B.命题学习

 C.代表性学习

 D.总括学习

 

7、教师职业道德医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是( )。

 A.为人师表

 B.清正廉洁

 C.敬业爱业

 D.团结协作

 

8、针对精神疾病和心理异常的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防止病情的发展和恶化,这是心理卫牛丁作( )水平的任务。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9、“教书”和“育人”的关系是( )。

 A.并列的

 B.递进的

 C.相互联系、相互互促进的辩证统一

 D.互补的

 

10、1~3岁是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小学中年级是具体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变的关键期。这一事实说明心理发展的( )。

 A.不平衡性

 B.连续性

 C.顺序性

 D.差异性

 

11、师表美的精神内涵或内在方面应该是( )。

 A.表美

 B.道美

 C.风格美

 D.形体美

 

12、看到某件制品时常被其惯常的用途所束缚,很难想到它别的方面的功能。这种现象被称为( )。

 A.习惯

 B.定势

 C.功能固着

 D.定向

 

13、在学生心目中老师是高尚完美的,最值得学习。这说明学生具有( )。

 A.依赖性

 B.向师性

 C.可塑性

 D.接受性

 

14、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核心是( )。

 A.无关刺激

 B.中性刺激

 C.无条件刺激

 D.强化

 

15、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m始自党的( )。

 A.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

 

16、义务教育法总则第一条规定,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 ).制定本法。

 A.宪法和教育法

 B.宪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

 C.宪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D.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

 

17、由先前影响所形成的往往不被意识到的一种倾向性或心理准备状态叫( )。

 A.潜意识

 B.前意识

 C.定势

 D.潜伏学习

 

18、“明人伦”是我国( )的学校教育目的。

 A.原始社会末期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国民党统治时期

 

19、“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把( )相隔离。

 A.教育与生活

 B.教育与经济

 C.教育与政治

 D.教育与生产劳动

 

20、长时记忆中信息的储存方式是(- )。

 A.形象编码

 B.物理编码

 C.意义编码

 D.语音编码

多选题

 

(每小题2分,共10分)

 

 

1、小学生常见的情绪适应问题是( )。

 A.恐惧

 B.抑郁

 C.紧张

 D.情感冲动

 E.失眠

 

2、从横向看,教育的基本形式有( )。

 A.学校教育

 B.社会教育

 C.闲暇教育

 D.家庭教育

 E.业余教育

 

3、学生群体对个体的活动是产生促进作用还是阻碍作用,取决于哪四个因素?( )

 A.活动的难易

 B.竞赛动机的激发

 C.被他人评价的意识

 D.注意的干扰

 E.群体的规模

 

4、课外活动的特点是( )。

 A.组织Lfl‘勺自愿性

 B.内容上的广泛性

 C.活动上的自主性

 D.形式上的多样性

 E.方法上的趣味性

 

5、下列属于个性的是( )。

 A.需要

 B.性格

 C.动机

 D.世界观

 E.气质

填空题

 

(每小题4分,共20分)

 

 

1、晕轮效应

 

 

2、动机

 

 

3、义务教育

 

 

4、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5、合作学习

 

简答题

 

(每小题6分,共30分)

 

 

1、如何引导小学生进行有效的知识保持?

 

 

2、简述新理念教育下新的教师观与新的学生观。

 

 

3、简述当代学制发展的一般趋势。

 

 

4、教育理论对教育改革的推动表现在哪些方面?

 

 

5、如何培养小学儿童的想象力?

 

 

 

论述题

 

(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试述终身教育思想以及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

 

 

2、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请举例说明。

 

 

 

参考答案

 

单选题
(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其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每小题1分,共20分)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性格是人表现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上的心理特征。性格是个性的核心成分,是个体最鲜明最重要的个性心理特征。
1、在个性中具有心意义的是( )。
 A.能力
 B.气质
 C.性格
 D.动机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略。
2、我国近代教育史上,被毛泽东称颂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教育家是( )。
 A.陶行知
 B.杨贤江
 C.徐特立
 D.蔡元培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主体性原则。任何学习策略的使用都依赖于学生主动性和能动性的充分发挥;内化性原则是指训练学生不断实践各种学习策略,逐步将其内化成自己的学习能力,并能存新的情境中加以灵活应用;特定性原则。学习策略一定要适于学习目标和学生的类型;生成性原则。学习策略是否有效,其最重要的原则之一就是学习者要利用学习策略对学习材料进行重新加工,生成某种新的东西。
3、学习策略一定要适于具体的学习目标和学生类型,这是( )。
 A.特定性原则
 B.主体性原则
 C.生成性原则
 D.内化性原则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新法进一步明确了我国义务教育的公益性、统一性和义务性。这是义务教育的三个基本性质。所谓公益性,就是明确规定“不收学费、杂费”。
4、新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 )。
 A.学费
 B.杂费
 C.学费、杂费
 D.学费、杂费、住宿费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这种效应即为首因效应。马太效应是指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种现象。所谓近因效应指在多种刺激一次出现的时候,印象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后来出现的刺激,即交往过程中,我们对他人最近、最新的认识占了主体地位,掩盖了以往形成的对他人的评价,因此,也称为“新颖效应”。社会刻板效应,又称定型效应,是指人们用刻印在自己头脑中的关于某人、某一类人的固定印象;以此固定印象作为判断和评价人依据的心理现象。
5、初次与某人交往,当得知他是一名大学教授时,马上断定他很有学问、有修养、心情温和、待人民主。从心理学的观点看,此种现象属于( )。
 A.首因效应
 B.马太效应
 C.近因效应
 D.社会刻板效应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略。
6、概念学习和规则学习的基础是( )。
 A.规则学习
 B.命题学习
 C.代表性学习
 D.总括学习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是为人师表,为人师表是指教师要在各方面都应该成为学生和社会上人们效法的表率、榜样和楷模。
7、教师职业道德医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是( )。
 A.为人师表
 B.清正廉洁
 C.敬业爱业
 D.团结协作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心理卫生工作的三级水平包括:一级水平,包括从出生开始的各成长阶段所遇心理问题的研究和处理,使其健康地成长、愉快地工作和生活。二级水平,主要针对精神疾病和心理异常的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防止病情的恶化。三级水平,则是指对精神疾病的康复工作,防止复发,减少因精神甲疾病弓I起的精神残废现象,防止精神衰退。
8、针对精神疾病和心理异常的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防止病情的发展和恶化,这是心理卫牛丁作( )水平的任务。
 A.一级
 B.二级
 C.三级
 D.四级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略。
9、“教书”和“育人”的关系是( )。
 A.并列的
 B.递进的
 C.相互联系、相互互促进的辩证统一
 D.互补的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心理发展的四个基本特征是阶段性和连续性、定向性和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其中不平.衡性是指个体身心发展不是一个匀速前进的过程,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二是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
10、1~3岁是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小学中年级是具体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变的关键期。这一事实说明心理发展的( )。
 A.不平衡性
 B.连续性
 C.顺序性
 D.差异性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道美”指师表美的精神内涵或内在方面,是教师人格的精神方面,即教师的精神美。
11、师表美的精神内涵或内在方面应该是( )。
 A.表美
 B.道美
 C.风格美
 D.形体美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略。
12、看到某件制品时常被其惯常的用途所束缚,很难想到它别的方面的功能。这种现象被称为( )。
 A.习惯
 B.定势
 C.功能固着
 D.定向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向师性”是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有倾向教师的本能;希望得到老师的关心、爱抚。学生尊敬老帅具有“向师性”。
13、在学生心目中老师是高尚完美的,最值得学习。这说明学生具有( )。
 A.依赖性
 B.向师性
 C.可塑性
 D.接受性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略。
14、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核心是( )。
 A.无关刺激
 B.中性刺激
 C.无条件刺激
 D.强化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党的十二大把教育科技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大战略重点之一。十三大又提出“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首要位置”。十四大再次强调“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15、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m始自党的( )。
 A.十二大
 B.十三大
 C.十四大
 D.十五大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略。
16、义务教育法总则第一条规定,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 ).制定本法。
 A.宪法和教育法
 B.宪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
 C.宪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D.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心理定势是一种特殊的心理准备状态,是由先前学习引起的对后继学习活动能产生影响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心理定势对学习迁移的影响有积极的一面,它反映出心理活动的稳定性和前后一致性。也有消极的一面,它妨碍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不利于智力的形成和发展,使心理活动表现出惰性,显得呆板,而不利于适应环境,有碍于解题的速度和灵活性。
17、由先前影响所形成的往往不被意识到的一种倾向性或心理准备状态叫( )。
 A.潜意识
 B.前意识
 C.定势
 D.潜伏学习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明人伦”是孟子提出的学校教育.的目的,所谓“明人伦,,就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后世也称为“五伦”。孟子着眼于处理好五种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其目的在于维护上下尊卑的社会秩序和道德观念。
18、“明人伦”是我国( )的学校教育目的。
 A.原始社会末期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国民党统治时期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略。
19、“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把( )相隔离。
 A.教育与生活
 B.教育与经济
 C.教育与政治
 D.教育与生产劳动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短时记忆中的信息经过复述的强化进入长时记忆系统,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是以意义编码彤式储存的,长时记忆是一个真正的信息库,容量巨大,保持时间长。
20、长时记忆中信息的储存方式是(- )。
 A.形象编码
 B.物理编码
 C.意义编码
 D.语音编码
 
多选题

(每小题2分,共10分)

参考答案: [A, B, D] 答案解析: 略。
1、小学生常见的情绪适应问题是( )。
 A.恐惧
 B.抑郁
 C.紧张
 D.情感冲动
 E.失眠
 
参考答案: [A, B, D] 答案解析: 教育从横向看,分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2、从横向看,教育的基本形式有( )。
 A.学校教育
 B.社会教育
 C.闲暇教育
 D.家庭教育
 E.业余教育
 
参考答案: [A, B, C, D] 答案解析: 群体对个人活动可以起促进作用也可以起阻碍作用,其决定因素是ABCD四个选项,和规模的大小没有关系。
3、学生群体对个体的活动是产生促进作用还是阻碍作用,取决于哪四个因素?( )
 A.活动的难易
 B.竞赛动机的激发
 C.被他人评价的意识
 D.注意的干扰
 E.群体的规模
 
参考答案: [A, B, C, D] 答案解析: 课外活动的特点有: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自愿选择性、课外活动内容和形式的灵活多样性、学生在课外活动组织上的自主性。
4、课外活动的特点是( )。
 A.组织Lfl‘勺自愿性
 B.内容上的广泛性
 C.活动上的自主性
 D.形式上的多样性
 E.方法上的趣味性
 
参考答案: [ABC, D, E] 答案解析: 结构上个性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部分,个性心理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个性倾向性即心理过程的倾向性,指个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倾向性,是个体对环境的态度和行为的积极性特征。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爱好、理想、信念、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征是指在个体身上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主要包括气质、性格、能力等方面的特点。
5、下列属于个性的是( )。
 A.需要
 B.性格
 C.动机
 D.世界观
 E.气质
 
填空题

(每小题4分,共20分)

参考答案: 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属于心理学范畴,晕轮效应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


首页 上页 1 2 下页 尾页 1/2/2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教师招聘考试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更详细省市县级导航 教师招聘考试提分秘籍 教师招聘考试通关题库 语文 数学 英语 音乐 体育 美术 计算机 心理 科学 历史 地理 政治 物理 化学 生物 公共
 ★ 教师招聘考试 ★ 
 ★ 教师资格考试真题 ★ 
 ★ 教师资格考试题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