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10-09-11 09:31:21
2010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模拟冲刺题一
单选题
(每小题1分,共20分)
1、学习汉语拼音后学习英语的48个音标发音最初受到的干扰是( )。
A.正迁移
B.负迁移
C.纵向迁移
D.横向迁移
2、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被称为是( )。
A.“教育学的雏形”
B.世界上第一部专门论述教育的著作
C.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D.世界上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书
3、教师职业教育道德内容主要包括:政治理论、( )和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等。①教育方针 ②政策 ③法律法规 ④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 )予以保障。
A.国家
B.社会
C.学校
D.人民政府
5、小学儿童品德发展关键期是( )。
A.二年级下学期前后
B.三年级上学期前后
C.三年级下学期前后
D.四年级上学期前后
6、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之外,利用课余时间,埘学生实施的各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是( )。
A.课外教育
B.校外教育
C.业余教育
D.课外、校外教育
7、社会生活的基础和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 )。
A.生产力
B.生产关系
C.生产方式
D.上层建筑
8、认知同化论的代表人物是( )。
A.斯金纳
B.桑代克
C.奥苏伯尔
D.夸美纽斯
9、多血质的神经过程的特征是( )。
A.强、不平衡、灵活
B.强、平衡、不灵活
C.强、平衡、灵活
D.弱、平衡、灵活
10、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是( )。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德罔
11、“有正常的智力水平和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能够了解并接受自己、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并善于调节与控制情绪”,上述标准是( )。
A.积极上进的标准
B.心理健康的标准
C.身体健康的标准
D.身心健康的标准
12、技能形成的必要条件是( )。
A.学校教育
B.知识
C.迁移
D.应用
13、实施素质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 )为重点。①创造能力 ②创新精神 ③道德素质 ④实践能力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4、顿悟说的奠基人是( )。
A.考夫卡
B.魏特默
C.苛勒
D.托尔曼
15、个体遵守纪律的心理发展阶段中,遵从集体阶段的年龄段一般是( )。
A.0~6岁
B.6~9岁
C.9~16岁
D.16岁~成年
16、提出“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等口号的现代教育派的代表是( )。
A.卢梭
B.洛克
C.杜威
D.赫尔巴特
17、“矮子里找高个”、“水涨船高”是一种( )。
A.相对评价.
B.绝对评价
C.定性评价
D.定量评价
18、“这次考试失败是因为我的运气不好”,这是把失败归因于( )。
A.内部的可控因素
B.内部的不可控因素
C.外部的可控因素
D.外部的不可控因素
19、学校不可以解聘教师的情形有( )。
A.不能团结同事,其他教师不愿与之共事的
B.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
C.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
D.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20、关心教好每一堂课,关心班级大小、时间、压力等问题,说明教师成长进入了( )。
A.关注情境阶段
B.关注自我阶段
C.关注他人阶段
D.关注学生阶段
多选题
(每小题2分,共10分)
1、先行组织者可以分为( )。
A.陈述性组织者
B.程序性组织者
C.比较性组织者
D.分析性组织者
E.综合性组织者
2、人的教育活动与动物“教育”活动的本质区别是( )。
A.社会性
B.生产性
C.实践性
D.意识性
E.科学性
3、教师可以采用的行政救济途径主要有( )。
A.行政复议
B.民事诉讼
C.仲裁
D.教师申诉
4、概念的结构包括( )。
A.概念名称
B.概念定义
C.概念特征
D.概念水平
E.概念实例
5、我国教育内容的规范形式有( )。
A.教科书
B.参考书
C.练习册
D.课程计划
E.教学大纲
名词解释
(每小题4分,共20分)
1、定势
2、教育目标
3、性格
4、行政复议
5、去个性化
简答题
(每小题6分,共30分)
1、简述学习困难的小学生的主要特征。
2、学校产生的条件有哪些?
3、简述知识学习的作用。
4、简述素质教育的内涵。
5、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论述题
(每小题10分,共20分)
1、试述当代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2、结合实际,说说如何抓住关键建设班集体?
参考答案
单选题
(每小题1分,共20分)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正迁移指一种经验的获得对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负迁移是指一种经验的获得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和阻碍作用。纵向迁移指处于不同层次(概括和抽象程度不同)的各种学习间的相互影响,也可以说是上位的较高层次的经验与下位的较低层次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横向迁移是指处于同一层次(抽象和概括程度相同)的学习问的相互影响,即难度和复杂程度大致属同一水平的学习之间的迁移。
1、学习汉语拼音后学习英语的48个音标发音最初受到的干扰是( )。
A.正迁移
B.负迁移
C.纵向迁移
D.横向迁移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 昆体良是西方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家,他的《雄辩术原理》是西方第一本教育学专著。他主张教育者要了解儿童的天赋、倾向和才能,遵循儿童的特点进行教育。他重视教师的作用,认为教师是教育成败的关键。
2、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被称为是( )。
A.“教育学的雏形”
B.世界上第一部专门论述教育的著作
C.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D.世界上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书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略。
3、教师职业教育道德内容主要包括:政治理论、( )和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等。①教育方针 ②政策 ③法律法规 ④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人民政府予以保障。
4、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 )予以保障。
A.国家
B.社会
C.学校
D.人民政府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在品德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一个转折时期,即品德发展的关键年龄。从小学儿童品德的整体来看,转折期大约在三年级下学期。
5、小学儿童品德发展关键期是( )。
A.二年级下学期前后
B.三年级上学期前后
C.三年级下学期前后
D.四年级上学期前后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考查定义。
6、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之外,利用课余时间,埘学生实施的各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是( )。
A.课外教育
B.校外教育
C.业余教育
D.课外、校外教育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7、社会生活的基础和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 )。
A.生产力
B.生产关系
C.生产方式
D.上层建筑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略。
8、认知同化论的代表人物是( )。
A.斯金纳
B.桑代克
C.奥苏伯尔
D.夸美纽斯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人的气质在心理学中有典型的四种:胆汁质型、多血质型、粘液质型和抑郁质型。多血质型的特点是反应快而平衡,灵活、兴趣广泛而易于转移、三分钟热情。
9、多血质的神经过程的特征是( )。
A.强、不平衡、灵活
B.强、平衡、不灵活
C.强、平衡、灵活
D.弱、平衡、灵活
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 义务教育起源于德国,1619年德国魏玛公国公布了学校法令。它规定父母应送其6~12岁的子女入学,这是最早的义务教育。
10、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是( )。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德罔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略。
11、“有正常的智力水平和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能够了解并接受自己、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并善于调节与控制情绪”,上述标准是( )。
A.积极上进的标准
B.心理健康的标准
C.身体健康的标准
D.身心健康的标准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知识是技能形成的必要条件,技能是在掌握知识的前提下,根据问题目标使认知活动或动作能有序并顺利进行的一种活动方式,是通过反复操作练习而获得的。
12、技能形成的必要条件是( )。
A.学校教育
B.知识
C.迁移
D.应用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 实施素质教育应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注重学生的德智体美等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
13、实施素质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 )为重点。①创造能力 ②创新精神 ③道德素质 ④实践能力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略。
14、顿悟说的奠基人是( )。
A.考夫卡
B.魏特默
C.苛勒
D.托尔曼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个体接受纪律约束的发展过程分为以下五个阶段:(1)强制阶段(O岁~6岁)(2)强化阶段(6岁~9岁)(3)遵从集体阶段(9岁~16岁)(4)服从法律和权威阶段(16岁~成年)(5)民主平等阶段(成年)。
15、个体遵守纪律的心理发展阶段中,遵从集体阶段的年龄段一般是( )。
A.0~6岁
B.6~9岁
C.9~16岁
D.16岁~成年
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 约翰.杜威,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实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之一,功能心理学的先驱,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