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02-24 21:13:02
考核 第三章 第四节 知识点二:定价策略 p71(课程提及)
4.定价策略
(4)折扣与折让定价策略。(增)
第一,现金折扣。
第二,数量折扣。
第三,交易折扣。
第四,季节折扣。
第五,复合折扣。
第六,价格折让。
19.某企业推出新产品时制定了一个较高的价格,目的是在短期内获得高额利润。该企业采用的新产品定价策略是(B)。
A.渗透定价策略 B.撇脂定价策略 C.温和定价策略 D.心理定价策略
解析:撇脂定价是定“高”价,在尽可能短的时期内赚取高额的利润。
考核 第三章 第四节 知识点二、定价策略 p69(未详细讲解、内部资料提及概念)
4.定价策略
(1)新产品定价策略。(变、详)
第一,撇脂定价策略。 条件、优点、缺点
第二,渗透定价策略。 条件、优点、缺点
第三,温和定价策略(新增) 优点、缺点
20.大卫·艾克提出的品牌资产的“五星”概念模型中,消费者对于品牌的记忆程度称为(D)。
A.品牌认知度 B.品牌忠诚度 C.品牌联想度 D.品牌知名度
解析:品牌知名度指的是消费者对一个品牌的记忆程度
考核 第三章 第五节 知识点二、品牌资产p74(课程讲解)
知识点二、品牌资产
大卫·艾克(aaker)在综合前人的基础上于1991年提炼出品牌资产的“五星”概念模型,即品牌资产是由品牌知名度、品牌认知度、品牌联想度、品牌忠诚度和品牌其他资产五部分组成。
(1)品牌知名度是指消费者对一个品牌的记忆程度。品牌知名度可分为无知名度、提示知名度、未提示知名度和顶端知名度4个阶段。
21.某企业对其生产的食用油、燃料油和润滑油三类产品分别冠以不同的品牌,该企业的品牌战略是(D)。
A.单一品牌战略 B.伞形品牌战略 C.主副品牌战略 D.多品牌战略
解析:多品牌战略是一个企业同时经营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相互独立的、彼此没有联系的品牌。它又称“独立品牌战略”,为每一个产品冠以一个品牌名称,或者每一类产品冠以一个品牌名称。
考核 第三章 第五节 知识点三:品牌战略(二)品牌战略的类型(内部资料)
(二)品牌战略的类型
(1)单一品牌战略。
①产品线单一品牌战略
②跨产品线单一品牌战略
③伞形品牌战略
(2)主副品牌战略。
(3)多品牌战略。
22.企业的某条装配流水线有效工作时间为每日7.5小时,节拍5分钟,则该条流水线每日的生产能力是(C)台。
A.75 B.80 C.90 D.115
解析:流水线生产能力=流水线有效工作时间/流水线节拍=7.5*60/5=90
考核 第四章 第一节 知识点一、生产能力 (重点讲解)
(3)流水线生产能力计算
m=f/r
式中:m——流水线的生产能力;f——流水线有效工作时间;
r—流水线节拍。
23.成品返修率属于生产计划指标中的(A)指标。
A.产品质量 B.产品品种 C.产品质量 D.产品产值
解析:产品质量指标是衡量企业经济状况和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指标主要包括“质量损失率、废品率、成品返修率”
考核 第四章 第一节 生产计划指标中产品质量指标相关内容(课程内容提及)
(二)生产计划指标
生产计划应建立包括产品品种、产品质量、产品产量及产品产值四类指标为主要内容的生产指标体系。
1.产品品种指标
产品品种指标是指企业在报告期内规定生产产品的名称、型号、规格和种类。
2.产品质量指标
产品质量指标是衡量企业经济状况和技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3.产品产量指标(重点)
产品产量指标是指企业在规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符合产品质量要求的实物数量。
确定产品产量指标主要采取盈亏平衡分析法、线性规划法等。
24.生产间隔期是(B)类型企业编制生产作业计划的重要依据。
A.大批量流水线生产 B.成批轮番生产 C.单件生产 D.大量生产
解析:成批轮番企业的期量标准有:批量、生产周期、生产间隔期、生产提前期等。
考核 第四章 第二节 期量标准(教师讲解)
知识点二、期量标准
期量标准(作业计划标准)中,“期”就是时期,“量”就是数量,是指为加工对象(零件、部件、产品等)在生产期限和生产数量方面规定的标准数据。
1.大批大量生产企业的期量标准有:节拍或节奏、流水线的标准工作指示图表、在制品定额等。
2.成批轮番生产企业的期量标准有:批量、生产周期、生产间隔期、生产提前期等。其相互间关系可以用下式表示:
批量=生产间隔期x平均日产量
生产间隔期=批量/平均日产量
25.适合大批量生产类型企业的生产作业计划编制方法是(A)
A.在制品定额法 B.累计编号法 C.生产周期法 D.准时生产法
解析:在制品定额法适合使用大批大量企业的生产作业计划。
考核 第四章 第二节 生产作业计划编制的方法(重点讲解)
知识点三、生产作业计划编制
生产作业计划通常分为许多层次,如厂级生产作业计划、车间级生产作业计划、工段生产作业计划和班组生产作业计划,甚至到每台机床和每个操作者。
安排车间生产任务的方法主要有:在制品定额法、提前期法、生产周期法。
1.在制品定额法
适合大批大量生产类型企业的生产作业计划编制。
26.下列生产控制指标中,实际值小于目标值即为达标的是(C)
A.产量 B.产品合格率 C.工时消耗 D.劳动生产率
解析:对于成本、工时消耗等目标正偏差要优于控制标准,正偏差指的是目标值大于实际值。
考核 第四章 第三节 生产控制基本程序中根据标准检验实际执行情况。(教师讲解)
知识点二、生产控制的基本程序
生产控制包括三个阶段,即测量比较、控制决策、实施执行。
(二)根据标准检验实际执行情况
即测量比较,就是以生产统计手段获取系统的输出值,与预定的控制标准作对比分析,发现偏差。偏差有正负之分,正偏差表示目标值大于实际值,负偏差表示实际值大于目标值。
27.生产控制的目的是(B)
A.提高产品价格 B.提高生产管理的有效性 C.提高客户满意度 D.提高生产产量
解析:生产控制的目的是提高生产管理的有效性
考核 第四章 第三节 生产控制的概念相关内容(重点讲解)
知识点一、生产控制的概念
生产控制是指为保证生产计划目标的实现,按照生产计划的要求,对企业的生产活动全过程的检查、监督、分析偏差和合理调节的系列活动。
生产控制是一种谐调性和促进性的管理活动。
生产控制的目的是提高生产管理的有效性。
28.在物料需求计划(MRP)系统中,主生产计划是指(C)。
A.在制品净生产计划 B.生产调度计划 C.产品出产计划 D.车间的生产作业计划
解析:主生产计划也叫做产品出产计划,它是MRP中的最主要的输入。
考核 第四章 第五节 物料需求计划的结构
3.物料需求计划(mrp)的结构
物料需求计划的主要依据是:主生产计划、物料清单和库存处理信息。
主生产计划(产品出产计划)是物料需求计划(mrp)的最主要输入,表明企业向社会提供的最终产品数量,它由顾客订单和市场预测所决定。
物料清单(产品结构文件)反映了产品的组成结构层次及每一层次下组成部分本身的需求量。
库存处理信息(库存状态文件)记载产品及所有组成部分的存在状况数据。
经过mrp处理器处理输入信息获得输出信息(主要是输出报告),输出报告包括:主报告和辅助报告。
主报告是用于库存和生产控制的最普遍、最主要的报告。辅助报告又称二次报告,主要是预测未来需求、指明呆滞物料和严重偏差物料的报告。
29.丰田生产方式的核心是(B)
A.自动化生产 B.准时化生产 C.标准化生产 D.柔性化生产
解析:准时化生产时丰田生产方式的核心。
考核 第四章 第五节 丰田生产管理概述相关内容(重点讲解)
知识点二、丰田生产方式和看板管理
(一)丰田式生产管理概述
最基本的理念就是从(顾客的)需求出发,杜绝浪费任何一点材判、人力、时间、空间、能量和运输等资源。
“准时化生产”这种手段是丰田生产方式的核心。
30.产品从物流据点到用户之间的运输活动属于(A)。
A.配送 B.分流 C.分配 D.分销
解析:配送是按照客户的订货要求,在物流据点进行分货、配货工作,并将配好的货物送交收货人的物流活动。
考核 第五章 第一节 企业物流活动的功能
知识点二、企业物流的内容、分类和作业目标(标注常考点)
(一)企业物流的内容(常考点)
7.配送
配送是按客户的订货要求,在物流据点进行分货、配货工作,并将配好的货物送交收货人的物流活动。
配送活动以配送中心为始点,而配送中心本身具备储存的功能。分货和配货工作是为满足客户要求而进行的,因而必要的情况下要对货物进行流通加工。
配送的最终实现离不开运输,这也是人们把面向城市内和区域范围内的运输称之为“配送”的原因。
综上所述,企业物流系统是由运输、仓储、搬运装卸、包装、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等环节组成的,企业物流系统的效益并不是它们各个局部环节效益的简单相加,因为各环节的效益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也就是交替损益的关系。
31.当产品处于生命周期的(B)阶段时,产品销售量剧增,物流活动以成本绩效为重点。
A.研制 B.成长 C.成熟 D.分销
解析:本题的考点为第四章第一节:企业物流的作业目标中产品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物流目标。根据题目关键信息“销售量剧增”,以成本绩效为重点,可知为成长期。
考核 第五章 第一节 企业物流的作业目标中产品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物流目标
(三)企业物流的作业目标(常考点)(课程未详细讲解)p109
企业物流的作业日标与企业的总体目标是相一致的,在设计和运行企业物流时,必须以实现企业的作业目标为目标。
1.快速反应
2.最小变异
3.最低库存
4.物流质量
5.整合运输与配送
6.产品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物流目标
32.在企业采购管理流程中,处于第一环节的是(D)。
A.选择供应商 B.进行采购谈判 C.办理付款申请 D.提出采购申请
解析:本题的考点为第五章第二节:企业采购管理的业务流程。企业采购管理的流程中,第一环节是“提出采购申请”。
本题的考点为第五章第二节:企业采购管理的业务流程。(教师讲解)p113
(四)企业采购管理的业务流程
企业采购流程:是指有制造需求的厂家选择和购买生产所需的各种原材料、零部件等物料的全过程。
通常是作为购买方的企业按照一定的标准寻找相应的供应商,然后以订单的形式给各供应商传递有关需求信息并商定付款方式,接着就是双方之间的发货、收货、验收、付款的过程。
1.提出采购申请
2.选择供应商
3.进行采购谈判
4.签发采购订单
5.跟踪订单
6.物料验收
7.付款及评价
33.产品品种的多样化和数量的规模化,要求全程物流的支持,需建立一个有效的供应链网路。具有该生产物流特征的生产类型是(D)。
A.单一品种小批量型生产 B.多品种小批量型生产 C.单一品种大批量型生产 D.多品种大批量型生产
解析:本题的考点为第五章第三节:多品种大批量型生产物流的特征。
知识点三、企业生产物流的方式(课程提及、未详细讲解)
(一)不同生产类型下的企业生产物流特征
1.项目型生产过程及其生产物流特征(常考点)
34.农产品仓储使消费者可以在任何季节都能以相对稳定的价格购买到农产品。这主要体现了仓储管理的(B)功能。
A.供需调节 B.价格调节 C.货物运输能力调节 D.配送与流通加工
解析:本题的考点为第五章第四节:企业仓储管理的功能。根据题目的关键信息“能以相对稳定的价格购买到”,可知为价格调节。
知识点一、企业仓储管理概述(重点讲解 内部资料提及)p120
(一)仓储管理的概念
仓储管理是指对仓储设施布局和设计以及仓储作业所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
(二)企业仓储管理的功能(常考点)
1.供需调节功能 2.价格调节功能
3.调节货物运输能力的功能 4.配送和流通加工的功能
35.企业某种原材料的年需求量为8000吨,单价为10000元/吨,单词订货费用为400元,每吨年保管费率为1.6%,则该种原材料的经济订货、批量为(C)吨。
A.100 B.150 C.200 D.250
解析:本题的考点为第五章第四节:经济订购批量的计算。(课程标注重点、内部资料提及)p126
(三)经济订货批量模型(常考点)
经济订货批量模型就是通过平衡采购进货成本和库存持有成本,确定一个最佳的订货数量来实现最低总库存成本的方法。
1.基本经济订货批量模型(重点)
2.数量折扣下的经济订货量(重点)
重点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