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8 14:19:24
1、单选题 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题。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地层形成的顺序为①②③④⑤
B.图中褶皱和断层是同时形成的
C.先形成断层,后发生②处的岩浆侵入活动
D.华北平原与M地形成原因相同
小题2:若图示区域河流两岸的地质条件相似,则
A.河口附近的岛屿更容易和e岸相连
B.a、b、c三处适合兴建水电站的是c处
C.a河段以沉积为主,b河段以侵蚀为主
D.a河段附近地区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灾害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AD
本题解析:
小题1:由图中岩层的分布可以判断岩层的沉积顺序①③④⑤,②处的岩浆岩最后形成;图中褶皱和断层是先形成褶皱后断层,然后发生②处的岩浆侵入活动;与M处形成原因相同的是渭河平原、汾河谷地,华北平原是由沉积作用形成的。
小题2:北半球向右偏,d岸受到侵蚀,e岸受到堆积,河口附近的岛屿更容易和e岸相连;水电站应布局在河流的上游,落差大,径流丰富;a河段位于河流的上游,以侵蚀为主,b河段位于河流的中游,有落差,以侵蚀为主;a河段附近地区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灾害。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综合考查了学生对岩层形成顺序和河流两岸地质条件的成因知识的掌握情况。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武夷山属典型的丹霞地貌,是地质时期沉积的巨厚的红色岩层,经地壳运动和外力作用形成的一片红色群山。太姥山属典型的花岗岩地貌,是地质时期由岩浆上升冷凝而成的花岗岩,经地壳运动和外力作用而形成,花岗岩球状形态是其典型的地貌特征。图6为武夷山丹霞地貌景观图,图7为太姥山花岗岩地貌景观图。读图完成10-一12题。
小题1:图6和图7岩石类型分别为
A.岩浆岩变质岩? B.沉积岩变质岩? c.沉积岩岩浆岩? D.变质岩沉积岩
小题2:形成图6山体陡峭特征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地壳上升运动
B.流水侵蚀作用
C.流水沉积作用
D.风力侵蚀作用
小题3:形成图7岩石球状特征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风化作用
B.流水侵蚀作用
C.火山活动
D.风力侵蚀作用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A
本题解析:
小题1:武夷山丹霞地貌岩石类型为沉积岩;太姥山花岗岩地貌岩石属于岩浆岩。
小题2:形成图6丹霞地貌,山体陡峭特征的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侵蚀作用。
小题3:形成图7太姥山花岗岩地貌景观岩石球状特征的主要外力作用是风化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读甲、乙两图,回答下题。甲乙图所示地貌,其形成原因是 
[?]
A.流水侵蚀?
B.流水沉积?
C.风力侵蚀?
D.风力沉积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图是北半球河流的横剖面图,根据河床形态判断该河流的流向应是( )
A.自北向南流
B.自南向北流
C.自东向西流
D.自西向东流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水流在地球表面做水平运动,会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一般来说,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据图可知:侵蚀岸河床坡度大,地势陡;堆积岸河床坡度小,地势缓,故西岸侵蚀,东岸堆积,又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右偏,则河流自北向南流,所以本题A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图为我国季风区某地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图幅范围内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有背斜、向斜②有断层、地垒③有地堑谷④有背斜谷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小题2:该地区在温暖湿润气候条件下易形成的地貌类型及其特点是(?)
A.黄土地貌千沟万壑
B.喀斯特地貌崎岖不平
C.丹霞地貌顶平身陡
D.雅丹地貌支离破碎、垄槽纵横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本题解析:
小题1:甲处的地质构造是背斜,其地貌是背斜谷;乙处地质构造是向斜;丙处地质构造是断层,其地貌是断层谷。故选D。
小题2:温暖湿润气候条件下易发生流水的侵蚀作用,使地表崎岖不平,而喀斯特地貌是流水的侵蚀作用形成的,其地貌特点是崎岖不平。故选B。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