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8 13:38:44
1、单选题 读下表,回答7---8题。
2010年海地地震和智利地震的数据资料(注:甲、乙分别代表两地的震中)
小题1:两地地震
A.属于不同的地震带
B.死亡人数的差异与震源深度无关
C.震中相距约6000千米
D.释放的能量相差约30倍
小题2:两地的地理特征是
A.7、8月份降水丰富
B.沿岸受寒流影响
C.城市化水平高
D.二战后,为人口迁入区
2、综合题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水利枢纽Q对R河下游的有利影响有哪些?
(2)说出M地形区的地貌特征及其形成的主要人为因素。
(3)写出图中EF段铁路线的名称、分布特点及区位优势。
3、单选题 甲、乙两种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完成1~2题。
小题1:甲、乙气候类型的分布都
A.处于迎风坡
B.向高纬延伸
C.随附近洋流流向延伸
D.向低纬延伸
小题2:关于甲、乙气候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气温年较差小
B.甲降水季节变化大
C.乙年平均气温低
D.乙夏季降水丰富
4、单选题 气温、降水量、蒸发量、植物生长量四要素随纬度分布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代号与各要素对应正确的是? (? )
A.①—蒸发量
B.②—降水量
C.③—植物生长量
D.④—气温
小题2:影响②曲线在纬度20°附近发生变化的决定性因素是? (? )
A.热量
B.水分
C.植被
D.土壤
5、单选题 我国第一个南极内陆科学考察站昆仑站于2009年1月27日在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冰穹地区胜利建成。下圈为南极地区的自然物质运动示意圈,分析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圈中南极地区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为大气输送②和⑤为降雨
B.④为蒸发⑤为降雨
C.③为蒸发④为升华⑤为降雪
D.图中水循环为内陆循环
小题2:解决南极洲科学考察和生活所需能源,最适宜开发利用的是
A.地热能
B.风能
C.煤炭
D.太阳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