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09 15:38:29
1、选择题 宋代司马光诗:“邪说远去耳,圣言饱充腹。发策登汉庭,百家始消伏。”赞颂的人物可能是( )
A.孔子
B.孟子
C.董仲舒
D.老子
2、判断题 《史记》云:“诸吕作乱,日蚀、昼晦。吴楚七国叛逆,彗星现,天狗过梁野。”上述记载:
①反映了董仲舒的思想观念 ②给后人留下了研究天文学的宝贵资料
③体现了迷信对封建史学的影响 ④记载荒诞不经,缺乏科学精神
[? ]
A、①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③④
3、选择题 理学最为推崇的《大学》出自《礼记》,它指出:“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这反映出来宋明理学 ( )
A.以修身为本
B.以格物为本
C.以平天下为本
D.以礼记为本
4、选择题 明末清初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人对君主专制的批判反映出
①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腐朽; ②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
③商品经济的发展; ④儒学的正统地位从根本上被动摇
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②③④
5、判断题 人类政治文明的演讲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国家是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是公共权力演化和蜕变的结果。在先秦古籍中,“天子”统治的区域称“天下”,诸侯的领地称“国”,卿大夫的采邑称“家”。秦统一后,将其统治的地区称为“国家”。
材料二?中国人中绝大多数的族群都认同自己是汉人,汉人的名称从汉朝而来,因此汉朝对中国的意义便不只是一个政治上的朝代,而是将各种不同来源、背景的中国人熔铸成一个大家共有的身份认同。……这个缘故在于,汉人不是一个族群的意义,而是一种文化群的意义。?
——许倬云《中国人为何2000年来一直自称汉人?》
材料三?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国民享有人身、财产、言论、信仰……自由。?
——摘编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 材料一是从什么角度来剖析和解释“国家政权”的?从这个角度看,西周、秦朝的政权各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材料二是从什么角度来评价汉朝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代是如何体现作者所强调的这一角度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材料三是从什么角度建构国家政权的?据材料三分析《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推进近代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从古代到近代,维系国家政权的纽带呈现怎样的趋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