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第一次世界大战》高频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四)

时间:2017-08-09 14:21:5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若为下侧漫画的标记处补上文字说明,应写上

[? ]
A.克里米亚
B.凡尔登
C.列克星敦
D.萨拉热窝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根据下面两幅图和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1)造成图一政治格局的基本矛盾有哪些?(3分)
(2)从图一到图二,同盟国集团内部有何重大变化?说明了什么?(4分)
(3)据图二概括一战在战场范围上有何特点。(3分)
(4)从图中可以看出,同盟国作战面临的最不利条件是什么?对之有何影响?(2分)


参考答案:(1)俄奥矛盾、英德矛盾、法德矛盾。(3分)
(2)意大利加入协约国集团。(2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一切一起根本利益为转移。(2分)
(3)战区波及欧、亚、非三大洲,主战场在欧洲;陆战、海战同时进行;战场分为东、西两线等。(3分)
(4)腹背受敌,两线作战。(1分)同盟国最终失败。(1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古代中国有这么说法:“得中原者得天下”,那么欧洲的哪一地区成为近代列强争夺的焦点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①为巴尔干半岛,被称为近代欧洲的火药桶。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5分)【20世纪战争与和平】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根据上图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7分)
(2)根据上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战爆发的原因。(8分)


参考答案:(1)19世纪七八十年代,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建立了针对俄国、法国的三国同盟,德国是三国同盟的核心。为了对付三国同盟,英国协调了同法俄的关系,签订英法、英俄协约,欧洲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战一触即发。(7分)
(2)两大军事集团扩军备战,制造事端,最终导致战争发生;巴尔干是帝国主义矛盾的焦点,战争从这里蔓延;“萨拉热窝事件”是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8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英法德美比较表一

?项?目




1870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1
4
2
3
1870-1913年工业增速(倍次)
?1.3
?1.9
?8.1
?4.6
1913年工业产量所占位次
? 3
? 4
? 1
? 2
材料二  英法德美比较表二
国?家




1913年工业产量位次
3
4
1
2
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
? 1
? 2
? 5
? 4
材料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大事记
时?间
大?事?记
1914年6月
斐迪南大公遇刺,点燃了战争的导火索。
1914年7月
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1914年8月
德国向俄、法宣战并入侵比利时。英国向奥匈帝国和德国宣战。
1915年5月
意大利加入协约国。
1917年4月
美国参战。
1918年3月
俄、德国签约停战。
1918年9月
协约国开始最后的进攻。
1918年11月
德国签约停火,大战结束。
(1)根据材料一,谈谈你的认识。(3分)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2分)这一问题产生了怎样直接的影响?(2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一战”的特点。(8分)


参考答案:
(1)认识: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英法德美四国在工业增长速度、工业产量所占位次的变化,反映了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历史规律。(3分)
(2)问题:一战前夕,英法德美四国在工业实力与占有殖民地面积上不相称。(2分)
直接影响:导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激化。(2分)
(3) 特点:① 战争爆发具有突发性。如斐迪南大公遇刺(或萨拉热窝事件)引发战争。② 战争性质的复杂性。一战总体说是帝国主义战争,但个别国家如塞尔维亚进行的是民族解放战争。③ 国家利益决定外交政策。如同盟国的意大利倒戈;中立的美国参加协约国作战。④ 国家间广泛结盟,战争双方为同盟国集团和协约国集团。⑤ 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战争。俄国在十月革命后与德国单独媾和。⑥ 参战国家较多。⑦ 战争持续时间长,长达4年多。(任答四点,每点记2分,共8分。)


本题解析:(1)该问考查对材料一的分析、理解能力。187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产量所占位次排名分别是英、美、德、法;但美国和德国的工业增速明显高于英、法,到1913年,美国和德国的工业产量超过英国,这体现了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2)分析材料二,1913年资本主义国家工业产量位次分别是美、德、英、法;而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分别是英、法、德、美。材料体现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工业实力与占有殖民地面积上不对称,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霸权的斗争愈演愈烈。
(3)根据材料三“第一次世界大战大事记”概括“一战”的特点:战争从1914年持续到1918年,时间长达四年多;“斐迪南大公遇刺,点燃了战争的导火索”体现了战争爆发的偶然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参战,参战国家多;同盟国的意大利倒戈、中立的美国参加协约国作战体现了国家利益决定外交政策等等。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3 4 5 下页 尾页 4/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