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第一次世界大战》高频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十)

时间:2017-08-09 14:21:5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2分)19世纪末,美国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位,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争夺世界霸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柏林,1917年1月19日,德国外交大臣给德国驻墨西哥大使的密令:2月初我们将实施无限制潜水艇战。尽管如此,我们仍希望美国保持中立。如果这个计划不成功,我们将在下列基础上与墨西哥结成同盟:我们将一起发动战争并一起走向和平……相信墨西哥一直想收复在新墨西哥州、得克萨斯州、亚利桑那州的领土……绝不容情的潜水?艇战争将迫使美国在几个月内投降。
材料二:美国在欧洲受挫,但它的扩张势头有增无减,它的目光自然转向世界其他地区——远东和太平洋地区。英俄矛盾一度是主要矛盾,战后美日矛盾已成为主要矛盾了。1919年11月,咯奇等美国参议员公开声明,其要点是“中国不以本国领土或沿海地之无论何处,割让或租借于无论何国”。“中国既赞同所称门户开放主义,并实行中华民国各地方,无有例外”。中国代表的表态得到了美国的赞许。
材料三?

材料四:美国黑人领袖W·E·杜波伊斯于1918年写下了这一有关即将到来的世界的非凡预言: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始。世界上较蒙昧的人们决不再仅仅占据他们以前所占据的地方。在这些地方,迟早将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非洲人的而不仅仅是供他人进行商业剥削的非洲。?——《全球通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美国于1917年卷入战争的原因。(2分)
(2)依据材料二分析美国对山东问题的变化的原因。(2分)
(3)材料三提供了哪些历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美国的“空缺”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4)人们对材料中“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始”各有不同的理解:有人理解为“战争结束了和平已经来临”;有人理解“新的世界大战已经拉开帷幕”。你同意哪一种观点?结合史实说明理由。(4分)


参考答案:(1)美国船只遭到德国袭击(或德国实施无限制潜水艇战);德国联合墨西哥共同反美。(2分)
(2) 在亚太地区进行扩张,同日本争霸的需要。中国北洋军阀政府外交妥协的结果,承认了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2分)
(3)美国提议建立国联,但没有参加。影响:美国被排挤出欧洲,企图称霸世界的意图落空;一战后掌握世界经济霸权的美国没有参加国联,使国联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4分)
(4)同意“和平已经来临”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列强间的矛盾,使欧洲和亚太地区基本维持了较为和平的局面;国际联盟的建立,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4分)
同意“新的世界大战已经悄悄拉开帷幕”。?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无法消除列强之间的矛盾和斗争;随着新的不平衡出现,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瓦解,新的战争就将来临;1929—1933年经济危机后,激烈争夺世界市场的矛盾激化;德、日建立法西斯专政,形成欧、亚战争策源地。(4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20世纪初,德国极力改变现状,积极备战。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3—1914年列强的经济实力及其占有殖民地的情况

国家
英国
沙俄
法国
德国
日本
美国
占世界工业总产量(%)
14
2.6
6
16
1
38
殖民地面积(万平方米)
3 350
1 740
1 060
290
30
30
殖民地人口(万人)
39 350
3 320
5 550
1 230
1 920
970
?
材料二? 1902—1914年德、俄、法、英军费开支增加情况统计表
国家
德国
俄国
法国
英国
军费开支增长率
270%
110%
80%
19%
?
材料三?人类最可尊敬的高尚品格是通过战争而揭示和显露出来的。没有战争,世界将陷入自私自利之中……永久和平是一个梦,并且还不是一个美梦,而战争是上帝安排的世界秩序的一部分。在战争中得到发展的是人类的最高贵的美德,包括勇敢、克己、忠于职责,以及甘冒生命危险的自我牺牲。     ?——德军参谋总长毛奇
(1)依据材料—,指出德国在当时处于怎样的地位?(4分)为此,德国提出了怎样的要求?(2分)
(2)依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国为实现上述要求所采取的措施。(5分)


参考答案:
(1)地位:德国经济高速发展,工业生产超过老脾的资本主义国家英法居于世界第二位,而殖民地占有份额远远少于英法居于世界第四位。(4分)
要求:重新瓜分世界殖民地。(2分)
(2)措施:大幅度扩军和增加军费开支;煽动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情绪,发动战争;拼凑三国同盟军事集团;将科技进步成果应用于军事等(5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916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关键性的一年,这一年战争的基本态势是(  )
A.同盟国处于进攻状态
B.协约国开始取得战略主动权
C.战役主要集中在西线
D.同盟国控制制海权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第一次世界大战进程的掌握。1916年,交战双方都把这一年看作是关键的一年。战争的重心在西线,先后发生了凡尔登战役、日德兰海战及索姆河战役。双方都没有取得胜利,但德国的速战速决计划破产,陷于旷日持久的阵地战。德国海军也被困于海港中,直至战争结束。战争的主动权已由协约国掌握。故A、D错误;B正确;C与题意无关。所以应选B。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十月革命发生后成立的苏俄政府与同盟国签署的《布列斯特和约》(  )
A.使德国把军队从东线调回西线发动新的攻势
B.促使美国放弃“中立”政策转而对德宣战
C.加速了同盟国集团的瓦解进程
D.增强了协约国集团的军事力量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苏俄退出一战,削弱了协约国集团的力量,并使在东线作战的德军得以转移到西线发动新的攻势,A项表述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9世纪末20世纪初,导致欧洲列强之间矛盾纷繁复杂的根本性原因是
A.帝国主义国家争夺殖民地的斗争
B.各国国际政治经济地位的不同
C.资本主义各国经济政策不同
D.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首先考查题枝之间的关系,A项实为列强之间矛盾的表现,B、C两项隶属于D项。其次要理解,在向帝国主义过渡过程中,各国对待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态度不同,故出现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发展快慢不同,这使改变了帝国主义国家原有的根据经济实力排名的世界名次顺序,经济的不平衡打破原帝国主义国家的政治平衡,经济上新崛起的国家要求获得与其经济实力相配的政治地位和相对应多的殖民地,从而导致欧洲列强之间矛盾纷繁复杂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