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08 13:39:14
1、判断题 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在20世纪30年代初出版两卷本《中国哲学史》,把中国哲学史分为“子学时代”和“经学时代”。“经学时代”盛行的是
[? ]
A.道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法家思想
D.墨家思想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以下言论最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是
[? ]
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B.“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
C.“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D.“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萧公权在《中国政治思想史》评论道:“夫专制之威至明而极,故专制之至明而显。梨洲(黄宗羲)责民之古义,不啻向专制天下之制度作正面之攻击。使黄氏生当清季,其为一热烈之民权主义者,殆属可能。然而吾人细绎《待访录》之立言,觉梨洲虽反对专制而未能冲破君主政体之范围。故其思想实仍蹈袭孟子之故辙,一未足以语于真正之转变。”萧公权在此认为黄宗羲:
A.具有近代民权主义思想
B.没有超越传统儒家思想的范畴
C.彻底否定君主专制政体
D.反映了早期资产阶级的政治要求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依据材料可知,黄宗羲虽然反对封建君主专制,但“未能冲破君主政体之范围”“ 仍蹈袭孟子之故辙,一未足以语于真正之转变”。分析选项,B符合题意。A不是通过的主旨;C说法错误;D与史实不符,黄宗羲仍是代表地主阶级利益的。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黄宗羲的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 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思想界异常活跃。概述这种文化现象的突出特征,并分析形成这种文化现象的社会原因。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春秋战国时期封建经济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
(2)社会大变革有利于促进思想文化的繁荣。私学的兴盛造就了一批有知识的思想家。
(3)各国纷争的局面形成了思想自由的社会环境。
(4)战国时期处于历史大变革时期,社会矛盾错综复杂,阶级关系出现了新的变化,因此各阶级、阶层针对社会变革的现实发表不同的看法,提出各种方案,宣传自己的主张,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这实际是经济基础的变革在上层建筑意识形态领域中的必然反映。突出特征:体现了历史变革时期最富自由意识和创造精神、学术空前活跃的特点。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中国古代有两个思想文化非常活跃的时期,它们是
A.春秋战国时期和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和明末清初时期
C.秦汉时期和隋唐时期
D.春秋战国时期和明末清初时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 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明末清初时期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等人批判继承儒学,儒学重新焕发生机。因此选D。
考点:中国古代思想
点评:本专题把握一条线索,即儒家思想的发展变化,特别注意的是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西汉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宋代程朱理学、明清反封建的民主思想这四个阶段的演变。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