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08 13:39:14
1、选择题 战国时期之所以能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是因为
①社会处于新旧交替的过渡时期 ② 各国政治变革与争霸需要理论指导
③思想家的个人性格和经历各有不同 ④ 儒家思想尚未处于支配地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选择题 以上历史人物如果按其历史功绩进行分类,正确的有: ( )
A.①③④
B.①②⑤
C.①③⑤
D.③④⑤
3、选择题 “理会得熟时,道理便在上面。又如律历、刑法、天文、地理、军旅、官职之类,都要理会,虽未能洞究其精微,然也要识个规模大概,道理方泱洽通透。”这段话提倡的是
A.“格物致知”
B.“发明本心”
C.“知行合一”
D.“致良知”
4、选择题 复旦大学的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出自中国某典籍,全句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按语义判断.复旦校训当出自以下哪部典籍?
A.《荀子》
B.《墨经》
C.《老子》
D.《论语》
5、判断题 董仲舒对儒家学说作了较大的改造,其本质意图是
[? ]
A.向汉武帝谋求高官厚禄
B.发扬光大儒家思想
C.使儒家学说适应统治的需要
D.提醒当权者要实行仁政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