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07 21:38:52
1、判断题 我国古代某地区居民的职业结构表。这里的“某地区”应该是
职业 | 自耕农和地主 | 佃农 | 工场工人 | 商人、工场主 |
占人口比例 | 24% | 36% | 30% | 10% |
2、选择题 假如你生活在明朝中后期,做生意赚了很多钱,之后你会首先考虑把这钱用来
A.广置田地
B.放高利贷
C.兴办手工作坊
D.娶妻纳妾
3、判断题 韩非子视商人为“邦之蠹也”(蠹,蛀虫)。下列观点与之明显不符的是 (? )
A.“今驱民而归之于农,皆著于本,使天下各食其力”
B.“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C.“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
D.“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
4、判断题 对包税制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要取得包税权必须向政府预付一年土地税
B.包税制既是土地制度又是赋税制度
C.包税权不可世袭.转让和出卖
D.包税人在包税区内享有绝对的权力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图1 两汉丝绸之路图
图2 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
图3 郑和下西洋路线
材料二:汉代外交以“博望”“定远”作为成功的主要标志。唐代国威强盛,却没有大规模的远行出使记录。当时的外交,有所谓“万国朝未央(宫)”“万国拜含元(殿)”的形势。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宣教化于海外诸番国,导以礼仪,变其夷习”“布国威于四方”。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请回答:
(1)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说明中国古代对外交往中,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各自的发展演变趋势。(4分)
(2)根据材料二,谈谈中国古代发展对外关系的动机与西方有何不同?分析其产生的社会政治、经济根源。(4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