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07 21:38:52
1、判断题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有人说,18世纪中后期西方选择了海洋,中国却选择了陆地。?
——凤凰网?
材料二、?2000多年前的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
——凤凰网?
材料三、近来,美国在太平洋地区一系列的“搭台布阵”备受国际舆论关注。面对着中国的日益崛起,显而易见这是美国对中国实行的围堵战略。?
——凤凰网?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中国却选择了陆地”是指什么?这对以后的中国发展带来那些消极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后来中国终于决定要走向世界,获得重大发展与成功。试举例中国相关重大史实说明它。中国的走向世界与近代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走向世界有何本质区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原材料一二和中国的历史,你认为中国应采取怎样应对策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题 《明史》记载:“隆庆时,诏江西烧造瓷器十余万。万历十九年命造十五万九千,既而复增八万,至三十八年未毕工。”以上材料表明(?)
A.明朝官窑瓷器大量投放市场
B.政府对瓷器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C.江西是全国制瓷业中心
D.政府对官瓷的工艺水平要求越来越高
3、判断题 17世纪中期的中国政府多次颁布禁海令,而同一时期的英国政府则颁布《航海条例》保护海外贸易。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取决于中、英两国
A.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因素
B.统治集团的态度
C.在世界市场所处的地位
D.海上力量的强弱
4、判断题 《诗经·大田》诗的大意是:“乌云遮满了半天,井田上润遍了雨点,这场旱的甘霖啊!多多洒上我的私田。”下面是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当时在井田之外出现了私田
B、奴隶主贵族十分关心私田的收成
C、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开始动摇
D、封建土地私有制完全确立
5、判断题 下列语句出自不同时期的历史文献或历史人物之口,其中分析不恰当的是(?)
甲:“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
乙:“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
丙:“商籍农而立,农赖商而行”?
丁:“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A.甲乙的观点相似,都认为农业涉及民生,应加以重视
B.乙丙的观点相对立,乙强调农本,丙强调农商相互依存
C.丙丁的观点相对立,丙强调农商相互依存,丁强调工商为末
D.甲丁的观点相对立,甲强调农本,丁强调工商皆本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