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7-31 15:09:17
1、选择题 《中西方哲学之比较》中指出“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黄宗羲们指不出新的社会方案;孟德斯鸠们则有了‘三权分立’、君主立宪制这样的设想。……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以上材料可以说明:
①16至17世纪的中西方启蒙思想主张日趋成熟与质变
②经济水平的差异是中西方思想主张不同的主要原因
③中西方思想主张的不同反映了社会形态上的差异
④黄宗羲们的主张局限于封建范畴,孟德斯鸠们代表着资产阶级的利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西方的启蒙运动和中国明清之际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出现的时间差不多,但发展的层次、水平有着巨大的差异。中国思想家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只能用一些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属于地主阶级(或封建士大夫)的进步思想;后者法国则提出了一些资产阶级国家蓝图,属于资产阶级的进步思想。原因: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 资本主义萌芽十分微弱,黄宗羲等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18世纪,欧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接近确立,孟德斯鸠等资产阶级思想家以科学为指导构建了资产阶级理性王国。因此①说法错误,排除后选B。
考点:中西方启蒙思想
点评:运用比较法对比中西方启蒙思想的异同,认识思想和社会政治经济的关系,即一定的思想文化是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的反映这一基本原理。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王阳明在一首《示诸生诗》中说:“尔身各各自天真,不用求人更问人。但致良知成德业,漫从故纸费精神。”这说明他主张
A.探求知识要敢于向人求问
B.要向外部世界探寻真知识
C.通过学习古代典籍以增长知识
D.人的是非善恶来自固有的本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王阳明的思想主张。材料观点认为各人都有自己的本性,不用向人求问或从书中获得,只要加强自己内心修养,致良知就可成德业。故A、B、C三项都与材料观点不符,本题选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心学。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春秋繁露》的作者是
[? ]
A.孔子?
B.孟子?
C.董仲舒?
D.朱熹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综合题 (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则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栏五十余座。内中瓦子、莲花棚、牡丹棚,里瓦子、夜叉棚、象棚最大,可容数千人…瓦中多有货药、卖卦、喝故衣、探搏、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东角楼街巷》
材料二: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
——(英国)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材料三:文学则文章由重形式改为重自由表达;艺术方面,……则采用表现自己意志的自由方法。音乐方面,……通俗艺术较盛,品味较古的音乐下降,变得单纯以低级的平民趣味为依归。
——日本汉学家内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时代观》
材料四:宋代在哲学方面突破了五代以来沉闷墨守的局面,伴随通经致用,讲求义理以及疑古思潮的兴起,出现了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颐、程颢、朱熹、陆九渊为代表的理学等诸多流派。……宋儒诸子融汇各家,援佛入儒,建构成新儒学体系,不仅升华了抽象思辨,而且高扬士人刚健挺拔的道德理性和节操意识。
——杨迪《如梦如幻的大宋王朝》
请回答: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朝社会发展特点。(9分)
(2)依据材料指出宋朝儒学新的发展的表现(9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理学特别强调“纲常伦理”的历史原因。(3分)
(3)现代英国史学家汤因比说:“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汤因比对宋朝的评价,体现了他怎样的历史观?(4分)
参考答案:
(1)材料一:经济活跃,市场繁荣;(3分)材料二、三、四:科技领先世界,文化发达;(3分)所学知识:政治稳定,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确立;(3分)
(2)新发展:出现众多流派和代表人物;(3分)融汇各家,吸收佛家思想;(3分)强调纲常理念和道德情操;(3分)历史原因:中央集权政治要求,社会管理的文化需要(3分)
(3)历史观:对社会进步和多元发展的肯定,对中国古代文明的肯定;(4分)
本题解析:第(1)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对社会发展特点的概括,要求是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概括。材料没有提供政治方面的,命题者提示“并结合所学知识”,这是要按命题思路去做的,材料一是经济的,可以概括出经济方面的要点,材料二、三、四都是文化的。
第(2)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回答时要注意题目的要求“依据材料指出宋朝儒学新的发展的表现”,从材料中概括即可。对于另外要求回答的“找历史原因”要结合所学归纳总结。
第(3)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首先要注意分析结合材料分析汤因比之所以“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的原因:宋代的时候,经济繁荣、商业发达、科技兴盛、文明开放等,再联系所学回答其历史观。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宋代的社会发展?特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特点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以下主张体现春秋战国时期道家思想的是
A.仁者爱人,民贵君轻
B.法不阿贵,以法治国
C.兼爱非攻,节用尚俭
D.福祸相倚,无为而治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A不对,体现儒家“仁”“仁政”思想;B不对,体现法家法治思想; C不对,体现墨家“兼爱”“非攻” “尚贤” 等思想;D正确,体现道家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考点:本题考查诸子百家。
点评: 用表格法识记。
派别、代表、著作
思想
儒家孔子
“六经”
①核心是“仁”
②政治:以德治民、克已复礼
③教育:有教无类
儒家孟子
《孟子》
①仁政和民贵君轻?②性本善?
儒家荀子
《荀子》
①仁义、王道并用,以德服人,君舟民水
②性本恶
道家老子
《道德经》
①万物本原是“道” ;不停运动,对立面相依不断转化。
②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道家庄子
万物相对的,放弃差别观念能获精神自由
法家商鞅
中央集权、奖励耕战、重农抑商等
法家韩非子
①依法治国(法术势、中央集权)?②历史是发展变化的故应改革
墨家墨子
“兼爱”“非攻”“尚贤”和节俭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