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7-31 14:39:05
1、判断题 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向西方学习的方式有?(?)
①建立新式学堂? ②派留学生出国深造
③派进修生出国深造? ④派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④是清朝“预备立宪”时的行为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梁启超曾这样评价孔子:“吾将以教主尊孔子。而教主不足以尽孔子,教主感化力所及,限于信徒。举中国人,虽未尝读孔子之书者,而皆在孔子范围中也。”这主要反映了
A.儒家学说博大精深,内涵丰富
B.儒家思想融入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
C.儒家学说与皇权结合而政治化
D.儒家对维护国家统一与稳定的作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先秦儒家思想。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后来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儒家思想融入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对个人的为人处世影响很大,是其他学说无法相比的,所以梁启超说:虽未尝读孔子之书者,而皆在孔子范围中也。故选B。AC是儒家学说影响形成的原因,D项对政治的影响在材料中没有反映。
点评:孔子地位随着儒家思想的不断的发展而不断地变化。孔子主张仁和礼,强调要关心和爱护他人,主张社会和谐。此外,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西汉时期确立统治地位,唐宋三教合一后发展成宋明理学,明清成为了官方哲学并出现了批判思想。儒家思想在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渗透到每个中华儿女的灵魂当中,成为中华民族价值观念的体现。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920年,梁启超赴欧洲考察后写道:“一百年物质的进步,比从前三千年所得还加几倍。我们人类不惟没有得着幸福,倒反带来许多灾难。好像沙漠中失路的旅人,远远望见个大黑影,拼命往前赶,以为可以靠他向导。哪知赶上几程,影子却不见了,因此无限凄惶失望。影子是谁?就是这位‘科学先生’。欧洲人做了一场科学万能的大梦……”材料表明梁启超的态度是
A.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B.质疑以科学为中心的西方文明
C.阻止西方科学在中国传播
D.宣传伸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材料的理解能力。根据题干睁“就是这位‘科学先生’。欧洲人做了一场科学万能的大梦…”可知梁启超的态度是质疑以科学为中心的西方文明。题干材料选自他的《欧游心影录》,
表达了他对西方文化的怀疑,对东方文明的期待。一战给人们心灵上极大的震撼,当时不止梁启超,凡对人类命运略表关注的东西方学人,都在思考着西方近代以来的科学除了给人类带来无穷的好处外,是否也有值得反思、值得重新审视的问题?他们一个普遍的看法是,以科学为主要内容的西方文化似乎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境地,而以精神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东方文明似乎正好可以用来补西方文明之穷,这在梁启超那里的表现,就是比较审慎地提出了东西文化融合的看法。B正确;A是洋务派主张;CD材料没体现。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英国大炮轰开了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使一些爱国知识分子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惊醒,一股新思想萌发了。这一新思想的核心是(?)
A.改革内政,振兴清朝
B.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
C.学习新技术发展资本主义
D.启迪人们摆脱封建思想束缚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鸦片战争之后,以林则徐和魏源为首的地主阶级自强派喊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口号向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答案选B,A是洋务派的主张, C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主张, D是维新变法以来思想启蒙的重要体现。
点评:中国近代历史思想解放主要历程经历了由学习西方物质文明——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学习西方民主精神和科学态度——到接受马克思主义,而林则徐和魏源则处于向西方学习的起点,因此从思想史的角度看,鸦片战争后中国思想近代化拉开了帷幕,这可能要比地主阶级直接向西方学习军事的直接作用要大。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购船置械,可谓之变器,不可谓之变事;设邮使,开矿务,可谓之变事,不可谓之变政。”这段话应该是
A.洋务派的言论
B.抵抗派的言论
C.维新派的言论
D.革命派的言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