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技巧《历史上的重大改革》试题预测(2020年最新版)(七)

时间:2021-06-24 06:39:3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历史上对中国的称谓大致可分为如下三类:
A.①是第一类、③④是第二类、②是第三类
B.①是第一类、②③是第二类、④是第三类
C.③是第一类、①②是第二类、④是第三类
D.③是第一类、①④是第二类、②是第三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赛里斯”,源于蚕与丝的本意;华夏、神州自古以来就是对中国的称谓;中华民国是辛亥革命后建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国号。故应选C。
考点:史学常识·中国的称谓


本题难度:困难



2、判断题  文物是形象的历史。人们从商周的青铜器中不仅看到了那一时期的各种器皿、兵器和工具,而且了解到当时的冶炼技术、生产水平、文字、艺术和社会生活等各种情况。
观察下列商鞅变法时期的几幅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相关问题。

?图一铁制农具?图二奖励耕织
(1)从图一和图二中,你能得到哪些历史信息?这些信息说明的问题是什么?
?
(2)据图二中的牛耕图,一般史学家认为这是农民在私田上进行耕作,你认为这种观点是否正确?为什么?
?
(3)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请你给商鞅变法一个合理的评价。
?


参考答案:(1 )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出现并逐步推广。说明了当时社会生产力得到发展。(2 )正确。因为当时通过商鞅“为田开阡陌封疆”,废除了井田制度,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
(3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彻底的一次变法。它不仅推动了泰国社会的发展,而且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右图是1975年湖北云梦县睡虎地秦墓出土的武士斗兽纹铜镜,表现了商鞅变法后秦人形成的

A.法制意识
B.重农精神
C.娱乐意识
D.尚武精神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根据铜镜的图案内容,可以说明当时秦人形成了尚武精神。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亚诺斯总结说:“要确切认识西方的历史或非西方的历史,没有一个包括这两者的全球性观点是不行的;只有运用全球性观点,才能了解各民族在各个时代中相互影响的程度,以及这种相互影响对决定人类历史所起的重大作用。”作者在这里强调
A.从西方的角度认识非西方的历史
B.从非西方的角度认识西方的历史
C.用比较的方法认识西方和非西方的历史
D.用整体性的观点认识西方和非西方的历史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全球史观的理解。全球史观的内涵是将人类社会的历史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世界各个地区、各种文明在各自和交互的发展中,逐步打破了孤立、分散状态,逐渐融合成密切联系的全球统一体,这种全球一体化进程是历史发展的客观主导趋势。材料主要反映了运用全球性观点,来认识世界。所以选D。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张居正死后官秩被削,名誉被毁,祸及家人同僚,十年改革毁于一旦。主要原因是?
[?]
A.明神宗的反对? ?
B.改革收效甚微 ?
C.损害了豪强权贵和腐败官吏利益 ?
D.张居正为官暴戾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