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技巧《历史上的重大改革》试题预测(2020年最新版)(十)

时间:2021-06-24 06:39:31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阻力主要来自
A.封建王室
B.汉族地主
C.鲜卑贵族
D.广大农民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北魏改革的阻力主要是来自守旧的鲜卑贵族,故选C。AB项错误,当时北魏尚未进入封建社会;D项错误,北魏当时是以游牧为主,主要是牧民。
点评:孝文帝改革受到重重阻力,最主要的阻力还是统治阶级内部的阻力。守旧势力反对改革,反对接受汉族的先进的文明。孝文帝改革过程中十分注意策略,保证了改革的顺利进行,从而推动了北方少数民族的社会的进步,实现了社会的转型。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图反映的信息是

敦煌壁画中的北魏商队
A.北魏农业发展
B.北魏手工业发展
C.北魏商业发展
D.北魏资本主义萌芽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抓住图片名称的关键词“商队”。即可排除 A、B两项,而D项与史实不符。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均田制推行的前提是
A.俸禄制度的实行
B.政府掌控着大量无主荒地
C.三长制的推行
D.新的租调制的实行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牛一头,受田三十亩,老免及身没则还田。初受田者,男夫给二十亩,课种桑五十株;桑田皆为世业,身终不还。”北魏政府的上述规定(?)。
体现男女的平等待遇?B.可保证农民土地的长期稳定?
C.均田全部实行私有化?D.实施范围是西部的种桑地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事实上男女所授田的数额不均,不能体现A 项说法。“老免及身没则还田”“皆为世业,身终不还。”可体现B 项所述的授田后的土地保持稳定性。C项错在“全部”。D项错在 “地区”——西部寒冷,一般不宜种桑养蚕。事实上,在北方地区当时是规定种麻。有关规定类似上述史料。均田制下土地不能买卖,从而可保证农民土地的长期稳定,故选B。
点评:均田制是封建国家把无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者少地的农民耕种,让他们承担徭役和赋税。北魏实行的均田制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通过实行均田制,无地或者少地的农民得到了一定的土地从而缓和了社会矛盾,同时增加了政府的收入。随着土地兼并的盛行,均田制走向瓦解。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俄国1861年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的相似之处包括?
①其目的都在于发展资本主义 ②都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
③都打碰了旧的生产关系?④都较彻底地解决了土地问题
[? ]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