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8-06 04:21:25
1、判断题 最早提出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行政、处理对外事务权的权力的是
A.洛克
B.孟德斯鸠
C.斯宾诺莎
D.格劳秀斯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
——(中国)黄仲舒
材料二:没有权柄不是出自神的……君主的权力是上帝通过教皇授予的”·…治理人民的国王是上帝的一个仆人……
——(意大利)阿奎那
材料三:“国王在世上可以行使一种神圣的权办气……除上帝之外,国王不对任何人负责……
——(英国)房姆士一世
请回答:
(1)以上材料分别反映了什么理论?
(2)这三种理论分别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出现的?其实质是什么?
(3)这三种理论都起了什么样的影响?
参考答案:(1)"天人感应”“君权神圣”“君权神授”。
(2)西汉武帝面临严重的王国问题,要进一步开拓发展大一统事业;13世纪,随着城市的大量兴起和世俗社会力量的壮大,基督教的神学权威受到严峻挑战;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势力的上升与封建王权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
(3)“天人感应”因其对于巩固国家的统一有积极作用,被汉武帝所采纳,从此新儒学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君权神圣”将君权置于教权之下,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教权的权威地位;“君权神授”则激化了国王和议会的矛盾,从而引发资产阶级革命。
本题解析:本题着重考查中外对君权理论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培养运用材料有效信息正确、合理地解释历史的能力。本题既要求具备较宽的知识面,又要求具有较高的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和概括能力。第(1)(2)问比较简单,结合所学知识即能得出结论,但要注意表述的准确性与规范性。第(3)问关键应考虑全面。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下列关于为君权辩护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托马斯?阿奎那把理性引入神学,用“自然法则”来论证“君权神圣”说
B.马基雅维利从世俗权力的角度,为新君主国进行论证
C.霍布斯用近代自然科学的方法,论证了君主统治的合理性
D.詹姆士一世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提出“君权神授”学说,为君权辩护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我的主人啊!臣下乃是我主的仆人,领有采邑的家臣。臣下愿竭忠尽智,不顾生死,一生侍奉我的主人。”自称“臣下”者的身份最有可能是
A.封建农奴
B.封建贵族
C.城市市民
D.基督教徒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根据材料“我的主人啊!臣下乃是我主的仆人,领有采邑的家臣。臣下愿竭忠尽智,不顾生死,一生侍奉我的主人。”可以得出的信息有“仆人”和自己是主仆关系,自己处于仆人的统治地位。但同时自己又是主人的仆人。自己拥有封地,有一定的经济特权。由此判断出是封建贵族。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造物主创造众人,并赋予每个人有占有自己合法财产、保持自己信仰、自由表达思想、平等参与政治活动、公正履行法律责任并有依法辩护自身利益之民权。我们深信每一个生活在这一时代的个体,均有上述之神圣权利。为行使这些权利,我们与国王或利益集团达成行之有效的契约以保障这些权利的忠实履行。
——卢梭《民约论》
材料二 ?以人民管理政事,便叫做民权。政是众人之事,集合众人之事的大力量,便叫做政权。夫民权者,谓政4668 年治上之权力完全在民,非操诸少数武人或官僚之手。民有选举官吏之权,民有罢免官吏之权,民有创制法案之权,民有复决法案之权。
——摘编自孙中山《三民主义》
(1)据上述材料,指出孙中山与卢梭关于民权认识的差异。(6 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孙中山与卢梭民权思想产生的影响。(10 分)
参考答案:(1)差异:孙中山认为民权是人民管理政事,即人民主权,侧重公共权利;卢梭强调个体的基本权利,涉及政治权利、财产权、信仰权、言论权、辩护权等。(6分)?
(2)影响:孙中山形成完整的民主革命纲领,指导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建立共和政体 取代封建专制;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主权在民。(6分)?卢梭思想为法国大革命作了舆论准备;关注个体,推动西方资产阶级人权学说的发展。(4分)
本题解析:(1)孙中山认为“以人民管理政事,便叫做民权”,而卢梭强调个人的基本权利,从材料“占有自己合法财产、保持自己信仰、自由表达思想、平等参与政治活动、公正履行法律责任并有依法辩护自身利益之民权”即可看出。(2)孙中山民权思想的指导下进行了辛亥革命,创立了民国,颁布了《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卢梭的民权观念则是为法国大革命做好了舆论的准备。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