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模板《洛克》考点强化练习(2020年练习版)(十)

时间:2020-08-06 04:21:25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中世纪的西欧城市
12世纪末,伦敦有4万左右人口,是不列颠诸岛最大的城市和整个西北欧的首要商业中心。英国许多主教、修道院长和公爵都在城里有房子,国王在威斯敏斯特西区的宫殿里处理大部分事务。伦敦有139座教堂,每小时都能听到钟声。
伦敦的街道非常窄小,大部分都未铺上石板,整天都挤满了人、狗、马和猪。街道两旁排满房屋和店铺,大多数都是木结构的,在缝隙处填着稻草。泰晤士河上的木桥被替换成石桥;街上有清洁工每天清除垃圾;城里还有英国唯一的排水系统,街道中心有排水沟。12世纪早期,城里甚至还有了一个公共厕所。
一位叫William fitz Stephen的伦敦市民在1175年这样赞叹道:“伦敦享受着新鲜的空气,笃行着基督的教诲;它拥有坚固的城防以及自然优美的环境;市民以它为荣耀,女人含蓄有礼。”而一位12世纪的法国犹太商人对一位即将前往英国的朋友如此警告说:你到英国之后,若要经过伦敦,就赶快穿过去……世界上任何污秽邪恶的东西在那里都找得到。……如果你不想和作恶的人住在一起的话,就别住伦敦。
从上述三段描述12世纪伦敦的文字中,了解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大致面貌。请据此回答:
(1)12世纪的伦敦具有哪些中世纪西欧城市的特点?(6分)
(2)透过这三段文字,运用所学,写出你认识西欧中世纪历史的思路。(6分)


参考答案:
(1)城市是政治、商业活动的中心;宗教活动是人们(精神)生活的重要内容;市内拥挤肮脏;已有市政管理(采取了一些清扫排污措施);在中世纪的人们眼中,城市是幸福的所在,也是邪恶的渊薮。等等。(6分)
(2)思路符合历史认识即可得分。如,以伦敦为代表的12世纪西欧城市面貌与社会生活,是5—15世纪中世纪西欧历史的一部分。透过这些记录,可以探究中世纪西欧城市是如何成为政治、商业(经济)、宗教文化等社会活动中心的,可以探究中世纪西欧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如何从农村走向城市,如何从古罗马废墟走向近代辉煌。(6分)


本题解析:
根据材料“12世纪末...是不列颠诸岛最大的城市和整个西北欧的首要商业中心。英国许多主教、修道院长和公爵都在城里有房子...伦敦的街道非常窄小,大部分都未铺上石板...大多数都是木结构的...城里还有英国唯一的排水系统,街道中心有排水沟。12世纪早期,城里甚至还有了一个公共厕所...世界上任何污秽邪恶的东西在那里都找得到”即可概括出12世纪的伦敦具有的中世纪西欧城市的特点。
是道开放题,但需要紧密联系材料的发展线索和思路。把握材料的时间结点,即可大概概括出西欧中世纪历史的思路。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关于“君权神圣”和“君权神授”思想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者是一致的
B.前者继承和发展了后者
C.后者继承和发展了前者
D.两者的主要目的是一致的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君权神圣”思想主要论证教权高于王权,认为君主的权力是上帝通过教皇授予的;而“君权神授”思想则主要说明君主的权力直接来自上帝,应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的自然自由,就是不受人间任何上级权力的约束,不处在人们的意志或立法权之下,只以自然法作为他的准绳。……处在政府之下的人们的自由,应有长期有效的规则作为生活的准绳,这种规则为社会一切成员所共同遵守,并为社会所建立的立法机关所制定。
——洛克《政府论·论奴役》
材料二?土地上所有自然生产的果实和它所养活的兽类,既是自然自发地生产的,就都归人类所共有;……他的身体所从事的劳动和他的双手所进行的工作,我们可以说,是正当地属于他的。只要他使任何东西脱离自然所提供的和那个东西所处的状态,他就已经掺进他的劳动,在这上面掺加他自己所有的某些东西,因而使它成为他的财产。
——洛克《政府论·论财产》
(1)材料一阐述了哪几种“自由”,其含义分别是什么?(6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洛克的思想主张。综合材料一、二,分析以上思想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10分)


参考答案:
(1)“人的自然自由”:自由权是天赋的。(3分)“处在政府之下的人们的自由”:个人自由必须受到法律的制约。(3分)
(2)主张:土地、果实等都是天赋(共有)的;个人有权拥有劳动所得的财产。(4分)
影响:推动法治社会的建立;利于保护私有财产;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思想武器。(答三点得6分,其它答案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本题解析:(1)直接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阐述了两种“自由”,即“人的自然自由”和“处在政府之下的人们的自由”,含义依据材料一中“人的自然自由,就是不受人间任何上级权力的约束,不处在人们的意志或立法权之下,只以自然法作为他的准绳”和“在政府之下的人们的自由,应有长期有效的规则作为生活的准绳,这种规则为社会一切成员所共同遵守,并为社会所建立的立法机关所制定”来归纳即可。
(2)第一小问洛克的思想主张依据材料二中“土地上所有自然生产的果实和它所养活的兽类,既是自然自发地生产的,就都归人类所共有”和“他的身体所从事的劳动和他的双手所进行的工作,我们可以说,是正当地属于他的”来归纳即可;第二小问影响从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来分析归纳即可,如推动法治社会的建立,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思想武器。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卡尔文教认为:上帝自创世纪以来,就把人分为“选民”和“弃民”,前者注定得救,后者注定沉沦。这种学说实质上反映了当时
A.封建贵族的世袭思想
B.原始积累时期的资产阶级思想
C.人文主义思想
D.封建社会的等级思想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带有宗教色彩的资本主义新教的色彩,与加尔文的思想相近,所以排除A项。人文主义思想不带有这种宗教色彩,所以排除C项。D项明显错误,与材料内容不相符合。故答案选择B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所反映政治制度最终导致了
A.王权越来越强化
B.王国陷于分裂割据状态
C.封建领主的势力无法发展
D.国王领地越来越小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指的是国王的统治区域受到挑战,国王的绝对权利受到削弱,因此容易导致王国陷于分裂割据状态。王权削弱,与封建领主无关,国王的领地变小不是最终的结果,所以选择B。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9 10 下页 尾页 10/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