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大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高频考点预测(2020年最新版)(五)

时间:2020-08-06 01:56:36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两极格局的结束之所以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主要是因为
A市场经济制度得到普遍认可
B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
C使原来对峙状态的国家经济交流加强
D大型跨国公司数量增加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962年,中国开始发行第三套人民币。当时一角钱的纸币发行不久就经历了从图1到图2的变化.你认为出现变化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图1:1962年发行的一角券)?(图2:1966年发行的1角券)
A.图1中的人群全部靠右行进,被认为犯了右倾的严重路线错误,图2进行了修正。
B.图1印刷工艺太差,版面不清晰,图2更简洁
C.图1未能体现新中国妇女半边天的地位,图2进行了纠正
D.图1防伪技术太差,图2加上了冠号辨别法的防伪技术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从材料中的两幅图片来看,版面发生的最明显的变化是图片中人群行走的方向发生了变化,从向右走变成了向左走,结合1966年文革爆发,左倾错误的发展,故选A。BD项明显错误,材料无法体现;C项错误,强调妇女的地位没有必要把人群行走的方向调整。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智慧意味着自知无知”这句名言出自

A.普罗塔哥拉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B苏格拉底提出“美德即知识”;C柏拉图提出“理想国”;D亚里士多德提出“人是最高级的动物”创造了严密的逻辑论证体系,故选B。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掌握历史纪年方法是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下列有关历史纪年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公元前3世纪晚期秦朝建立
B.民国二十六年全面抗战开始
C.康熙五十年时康熙皇帝50岁
D.1898年是干支纪年的戊戌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常识的运用能力,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即是公元前3世纪晚期,1937年转换成民国纪年是为民国二十六年,1898年用干支纪年是为戊戌年,康熙五十年是康熙称帝50年而非50岁,所以C项说法错误,A B D三项表述正确,答案选C项。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构想中的“两种制度”指的是
A.两种管理制度
B.两种社会制度
C.两种经济制度
D.两种法律制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构想是指祖国统一问题,两种制度当然是指两种社会制度。大陆是社会主义制度,港澳台是资本主义制度。“一个国家,两种制度”构想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


本题难度:简单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