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答题技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考点特训(2019年冲刺版)(七)

时间:2019-12-14 05:08:54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下表反映了新中国某一时期国民收入中主要经济成分的变化。这一时期最有可能是

国营经济
19%
33%
合作社经济
1.5%
56%
公私合营经济
0.7%
8%
个体经济
71.8%
3%
资本主义经济
7%
<1%
A.1949~1951年? B.1952~1957年?
C.1958~1965年? D.1966~1976年



2、判断题  (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清皇太极下谕:“凡有豉事背谬,及贝勒大臣有骄肆侵上,贪酷不法,无礼妄行者,许都察院直言无隐。即所奏涉虚,亦不坐罪;倘知情蒙蔽,以误国论。”顺治初年又规定:“凡朝廷政事得失,民生利弊,以时条上,百官有奸贪污绩,亦得据实纠弹。”清朝还规定御史对百官弹劾要经皇帝裁决。
材料二?南京临时政府创建之初,实施的是总统制。1912年3月开始施行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涉及内阁权限的规定主要有鼹条:(一)“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二)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在总统之外,复设总理,是为总统制改为责任内阁制的标志。
——杨天宏《论<临时约法>对民国政体的设计规潮》
材料三?新中国60年民主政治的发展是个不可分割的延续过程。改革前30年的民主建设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搭建了基本的制度框架,后30年我们在民主政治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就是在前30年民主建设成就的基础上和前30年奠定的民主制度框架内取得的。
(1)结合材料概括监察官的职权特点及作用。(10分)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试评价《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将总统制改为内阁制。(7分)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政治建设如何体现了人民民主。(8分)



3、判断题  1956—1966年,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出现了不少挫折与失误,好心办了坏事。下图中所示的运动给今天的新农村建设留下的教训是

A.必须尊重客观经济规律
B.经济建设要切合实际
C.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
D.注意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4、判断题  标语,就是人们书写在墙上,张贴或张挂在公众场合的文字简短的宣传鼓动口号,一些标语经过无数?的春秋忠实地记录着某段历史。“总路线光芒照,大跃进快步跑,人民公社办得好”是新中国成立后某一时期的标语,这一时期最有可能是
A.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B.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5、判断题  改革开放后,中国进入政治建设新时期。198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A.起临时宪法的作用
B.是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C.是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D.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定的宪法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首页 上页 6 7 8 下页 尾页 7/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