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9 11:02:43
1、判断题 对下列《抗战内迁行业数量》统计表的解读,正确的是?
行业 | 数量 | 占比(%) | 行业 | 数量 | 占比(%) |
机械工业 | 181 | 40.4 | 食品加工 | 22 | 4.9 |
化学工业 | 56 | 12.5 | 教育用品 | 37 | 8.2 |
电器工业 | 29 | 6.5 | 矿 冶 | 8 | 1.8 |
纺织工业 | 97 | 21.7 | 其他工业 | 18 | 4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抗日战争爆发后,随着上海南京等城市相继沦陷,国民政府和民族资本家为了支援抗战,保存中国近代工业,将沿海工业迁往西南等内地。从表中机械、化学和电器工业与纺织、食品工业比重看,轻重工业比例并不失调,所以A不符合题意。表中没有反映民营企业和官僚资本的对比,所以CD均不符合题意。表中机械、纺织和食品加工业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行业,这样做显然是为了满足抗日战争的需要。,因此正确答案为B。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世纪的握手”——(下图)这幅新闻照片见证了国共两党的领导人连战与胡锦涛相隔60年的历史性握手。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上看国共两党的关系变化的过程是
A.合作—对抗
B.对抗—合作—再对抗
C.合作—对抗—再合作—再对抗
D.对抗—合作—再对抗—再合作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1924年国共合作,进行国民大革命,这是国共第一次合作;1927年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进行了十年国内战争,这是对抗时期;抗战时期结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这是合作时期;1946年解放战争爆发,国共两党再次爆发内战。
点评: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要史实。新民主主义革命目标是反帝反封反军阀,国共两党在这个方面目标有共同之处,因此二者能够结成统一战线,同时二者代表的阶级利益不一样,这有决定了二者有着根本的分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20世纪40年代初至6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在经济建设方面曾面临哪三次困难?为克服这些困难,中共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
参考答案:⑴40年代初抗日根据地出现了物资极度匮乏的困难。措施: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开展大生产运动。(3分)
⑵50年代初出现了物价猛涨、市场混乱、国民经济濒临崩溃边缘的困难。措施: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打击投机倒把,加强市场管理,统一财经(或稳定物价,统一财经);合理调整工商业。(4分)
⑶60年代初出现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经济严重下滑的困难。措施: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召开七千人大会,初步总结了“大跃进”中的经验教训。(4分)
本题解析:此题以20世纪40年代初至60年代初,中国共产党在经济建设方面面临的三次困难为切入口,主要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和分析能力。此题的关健是第一问,40年代初,学生比较容易想到1941—1942年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日军的残酷“扫荡”和国民党军队的包围,抗日根据地出现了严重的困难。1959年—1961年三年困难时期。难以想到的是建国初面临严重的困难。由于长期的战争和四大家族的残酷掠夺,解放初物价猛涨、市场混乱、国民经济濒临崩溃边缘的困难。第二问实际上是考学生再认再现历史史实的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在与西方文化的交融碰撞中,孕育出了许多富有民族传统特色的新生事物。其中有
①旗袍?②中山装?③京剧?④上海南京路上的石库门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题目要求的是能够体现出中西合璧的事物是旗袍、中山装和南京的石库门,京剧是中国的国粹,是自己文化发展的成就,不能体现传统文化在与西方文化的交融碰撞,即排除③,正确的是D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美国独立后,经过两百多年的扩展,形成了从大西洋到太平洋的广阔版图。在扩展有形边疆的同时,美国还在全世界进行着政治、经济、军事等无形边疆的扩展。从二战结束到50年代,美国进行“无形边疆扩展”的经济行为是倡导
①成立世界贸易组织②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③签署《布雷顿森林协定》④成立世界银行
[? ]
A.①②③④
B.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