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答题技巧(2019年最新版)(五)

时间:2019-06-29 10:23:53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事业编教师公务员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秦代焚书禁学和汉代独尊儒术采用的手段大相径庭,秦代重在“禁”,汉代重在“尊”,但两者反映的本质问题是相同的,即
A.文化氛围由生动活跃转为死气沉沉
B.文化内容由综合宽容转向专制
C.文化成为政治权力的附庸
D.为不同思想留下适度发展的空间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秦始皇焚书坑儒的作法使春秋战国时期生动活跃的文化氛围转为死气沉沉,文化内容由综合宽容转向专制,汉武帝时期虽然实行大一统的思想统治政策,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却不是所有的除了儒家以外的其他各家思想都消亡了,而是不再是百家争鸣的局面,儒学成了正统思想,所以D项是汉代文化局面。其实无论是焚书坑儒还是罢黜百家的目的都是为了维护政治上的统一,所以C项说法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全球一体化表明?
①区域经济间竞争激烈?②区域经济集团内国家由协作代替竞争?
③区域集团化排斥全球一体化 ④区域集团化加速了全球一体化的进程
A.①④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下图介绍内容所反映的实质是?

A.国内粮食供应比较紧张
B.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
C.国家实行粮食凭票供应
D.国家工作人遵纪守法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从“通用粮票”“1963年”等信息可知当时中国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ACD都是属于表面现象,不是问题的实质,所以都不对。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传习录》)材料认为加强道德修养的途径是(  )
A.知德合一
B.格物致知
C.致良知
D.穷理格物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材料信息的理解能力。由材料中“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可知材料认为心是本源,强调内心的反省,不需求要外求;根据所学知识,这一思想是王守仁的致良知。所以答案选C。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凡一物上有一理,须是穷致其理。
——《二程遗书》
材料二: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也。
——王阳明《答顾东桥书》
材料三:朱熹:“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 则阙了一物道理”。
材料四:王守仁:“心即理”“知行合一” “致良知为圣人教人第一义”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最基本的思想主张分别是什么?(2分)
(2)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思想在本质上是否根本对立?(1分)为什么?(3分)
(3) 材料三和材料四朱、王关于贯通明理的途径有何差异?(2分)
(4) 应如何评价上述两则材料反映的思想?(2分)


参考答案:
(1)材料一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材料二认为心是世界的本原
(2)否。二者同属理学,都是儒学的范畴,后者是前者的发展,本质上都属于唯心主义思想。
(3)程、朱主张“格物致知”,既通过实践、学习明事理;陆王主张“致良知”,即通过自我反思,回复良知,天理就在心中。
(4)宋明理学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但其重视主观意志力量,强调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图强,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


本题解析:
(1)材料一大意是说:每件事物都有自己所蕴含的道理,我们必须要竭尽全力探求事情的真理。材料二大意是说:学习物理的方法不外乎是用心思考,不用心思考,那就不能学好物理。如果物理学不好就要看看自己是不是用心学了,你的心思到底用在了什么地方?再联系分别是理学家与心学家的观点,由此进行概括。
(2)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共同点:①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都继承了孔孟“仁”“礼”的思想;②都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理”,主张克服“私欲”,维护封建伦理道德;③都重视主观意志力量,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都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有着积极影响;④本质目的都是维护君主专制和封建统治秩序,都有助于统治者维护专制统治,都压制、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3)不同点:
①对世界本原的具体认识不同:程朱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的“理”,陆王心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内在的“心”,认为本心是“理”。
②把握“理”的途径不同:程朱理学主张用“格物致知”的方法去认识和把握“理”;陆王心学提出,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克服私欲,恢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③哲学范畴的不同:程朱理学主张向外追逐客观认识,属于客观唯心主义;陆王心学主张内心反省,恢复良知,属于主观唯心主义。
(4)注意全面评价理学》科学或可取的一面:①宋明理学具有和谐意识。和平发展离不开人与自然的和谐,家庭、民族、国家、人类都需要和谐的意识。
②宋明理学具有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对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奋发进取,为理想不懈追求传统的形成产生了十分积极的影响,今天人们依然能从中得到启示。
③宋明理学崇尚道德,充分意识到道德对于社会和人生的重要性,崇尚道德可以促进文明的进步。
④宋明理学强调力行。力行意识及其所体现的务实倾向和自强的精神,对中国文化起了推动和促进作用。总之,宋明理学重视人的主观意志,注重气节、品德,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起了积极作用。不科学或不可取的一面:“三纲五常”作为天理得到强化,在维护专制统治、扼杀人的自然欲求和创造力方面,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如尊卑等级观念、重男轻女的观念、因循守旧的观念、重义轻利的观念、重礼轻法的观念等。


本题难度:一般




首页 上页 4 5 6 下页 尾页 5/10/10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考试资料40G
【省市县地区导航】【考试题库导航】
 ★ 高考省级导航 ★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 高考信息汇总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历年真题 ★ 
 ★ 高考题库 ★ 
 ★ 高考题库 ★ 

电脑版  |  手机版  |  返回顶部